题名

試析《世說新語》之悲感心理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Sadness Psychology in Shi Shuo Xin Yu

作者

陳世昀(Chen Shih Yun)

关键词

《世說新語》 ; 悲感心理 ; 政治 ; 生命意識 ; 心理創傷 ; Shi Shuo Xin Yu ; Pathetic Psychology ; Politics ; Life Consciousness ; Trauma

期刊名称

漢學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20 / 06 / 01)

页次

25 - 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魏晉是混亂的時代,同時也是人自覺的時代。文學作為人類心理的反映,《世說新語》表現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文化特色,充斥著各色人物的風度風采。然在鮮活生動的表面,卻隱含著難以言喻的悲感。本文以《世說新語》為本,結合時代氛圍和現代心理學的運用,從時代特色到悲感起因,發現主要和政治紊亂及生命意識相關,透過悲感行為的表現,放縱、對死過度哀傷、莫名愁緒,從心理創傷的角度,進一步觀察到其常表現出焦慮、悲傷、逃避、壓抑、重情等行為。這種身不由己,痛苦不堪,卻又盡情活出自己,顯見人的價值與生命意義。

英文摘要

Wei and Jin dynasties are chaotic and conscious. Literature, as a reflection of human psychology, "Shi Shuo Xin Yu" shows the social fashion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era. It is full of the elegant demeanour of various characters. However, its vivid and vivid surface implies unspeakable sadnes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hi Shuo Xin Yu", combining the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and the use of modern psycholog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o the causes of sadness, and found that it is mainly related to political disturbances and life awareness. Sadness, inexplicable sad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it is further observed that it often exhibits anxiety, sadness, escape, depression, and affection. This kind of involuntary and painful oneself, but living out to the fullest, shows the value of peopl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尤雅姿(2015)。『世說新語』之篇章結構與敘事話語研究。成大中文學報,48,1-34。
    連結:
  2. 王妙純(2012)。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東吳中文學報,23,73-98。
    連結:
  3. 王妙純(2012)。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東吳中文學報,23,73-98。
    連結:
  4. 王妙純(2006)。『世說新語•傷逝篇』的悲傷容顏。哲學與文化,33(7),119-136。
    連結:
  5. 江建俊(2011)。魏晉名士「裸袒褻慢」之風的多維解讀。成大中文學報,33,23-66。
    連結:
  6. 吳冠宏(2008)。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之詮釋特色及其文化意義初探。成大中文學報,22,1-22。
    連結:
  7. 梅家玲(1997)。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8,1-28。
    連結:
  8. 劉承慧(2017)。『世說新語』文篇析論。漢學研究,35(2),207-224。
    連結:
  9.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四庫全書本。
  10.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楊家駱(編)(1981).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1. (南朝宋)劉義慶,龔斌(校釋)(2016).世說新語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唐)房玄齡,楊家駱(編)(1976).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13.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楊家駱(編)(1976).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14. (晉)葛洪,楊明照(校箋)(1991).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北京:中華書局.
  15.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6).昭明文選.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2013).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81).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8.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編)(1986).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1985).中國軍事史•附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 王文革(2007)。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度的審美本質。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6(3),123-131。
  21. 王光照(2004)。嵇康玄學思想與魏晉名教政治。江淮論壇,2004(5),91-95+77。
  22. 王妙純(2011)。『世說新語』士人服飾所展現的魏晉風度。嘉大中文學報,5,29-59。
  23. 王亞利(2003)。成都,四川大學。
  24. 王群力(1997)。魏晉時代「重情」社會文化心態探論。社會科學輯刊,1997(2),132-135。
  25. 王瑤(1986).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
  26. 弗洛伊德, Sigmund,車文博(編)(2010).弗洛伊德文集.吉林:長春出版社.
  27. 弗洛伊德, Sigmund,羅生(譯)(2014).精神分析引論•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8.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2.臺北:聯經出版社.
  29. 余英時(2001).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
  30. 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1. 余嘉錫(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吳政治(201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33. 李澤厚(1999).華夏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34. 李澤厚(1981).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
  35. 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林富士(2001).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
  37. 林綺雲,曾煥棠(2000).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8. 施琪佳(編)(2006).創傷心理學.北京:中國醫療科技出版社.
  39. 柳存仁(1970)。書評:世說新語校箋楊勇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3(1),222-228。
  40. 胡可濤,易外平(2006)。從「意義治療」到悲傷輔導——弗蘭克爾「意義治療學」的應用價值初探。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5),9-13。
  41. 范子燁(2001).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42. 徐正英,常佩雨(1999)。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鄭州大學學報,32(6),105-110。
  43. 徐光興,李希希(2004)。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心理應對機制之比較研究——從中美兩國的文化心理背景出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2(3),62-67。
  44. 徐國榮(1998)。南京,南京大學。
  45. 徐震堮(1984).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46. 馬斯洛, Abraham H.,成明 (编譯)(2007).馬斯洛人本哲學.北京:九州島出版社.
  47. 馬斯洛, Abraham H.,林方等(編譯)(1987).人的潛能和價值.北京:華夏出版社.
  48. 張谷良(2017)。『世說新語』中所見魏晉名士的「傷逝情懷」試詮-對禮之契合、反抗與轉化。北商學報,2017(31),83-99。
  49. 張蓓蓓(1990)。世說新語別解--任誕篇。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8,19-45+17。
  50. 梅家玲(2004).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出版社.
  51. 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舒展(選編)(1990).錢鍾書論學文選.廣州:花城出版社.
  53. 楊勇(2007).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54. 楊勇(1986)。讀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後敍。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7,259-280。
  55. 寧稼雨(2003).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56. 寧稼雨(1992).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
  57. 趙冬梅(2009)。心理創傷的治療模型與理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25-129。
  58. 趙冬梅(2009)。佛洛伊德和榮格對心理創傷的理解。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6,93-97。
  59. 劉師培(1984).中國中古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60. 蔣凡,李笑野,白振奎(2009).全評新注世說新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1. 鄭毓瑜(1997).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出版社.
  62.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3. 錢鍾書(2014).管錐编.上海:三聯出版社.
  64. 顏崑陽(2020).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臺北:聯經出版社.
  65. 魏耕原(编)(2012).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