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後山意識」的結構及其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上的異向作用與調和

并列篇名

The Structure of "Behind the Mountain Ideology" and Its Anisotropy Energy and Harmonization with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ualien

DOI

10.6187/tkujcl.200612.15-4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後山意識 ; 淨土意識 ; 桃花源意識 ; 花蓮 ; 社會文化 ; 中心-邊陲 ; behind the mountain ideology ; pure soil ideology ; taohuayuan ideology ; Hualien ; society and culture ; center-edg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6 / 12 / 01)

页次

117 - 1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主題在於分析「後山意識」的結構性義涵,並論斷它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上所導致二種完全相反方向的作用,而其造成的衝突又將如何去調和?經分析、詮釋、批判的結果,「後山意識」隱含著「文明邊陲」與「自然優位」的二元對立性結構。此一結構又被套入全國化或全球化的雙重性「中心-邊陲」大結構中;它是由歷代帝國權力實踐與論述實踐所鑄成,一向決定著被稱為「後山」的花蓮的歷史命運與存在位置。而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中,不斷地產生「希求開發」與「堅持自然」的「異向作用」,形成對立、衝突。其「調和」之可能,應當建立理性對話的「公共論述」,期待能達到以「自然優位」為終極依歸而保持適度開發的共識,為花蓮的地方社會文化發展,提供良性的定位與策略。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70)。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 Paul Cloke編、王志弘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3. 大前研一著、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4. 尹章義(199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 心岱(1983)。大地反撲。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6. 白正忠、胡大原、陳竹峰、曾砥臣(1959)。蓮社詩存。花蓮:白正忠。
  7. 吳明益(2004)。以書寫解放自然。臺北:大安出版社。
  8. 吳豐秋(1994)。後山日先照。臺北:躍昇文化公司。
  9. 宋濂。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李奧波、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記。臺北:天下文化公司。
  11. 貝克、孫治本譯(2003)。全球化危機。臺北:商務印書館。
  12. 昂希‧列斐伏爾、王志弘譯、夏鑄九、王志弘編譯(2002)。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13. 林俊義(1989)。綠色種籽在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14. 林美挪(1989)。臺灣的綠色災難。臺北:前衛出版社。
  15. 長孫無忌。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夏猷綸(1959)。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
  17. 徐仁修(1987)。不要跟我說再見。臺灣:錦繡出版社。
  18. 區紀復(1995)。鹽寮淨土。臺中:晨星出版社。
  19. 張廷玉。明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曹永和(2003)。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1. 脫脫。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連雅堂(1973)。臺灣通史。臺北:祥生出版社。
  23. 陳列(1991)。永遠的山。臺北:玉山社出版社。
  24. 陳寅恪。桃花源記旁證。清華學報,11(1)
  25. 陳贊昕(2005)。菁華書屋詩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6. 陳顯忠。談臺灣後山之開發。臺灣文獻,32(2)
  27. 傅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8. 傅柯、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
  29. 黃憲作。後山桃花源-論駱香林「桃花源」世界的追尋與「後山」的地方認同。大漢學報,18
  30. 楊伯西。望雲樓詩稿。花蓮:楊伯西。
  31. 楊憲宏(1986)。走過傷心地。臺北:圓神出版社。
  32. 廖鴻基(1995)。環保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33. 劉克襄(1982)。旅次札記。時報文化公司。
  34. 潘英(2000)。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35. 潘朝陽(2005)。心靈 空間 環境。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36. 蕭新煌(2006)。綠色藍圖-邁向臺灣的「地方永續發展」。臺北:天下遠見。
  37. 駱香林(1980)。駱香林全集。花蓮:花蓮縣文獻會。
  38. 韓韓、馬以工(198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臺北:九歌出版社。
  39. 顏崑陽(1983)。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漢光文化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陳惠齡(2014)。地景、歷史與敘事:竹塹文學的地方詮釋及其文化情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8,77-119。
  2. 陳惠齡(2019)。作為隱喻性的竹塹/新竹符碼─在「時間─空間」結構中的地方意識與地方書寫。成大中文學報,67,227-260。
  3. 黃憲作(2014)。花蓮文學的邊界—論花蓮文學的定義與花蓮文學史撰述的困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8,121-151。
  4. 黃憲作(2017)。論花蓮傳統詩人的空間書寫。淡江中文學報,36,171-197。
  5. 靳菱菱、包正豪(2012)。『後山意識』與公民政治參與:花東區域研究初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2),31-66。
  6. 周玉珠、王文仁(2011)。失鄉賦曲―顏崑陽及其散文中的鄉土認同。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0(2),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