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

并列篇名

Lyric Tradition, Body and Space-A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DOI

10.6187/tkujcl.200612.15-8

作者

鄭毓瑜(Yu-Yu Cheng)

关键词

古典文學研究 ; 抒情傳統 ; 身體主體 ; 空間論述 ;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 tradition of emotive expression ; the embodied subject ; discourse on spac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6 / 12 / 01)

页次

257 - 2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省思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在今日可能遭遇的困難,並試圖尋思可能突破困境的研究途徑。一方面以「抒情傳統」論述為例,談到如何在中西共生的詮釋語境下,拓展一個熱門議題的討論深廣度,以至於可以成為中國文學研究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另一方面,以「身體」與「空間」論述為例,討論如何讓個別領域中的細部研究,可以形成一個跨學門的對話,亦即研究者本學門的專業,如何同時可以參與其他學門相關議題的討論,逐步讓核心議題研究成為跨領域的整合研究。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reflects on problems that confront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oday and attempts to seek out pathways that break out of these difficulties. First, taking the discourse of the ”lyric tradition” as an example, I discuss how one can deepen the discussion of a popular topic in a discursive context informed by both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ve practices, so as to make that topic into a core topic within the domai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econdly, taking as an example the discourse of ”body” and ”space,” I discuss how we can form a dialogue across disciplines within each of our specialized domains of research and participate in topics of discussion shared by other disciplines, and how to gradually create holistic, cross-displinary research out of a shared core top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黃俊傑(2002)。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541-564。
    連結:
  2. 蔡瑜(2006)。試論陶淵明隱逸的倫理世界。H漢學研究,24(1),107-140。
    連結:
  3. (2000)。「空間、地域與文化專輯」(上)、(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4)
  4. (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5. (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
  6. (1981)。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8. (1994)。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昌:湖北人民出版社。
  9. (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10. (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1. Elizabeth Grosz,Beatriz Colomina, (ed.)(1992).Sexuality and Spa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2. 加斯東‧巴舍拉、龔卓軍、王靜慧譯、龔卓軍著(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何乏筆(2003)。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Gernot Böhme)《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34-43。
  14. 呂正惠、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1988)。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宗白華(1989)。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
  16.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17.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
  18. 張寶三(2006)。中文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畫。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19. 楊儒賓(2001)。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20. 葉維廉(1980)。飲之太和。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21. 赫爾曼‧施密茨、龐學銓、李張林譯(1997)。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2.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師大書苑。
  23. 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24.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173-176。
  25.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6.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27. 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28. 蔡英俊(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9. 蔡瑜(2005)。從飲酒到自然-以陶詩為核心的探討。臺大中文學報,22,223-268。
  30. 蔡瑜(2004)。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34(1),151-180。
  31. 蔡璧名(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2. 蔡璧名(2005)。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H臺大中文學報H,23,61-104。
  33.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
  34. 顏崑陽(2002)。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臺北:
  35. 顏崑陽(1999)。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36. 顏崑陽(1997)。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7. 顏崑陽、宣讀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2002)。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討論會
被引用次数
  1. 蔡珮吟(2021)。空間與身體:元豐五、六年間蘇軾之心境反映-以家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學研究,52,93-131。
  2. 陳牧凡,李維倫(2021)。氣的身體經驗:一個現象學的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6,121-173。
  3. 諶仕蓁(2022)。陸游三山別業的家園書寫。中國文學研究,53,133-174。
  4. 范宜如(2007)。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42,121-151。
  5. 范宜如(2009)。山水構圖之紀實特徵與抒情性:以王士性《五嶽遊草》為考察對象。東吳中文學報,18,165-184。
  6. 侯迺慧(2011)。物境、藝境、道境─白居易履道園水景的多重造境美學。清華學報,41(3),445-476。
  7. 王宇(2007)。標榜風氣、詩歌選本、理學語境與劉克莊詩學觀的重新解讀—以真德秀《文章正宗》爲對照。淡江中文學報,17,89-119。
  8. 楊建國(2022)。旅行、身體與空間:徐霞客〈滇遊日記〉的觀看視域與敘寫模式。東海中文學報,44,1-52。
  9. 游添燈(2015)。施密茨身體現象學與太極拳的氣能美學。運動文化研究,27,47-69。
  10. 鄭毓瑜(2014)。聲音與意義─「自然音節」與現代漢詩學。清華學報,44(1),157-183。
  11. 莊川輝(2013)。王船山情景論探究─以身體空間的角度切入。中山人文學報,34,131-158。
  12. (2008)。論王士禛《漁洋詩話》行旅書寫的文化意蘊及其創作意圖。德明學報,31,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