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中西哲學會通之「格義」與「逆格義」方法論的探討-以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與中國哲學研究爲例
|
并列篇名
|
An Inquiry into the Methodology of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Reverse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Centered on Prof. Mou Tsung-s
|
DOI
|
10.6187/tkujcl.200612.15-3
|
作者
|
林安梧(An-Wu Lin)
|
关键词
|
對比 ; 轉化 ; 闡釋 ; 一心開二門 ; 方法論 ; 詮釋學 ; comparison ; transformation ; elucidation ; Mahayanasraddhotpada Two-Gates-in-One-Mind ; methodology ; Hermeneutics
|
期刊名称
|
淡江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5期(2006 / 12 / 01)
|
页次
|
95
-
11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論文將對牟宗三於康德學的詮釋、吸收、融攝、批判與轉化的創造,提出一反思與檢討。集中的焦點在於「現象」與「物自身」的超越區分之理解詮釋,一方面闡明牟先生是如何在「逆格義」的中西哲學交涉過程裡,經由康德學來融攝這對概念,又如何的轉化,而有嶄新的創造,締造爲「一心開二門」式的「無執」與「執」的存有論。全文將以牟先生的《現象與物自身》對比於康德學,做文獻的深層闡釋,並宏觀對比於中西哲學型態學之異同,而進一步對此中所造成概念的位移、滑轉、融通、銷解、重組,提出批評。再者,在這過程中,可以試圖做一後設的反思,去省察中國哲學方法論所涉的相關問題。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牟宗三(1976)。現象與物自身。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83)。康德的道德哲學。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82)。佛性與般若。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43)。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
岑溢成(1982)。波柏爾之「世界三」觀念。鵝湖,8(2)
-
李幸玲(1997)。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18
-
林安梧(2000)。當代新儒學之回顧、反省與前瞻-從「兩層存有論」到「存有三態觀」的確立。鵝湖,25(11)
-
林安梧(1995)。宗教哲學。臺灣:宗教哲學研究社。
-
林安梧(2005)。「道」、「經典」與「詮釋」:我對經典詮釋的一些基本理解。第一屆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高雄:
-
林安梧(2005)。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後新儒學」視點下的省思與前瞻。中國北京:言實出版社。
-
林安梧(2003)。第三屆生命實踐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臺灣:華梵大學中文系。
-
林安梧(1996)。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
林安梧(2003)。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臺灣:學生書局。
-
林安梧(2003)。關於中國哲學解釋學的一些基礎性理解。安徽師範大學學報,31(1)
-
林安梧(2002)。關於中國哲學詮釋的「格義」問題探索之一﹕對於船山哲學幾個問題之深層反思-從勞思光對王船山哲學的誤解說起-。《王船山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湖南衡陽:
-
林安梧(2003)。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灣: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
林安梧(1996)。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
林安梧(1993)。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灣:東大圖書公司。
-
林安梧、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1999)。解開「道的錯置」-兼及於「良知的自我坎陷」的一些思考。孔子研究季刊,53
-
林安梧、沈清松主編(2001)。跨世紀的中國哲學:國際中國哲學會會議論文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
徐光台(1998)。利瑪竇《天主實義》中的格物窮理。臺灣:臺灣清華大學。
-
馬丁‧布伯、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臺灣:桂冠圖書公司。
-
曹仕邦(1994)。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臺北市:東初出版社。
-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中國:商務印書館。
-
郭齊勇、龔建平(2002)。中國學術。中國:北京。
-
陳寅恪(1973)。陳寅恪先生文史論集。香港:文文文化事業公司。
-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灣:明文書局。
-
湯用彤(196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
馮耀明(1993)。當代。臺灣:當代雜誌社。
-
黃克武(2000)。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主義思想的認識與批判。中國:上海書店。
-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8)。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中國:譯文出版社。
-
劉貴傑(1984)。清談與佛教-以論辯之風為中心,探清談與佛教之契接。華岡佛學學報,7
-
蔣勳(1995)。美的沉思-中國藝術思想與芻論。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
賴賢宗(2001)。體用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灣:臺灣學生書局。
-
謝大寧(1996)。儒家圓教底再詮釋-從道德的形上學到溝通倫理學底存有論轉化。臺灣:學生書局。
|
被引用次数
|
-
林安梧(2011)。「儒道情懷」與「鵝湖精神」─從「王邦雄」與「曾昭旭」時代的《鵝湖月刊》說起。鵝湖月刊,436,35-46。
-
林安梧(2013)。論《思與言》和臺灣哲學的發展。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1(4),117-157。
-
林安梧(2021)。從「外王」到「內聖」:新儒學之後對「內聖外王」的翻轉。鵝湖月刊,552,2-14。
-
夏允中,林之丞(2019)。從儒釋道到靜覺的自我修養模式:正念的重新思考。本土心理學研究,52,69-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