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熊十力《易》學「理論設準」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Hsiung Shih-li's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Yi"

作者

林世榮(Shi-Rong Lin)

关键词

乾元 ; 乾坤兩大勢用 ; 乾坤互含 ; Ch'ien Yuan ; the two great applications of Ch'ien and K'un ; Mutuality of Ch'ien and K'un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07 / 06 / 01)

页次

153 - 20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熊十力認為孔子《周易》有其理論基準,而此亦即熊氏《易》學之「理論設準」也。熊氏從破除古術數家與漢《易》家之迷謬,以揭出其要義。古術數家信有天帝,此其兩大根本信念之一,孔子則「以乾元取代天帝」,即明白廢除天帝,從而揭示乾元。古術數家之言陰陽則云二氣,此乃根據信有天帝之迷謬而來,孔子則「以乾坤兩大勢用取代陰陽二氣」,即以乾為生命、心靈,坤為物質、能力,乾坤乃兩大勢用,以取代陰陽為二氣之說。熊氏且又歸納孔子《周易》之制作凡例,認為古術數家為占卜而取象,不免失之雜亂,孔子則改象為譬喻,即假象以顯此理而已,並更歸納出若干「義例」,此象與義例,實為悟入《周易》之鎖鑰。故務須明瞭以上各理論基準,則於熊氏「體用不二」論必可瞭然無遺。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廖崇斐(2004)。熊十力《讀經示要》易學思想之方法論省察。鵝湖,351
    連結:
  2. (1982)。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3. 王夫之(1998)。張子正蒙注。長沙:嶽麓書社。
  4. 王夫之(1998)。船山全書:周易內傳。長沙:嶽麓書社。
  5. 王夫之(1998)。周易外傳。長沙:嶽麓書社。
  6.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7. 王聘珍(1987)。大戴禮記解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8. 成蓉鏡。皇清經解續編:周易釋爻例
  9. 朱熹、嚴靈峰編(1984)。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
  10. 朱熹、嚴靈峰編(1986)。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
  11. 朱熹、嚴靈峰編(1976)。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周易本義。台北:成文出版社。
  12.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3. 牟宗三(2003)。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4.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才性與玄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5. 吳雅清(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16. 吳澄。四庫全書:易纂言外翼。文淵閣。
  17. 宋翔鳳(2006)。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
  18. 李光地(1998)。周易折中。台中:瑞成書局。
  19. 李杜(1992)。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20. 李鼎祚(1996)。周易集解。台北:商務印書館。
  21. 李銳。皇清經解續編:周易虞氏略例
  22. 來知德(1986)。周易集註。台北:夏學社出版事業公司。
  23. 屈萬里(1984)。屈萬里全集: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4. 林世榮(1998)。程朱學派「用九用六」說研究。第二屆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25. 林世榮(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
  26. 林世榮(2002)。朱熹《周易本義》發微-以乾坤二卦為示例的探討。第一屆中國文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
  27. 林世榮(2003)。第一屆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央大學。
  28. 金春峰(2003)。《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9. 范良光(1990)。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30.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台北:學生書局。
  31.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全集: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
  32.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33. 晁說之(1981)。四部叢刊廣編:嵩山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34. 班固(1995)。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35. 荀況著、楊倞注、王先謙集解(1991)。新編諸子集成: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
  36. 高亨(2003)。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
  37. 張載(1983)。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38. 曹為霖(1980)。易學史鏡。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9. 許倬雲(2000)。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0. 陳來(2005)。古代宗教與倫理。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41. 陳來(2006)。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42. 陸德明(1988)。經典釋文。台北:學海出版社。
  43. 傅佩榮(1985)。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書局。
  44. 傅佩榮(2001)。對孔子「天」概念的再評價。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與多元的觀點:新亞學術集刊,17
  45. 傅偉勳(1988)。「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46. 傅偉勳(1991)。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47. 勞思光(1986)。新編中國思想史(二)。台北:三民書局。
  48. 惠棟(1980)。皇清經解續編:易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49. 程顥、程頤(1982)。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50. 馮友蘭(2000)。三松堂全集:中國哲學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51. 黃元炳(2001)。易學探原經傳解。台北:集文書局。
  52. 楊簡(1983)。四庫全書:楊氏易傳。台北:文淵閣。
  53. 熊十力(2001)。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54. 劉向著、趙善詒疏證(1986)。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55. 劉安著、高誘注、劉文典集解(1985)。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56. 蔡仁厚(1988)。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
  57. 戴震(1997)。戴震全書:原善。合肥:黃山書社。
  58. 戴震(1997)。東原文集。合肥:黃山書社。
  59. 戴震(1997)。孟子字義疏證。合肥:黃山書社。
  60. 戴震(1997)。緒言。合肥:黃山書社。
  61. 戴震(1997)。孟子私淑錄。合肥:黃山書社。
  62. 魏徵(1980)。隋書。台北:鼎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