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詠物到遊戲:白居易詩歌中的鶴
|
并列篇名
|
From Intent to the Game: He in Pai Chu-yi's Poetry
|
作者
|
鍾曉峰(Hsiao-Feng Chung)
|
关键词
|
白居易 ; 鶴 ; 中唐 ; 意象 ; He ; Pai Chu-yi ; Middle-Tang ; Image
|
期刊名称
|
淡江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6期(2007 / 06 / 01)
|
页次
|
229
-
25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唐人一改六朝以來以詠物角度把鶴寫入詩中的方式,而以更真實、白描的創作態度觀鶴、寫鶴,白居易更是唐代詩人最值得注意者。在白居易詩中,鶴是最常出現、意義最為複雜的鳥類形象。總的說來,白居易筆下的鶴,不再專注歌詠鶴之神態形儀之美,而賦予更豐富更複雜的形象與寄託。其一,他雖延續六朝以來的意象傳統,但表達的是個人在仕隱衝突過程中的不自由感和內慚感。其二,鶴不僅與白居易的晚年生命有密切聯繫,更成為他日常生活的陪伴者和觀照自我年齡身體的對象。這個特色的形成當然與東都洛陽的養鶴風氣有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以一種親切、無隔的情感態度來觀鶴。其三,鶴乃是白居易晚年在園林中進行遊戲性詩歌創作的主角,但這種遊戲又與詩人本身的處世態度和政治感懷有關。惟有透過這三類鶴形象的把握,才能展現白居易詠鶴的獨創性,瞭解其是以鶴來作為個人生命歷程的真實映現。
|
英文摘要
|
The poet in Tang Dynasty begin describing He with reality steadily. In Pai Chu-yi poetry, H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bird. The fisrt image of He in Pai Chu-yi's poerry is the symbol of conflict that between the official and the hermit, the feeling of unfree and selfshame of being an official. The second, He has a great relation with Pai Chu-yi daily life when he come back to 洛陽. He become an symbol of Pai Chu-yi's body and eldges. The third, He is the character of creation of Pai Chu-yi' witty writing.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黃奕珍(2005)。再論社詩中的鷙鳥象徵。政大中文學報,3,127-145。
連結:
-
宋歐陽脩、宋祁編(199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後晉劉昫(199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1982)。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
-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唐徐堅(2004)。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
-
唐劉禹錫撰、陶敏箋注(2003)。劉禹錫全集編年箋注。長沙:岳麓書社。
-
清彭定求編(2003)。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
朱金城(1992)。白居易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朱金城(1991)。白居易年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卓清芬(1996)。唐代詠鶴詩的傳承與發展。國立編譯館刊,1,75-99。
-
尚永亮(1993)。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台北:文津書局。
-
林明珠(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系。
-
侯迺慧(2005)。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台北:三民書局。
-
黃喬玲(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楊軍(2002)。元稹集編年箋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
歐麗娟(1997)。杜詩意象論。台北:里仁書局。
-
謝思煒(1997)。白居易集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陳家煌(2014)。從鶴的物性看白居易詩中的鶴。成大中文學報,45,95-138。
-
侯迺慧(2016)。防衛與療癒─從城市實踐論白居易兩京詩的心理意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9,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