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李賀詩歌接受現象初探

并列篇名

Investigation on the Reception of Li He's Poem

DOI

10.6187/tkujcl.200806.18-5

作者

陳友冰(You-Bing Chen)

关键词

李賀 ; 詩歌 ; 接受史 ; literary reception history ; Li He ; poem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8 / 06 / 01)

页次

89 - 1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主要從接受史角度尋繹歷代對李賀詩作接受的演進歷程,探究其中的若干特徵:諸如接受過程中既表現出一種較有規律的起伏乃至反復,又呈現某種鑒賞和批評上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它既反映時代思潮和文學主流意識在接受過程中的導向作用,也反映了文學鑒賞和批評中的主體意識一旦形成,就會產生一種頗具影響力的歷史積澱;文學創作中的「流行」可以轉化成「經典」,文學鑒賞和文學批評中的個人的愛好亦可衍變成整個社會的「範本」。「範本」一旦形成,便會受到越來越趨穩定的社會心理支撐而形成定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不太容易再受一些文學批評的支配和引導。在此基礎上,再對這些特徵的產生原因進行理論思考,探討它對當今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借鑒意義。

英文摘要

The reception process of Li He's poem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reception history,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are explored. For example, regular fluctuation and retrogress appear in the reception process, but the comments and evaluations are stable to some extent. Not only the instructive effects of the tidal current and the main stream of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are reflected in the reception process, but also the effect of the strong traditional opinion is reflected when 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literature comments. The <||>fashion<||> works can be <||>classic<||> and the viewpoint or favor of some critic can be the <||>sample<||> for most of the people. Furthermore, the <||>sample<||> will be more stable when it was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and it is hard to be changed or directed by the literature comm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05)。「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
    連結:
  2. Abrams, M. H.(1953).The Mirror and The Lamp.Oxford:
  3. Osbrone, H.(1955).Aesthetics and Criticism.London:
  4. 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5. 王廷幹、湯漢(1970)。妙絕古今:妙絕古今後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王定保(1983)。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
  7. 王琦(1998)。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王錫九(1997)。李賀與宋詩。揚州大學學報,4
  9.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0. 石介(1966)。百部叢書集成:石守道先生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何文煥編(1980)。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12. 吳企明(1996)。李賀與杜甫。杜甫研究學刊,3
  13. 吳企明(1994)。李賀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14. 沈亞之。四部叢刊:沈下賢文集
  15. 房日晰(2000)。李賀詩派及餘波。文學遺產,3
  16. 胡建次(2002)。中國古典詩學批評中的李賀論。貴州社會科學
  17. 計有功(1965)。唐詩紀事。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
  18. 孫光憲(1981)。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徐復觀(1966)。中國文學論集。台中:民主評論社。
  20. 班固著、陳立疏證(1987)。白虎通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21. 高仲武、傅璇琮編(1999)。唐人選唐詩新編:中興間氣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2. 高洪奎、劉加夫(1999)。李賀詩歌接受史研究。菏澤師專學報,2
  23. 康駢(1983)。劇談錄。北京:中華書局。
  24. 張戒、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歲寒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25. 張固。幽閒鼓吹
  26. 張為、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詩人主客圖。北京:中華書局。
  27. 曹寅(1960)。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28. 陳尚君(1997)。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9. 陳治國(1983)。李賀研究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0. 陳飛(2002)。唐代策試考述。北京:中華書局。
  31. 陳師道、何文煥編(1983)。歷代詩話:後山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2. 傅玄、嚴可均編(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連珠序。臺北:世界書局。
  33. 傅明善(2001)。宋代唐詩學。北京:研究出版社。
  34. 曾季貍、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艇齋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35. 董浩(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36. 劉加夫(2000)。李賀詩名在兩宋晦顯及其原因。文史哲,3
  37. 劉斧(1981)。青瑣高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39. 劉勰著、黃叔琳注(1980)。文心雕龍注。臺北:世界書局。
  40. 劉學鍇(2004)。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41. 潛說友纂修、汪遠孫校補(1970)。中國方志叢書:咸淳臨安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42. 錢易。南部新書
  43. 鍾嶸著、曹旭集注(1996)。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顏崑陽(2005)。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台北:里仁書局。
  45. 羅香林(1946)。唐代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