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借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人物分析

并列篇名

Using Symbols as a Method: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WangWenxing's Short Stories

DOI

10.6187/tkujcl.200912.21-5

作者

陳義芝(I-Chih Chen)

关键词

王文興 ; 存在 ; 主題 ; 詩意 ; 象徵 ; 精神分析學 ; 原型 ; Wang Wenxing ; existence ; theme ; poetry ; symbol ; psychoanalysis ; archetyp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9 / 12 / 01)

页次

153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文興最受推崇的作品為197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家變》。在此之前他所創作的短篇小說,相對未獲重視。五十年來,王文興堅持的藝術理念一貫,《家變》所表現的存在境況、生存主題,在青年時期寫就的短篇小說,已多方探索;儘管篇幅、結構、情節不同,但作為一位「思考」型小說家的主題,早經確立。重視文字的精確獨特,講究文體的沉深穩重,追求詩的語言效果,借用象徵的方式,都是他短篇小說的特色。米蘭‧昆德拉說:「所有的小說家或許只寫一種主題,用的卻是許多變奏。」王文興的短篇是其一生繁複藝術面貌的源頭,深具研究價值。本文藉精神分析學,針對王文興小說人物的表呈面向,試探王文興短篇小說的特色。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Barthes, Roland、李幼蒸譯(1994)。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 Franz, M.-L. von、榮格著(1988)。人類及其象徵。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 Jungel, Eberhard、林克譯(1995)。死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4. Kundera, Milan、孟湄譯(1992)。小說的藝術。北京:三聯書店。
  5. Kundera, Milan、邱瑞鑾譯(1999)。可笑的愛。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6. Lipps, Theodor、劉小楓主編(1994)。人類困境中的審美精神。上海:知識出版社。
  7. Menninger, Karl、馮川譯(1990)。人對抗自己。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8. Neumann, Erich、高憲田譯(1998)。深度心理學與新道德。北京:東方出版社。
  9. Nietzsche, F. W.(2000)。悲劇的誕生。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10. Schopenhauer, Arthur、陳曉南譯(1974)。愛與生的苦惱。台北:志文出版社。
  11. 王文興(1973)。新刻的石像。台北:大林出版社。
  12. 王文興(2006)。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3. 王文興(1970)。龍天樓。台北:大林出版社。
  14. 王文興(1979)。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
  15. 王文興(2002)。小說墨餘。台北:洪範書店。
  16. 王文興(1981)。背海的人。台北:洪範書店。
  17. 王文興(1978)。家變。台北:洪範書店。
  18. 王溢嘉(1989)。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中和:野鵝出版社。
  19. 李興武(1994)。醜陋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 林秀玲編輯(2001)。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30(6),369-395。
  21.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2. 楊牧(2005)。掠影急流。台北:洪範書局。
  23. 葉維廉、白先勇著(1991)。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
  24. 劉紹銘(1960)。發刊詞。現代文學,雙月刊第一期
  25. 戴天、白先勇著(1991)。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