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選》所收三篇經學傳注序探微

并列篇名

On Three Prefaces to Commentary and Annotation of the Classics Included in Wenxuan

DOI

10.6187/tkujcl.201006.22-1

作者

朱曉海(Sherman Chu)

关键词

文選 ; 序 ; Wenxuan ; prefac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0 / 06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文選》收錄作品的尺度多樣。只有經由對這些尺度的把握,才能認識《文選》的文學觀點。而要把握這些尺度,光靠〈《文選》序〉絕對不夠,必須從入《選》作品著手。本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揭示:《文選》收錄子夏、『孔安國』、杜預名下的〈《毛詩》序〉、〈《尚書》序〉、〈《春秋左氏傳》序〉,與既知的《文選》去取尺度無一相合。第二部份則嘗試解釋這不尋常的現象。目前的看法是:收錄這三篇經學傳注序已非出於文學考量,乃是蕭氏父子意圖藉由這三篇序當中的部份要點,傳達他們不便明言者。好比:《詩》三百乃「言」而非「文」、《文選》是文學的新聖經、當如何領悟《文選》認可的各種「美」等等。

英文摘要

Wenxuan's criteria for selecting the works are multiple. Only through grasping these criteria can we better understand the Wenxuan editors' views of literature. The preface to Wenxuan alone is far insufficient to fully grasp these criteria. Instead, we need to delve into the works included in Wenxuan. The present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emonstrates that the three prefaces to commentary and annotation of the classics included in Wenxuan are not at all in compliance with Wenxuan's criteria of selection that we understand so far. The second part attempts to explain such a unique phenomenon. My tentative argument is that the inclusion of the tree prefaces was not based on literary criteria. But rather, the Xiao father and son, editors of Wenxuan, attempted to subtly deliver the messages that they might feel uncomfortable to say outspokenly, such as: 1) Book of Poetry is yan 言 instead of wen 文; 2) Wenxuan is the new literary cannon; and, 3) how to comprehend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values accepted by Wenxuan, et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70)。孔叢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 (2004)。奎章閣所藏六臣注本文選。漢城:正文社。
  3. (2008)。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 于光華:《評註昭明文選》(上海:掃葉山房,1921)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孔穎達(1977)。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 孔穎達(1977)。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孔穎達(1977)。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孔穎達(1977)。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王先謙(1972)。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王先謙(1972)。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王先謙(1981)。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13. 王利器(1995)。文學古義今案。傳統文化與現代化,2
  14. 王念孫(1971)。讀書雜志。臺北:洪氏出版社。
  15. 王溥(1955)。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16. 朱右會(1957)。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
  17. 朱曉海(2005)。魏晉遊仙、詠史、玄言詩探源。中國中古文學研究,第22輯,北京:
  18. 朱曉海(2003)。讀《文選•序》。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1
  19. 朱曉海(2007)。論徐陵《玉臺新詠•序》。中國詩歌研究,4
  20. 朱曉海(2004)。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2
  21. 吳士鑑、劉承幹(1972)。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宋祁、歐陽修(1972)。新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李延壽(1972)。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李延壽(1972)。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李昉(1997)。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李善注(1998)。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沈約(1972)。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28. 汪師韓(1966)。文選理學權輿。臺北:廣文書局。
  29. 汪榮寶(1968)。法言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汪繼培(1967)。潛夫論箋。臺北:世界書局。
  31. 邢昺(1977)。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長孫無忌(1977)。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俞紹初、張亞新(1994)。江淹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4. 姚思廉(1972)。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洪适(2003)。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
  36. 洪邁(1996)。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7. 范文瀾(1970)。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8. 倪璠(1968)。庾子山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9. 孫奭(1977)。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0. 徐彥(1977)。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1. 殷孟倫(1962)。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世界書局。
  42. 曹旭(1996)。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梁章鉅(1966)。文選旁證。臺北:廣文書局。
  44. 梁端校注(1972)。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5. 陳仁子(1979)。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46. 章樵注(1973)。古文苑。臺北:鼎文書局。
  47. 惠洪(1970)。四部分類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48. 逯欽立(1984)。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文學出版社。
  49. 楊勇(2000)。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臺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50. 虞世南(1974)。北堂書鈔。臺北:宏業書局。
  51. 道宣(1986)。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2. 劉昫(1972)。舊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53. 劉琳(1984)。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54. 歐陽詢(1977)。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
  55. 鄧國光(1990)。摯虞研究。香港:學衡出版社。
  56. 盧弼(1972)。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57. 蕭子顯(1972)。南齊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58. 蕭統(1979)。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蕭繹(1967)。金樓子。臺北:世界書局。
  60. 錢鍾書(1979)。管錐篇。香港:中華書局。
  61. 駱鴻凱(1989)。文選學。北京:中華書局。
  62. 鍾仕綸(2004)。《金樓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3. 魏收(1972)。魏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羅志仲(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65. 瀧川龜太郎(197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何維剛(2019)。論《文選》選錄讓表及其典範模習之意義。清華學報,49(4),611-649。
  2. 何維剛(2020)。論六朝薦表的書寫實踐與人倫品鑑。漢學研究,38(2),4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