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德行」與「文學」關係之考察-從《文心雕龍》〈程器〉談起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iterature-Exploring from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DOI

10.6187/tkujcl.201206.26-9

作者

郭章裕(Chang-Yu Kuo)

关键词

劉勰 ; 文心雕龍 ; 程器 ; 德行 ; 文學價值 ; Liu Hsiehe ;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 cheng chi ; literary critiqu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2 / 06 / 01)

页次

221 - 2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劉勰於《文心雕龍‧程器》內申論文學創作及主體人格的關聯,以為無論文人或武士,都應修養道德、鍛鍊幹才,努力外發為實際事功,同時又兼具文章創作能力。真正完美的「文人」,除了寫作之能以外,或以政事著稱,或以武功顯赫,抑或以高潔人格現身於世;絕非徒能馳騁文墨、撰述言辭而已。其實,早在《左傳》、《國語》、《呂覽》諸典籍裡,已見古人「慎辭無欺」,亦即期許文辭必須符合主體言行舉止的觀念。此外,文辭之美與道德之善,兩者的辯證思考,更常見諸歷代文論資料,不絕如縷。先秦時孔子、老子均以為必先涵養道德之善,才能真正外發為文辭之美。漢代時桓寬、揚雄、王充,則期許文人不應徒能營構文辭,更應能夠向外建功,然則道德之善及文辭之美,適可相輔相成。下及魏晉六朝,面對整體性的綺麗文風,其一如徐幹、葛宏之輩,以德行為本、文章為末,本末相輔相成為其持論,其二如王粲、桓範、裴子野之流,針砭作品不切世用,亦將文學價值歸本於人格修養。總言之,在劉勰看來,文學創作的價值,並不自外於道德的修養與實踐,而如此的文學觀點,早在《文心雕龍》之前,即有跡可尋。

英文摘要

Liu Hsieh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iterature, It is meaning literature is not an independent issue from morality. In fact, the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que. At several ancient codes and records which are earlier tha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ritics considered what one says should be honestly, and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is basic on morality. In short, Liu Hsiehe's point is not innovative, That is a historical and glorious literature poi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十三經注疏本。
  2. 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3.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十三經注疏。
  4.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2010)。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 周左丘明、吳韋昭注(1978)。國語。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6. 晉葛洪、楊明照(2010)。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7. 秦呂不韋編、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8. 梁劉勰、詹鍈義證(198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2010)。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嚴可均輯(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景印十三經注疏本。
  12. 漢王充、黃暉集解(2009)。論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3. 漢王符、清汪繼培箋(2010)。潛夫論校正。北京:中華書。
  14. 漢桓寬撰、王利器(2010)。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5. 漢揚雄、汪榮寶、陳仲夫點校(1996)。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16. 王更生(1989)。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7. 王夢鷗(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
  18. 王夢鷗(1981)。傳統文學論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 趙運通(2002)。《文心雕龍‧程器》「程文」說。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6)
  20. 劉永濟(1981)。文心雕龍校釋。台北:正中書局。
  21. 劉晟(2000)。「摛文必在緯軍國」辨析─談《文心雕龍‧程器》「文德說」得失。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1)
  22. 劉渼(1994)。試論文心雕龍‧程器。國文學報,23
  23. 鞏本棟(1998)。《文心雕龍‧程器》新探。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8(2)
  24. 簡翠貞(1999)。耿介於程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6
  25. 顏昆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
  26. 龔鵬程(2002)。中國文人階層史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