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私語雷峯塔:張愛玲的家庭劇場及家庭運動

并列篇名

As a Metaphor: Go through the Fall of Pagoda to Eileen Chang's Family Theatre and Its "Movement"

DOI

10.6187/tkujcl.201212.27-5

作者

蘇偉貞(Wei-Chen Su)

关键词

雷峯塔 ; 白蛇傳 ; 隱喻 ; 家庭劇場 ; The Fall of Pagoda ; The White Snake ; metaphor ; family theatr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2 / 12 / 01)

页次

119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二○一○年張愛玲逝世十五年後,她生前以英文寫作的The Fall of Pagoda終於中譯為《雷峯塔》出版。事實上,早在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張愛玲在給宋淇的信件中,已談到《雷峯塔》即指涉《白蛇傳》中「永鎮白娘子」的雷峯塔,這個題材「講的是一個五四時代的女人,如何擺脫專制家庭的束縛,獲得了自由。」張愛玲同時說明《雷峯塔》是重寫,「情節一望可知」和自白散文《流言》中童年瑣事,形成互文;張愛玲寫信時,和《雷峯塔》一脈的《小團圓》、《對照記》都尚未著筆,但即使和《流言》、《小團圓》、《對照記》比對,《白蛇傳》素材及女性人物概念首次出現於張愛玲作品,這點非常特別,《雷峯塔》的出版,加以隨文披露的書信資料,呈現了張愛玲不為人知的創作心境與背景,張愛玲借寓一個民間流傳古老的白蛇傳奇與自我人生、記憶、童年創傷作了聯結,不是沒有道理,此著搭建了張愛玲戀戀不忘向民間故事戲曲原型取材「轉譯」、「隱喻」的路徑,在在指向「雷峯塔」作為隱喻,本文因此有意由《雷峯塔》出發,複返檢視《雷峯塔》互為指涉的文本,證成自白體書寫如何置換張愛玲的家庭劇場,鋪排成其家庭運動循環路線。

英文摘要

”The Fall of Pagoda” memorial printed out its Chinese version after the 15th anniversary of Eileen Chang's death. However, traced back to 1963, June 23th, the letter between Eileen and Song Chi has already pointed out that ”The Fall of Pagoda” signified ”The White Snake”, The tower that eternally oppressed white Maiden in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To be more exact, the main idea focused on how women gained the freedom by getting rid of family's tyrannical shackles in May Fourth era, then further proved the matches of ”Fall's” details, autobiographical prose ”Written on Water” and her ”obvious plot” in youth hood as well. Then, during the rewriting, Eileen made good use of an ancient allegory of folklore that combined with her trauma and life struggle in reality into the story of white snake. To sum up, as a metaphor, ”Fall” not only signified the ”interpretive”, ”implied” route from folklore's archetype that deepen in Eileen's mind, moreover, the essay aims to dissect the trajectory in repetitive family theatre and its ”move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何杏楓(2007)。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台大文史哲學報,66,53-92。
    連結:
  2. 周蕾、劉逸竹譯(2002)。玫瑰的故事─再讀張愛玲的寫作技巧及其中之種種利害關係。中外文學,358,134-155。
    連結:
  3. 蘇偉貞(2009)。生成─書信:張愛玲的創作─演出。東吳中文學報,18,213-248。
    連結:
  4. 外國電影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5. (2003)。電影:運動─影像。台北:遠流出版社。
  6. Stam, Robert、陳儒修譯、郭幼龍譯(2006)。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社。
  7. 王德威(2010)。雷峰塔下的張愛玲─《雷峰塔》、《易經》,與「迴旋」和「衍生」的美學。印刻文學生活誌,86,72-93。
  8. 王德威(2002)。張愛玲再生緣。再讀張愛玲,香港:
  9. 王德威(1995)。此怨綿綿無絕期─從〈金鎖記〉到《怨女》。如何現代,怎樣文學─19、20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
  10. 司馬新(1996)。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
  11. 史書美(1994)。張愛玲的慾望街車:重讀《傳奇》。21 世紀,24,124-134。
  12. 朱麗亞‧克里斯蒂娃、趙靚譯(2010)。中國婦女。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13. 佛洛伊德、陳嘉新譯(2006)。狼人─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14. 佛洛伊德、賴其萬譯、傅傳孝譯(1990)。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
  15. 李歐梵(2006)。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6.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
  17. 東方螮蝀(2004)。張愛玲的風氣。私語張愛玲,濟南:
  18. 林緯欣(2008)。解讀《傳奇》中的女性─張愛玲與伊瑞葛來對話。重讀張愛玲,上海:
  19. 胡蘭成(1990)。今生今世。台北:三三書坊。
  20. 夏志清(1997)。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聯合文學,150,44-58。
  21. 夏志清(1997)。張愛玲給我的信件(5)。聯合文學,155,68-79。
  22. 耿狄華(1989)。抗戰時期的張愛玲小說。張愛玲的世界,台北:
  23. 高全之(2008)。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社。
  24. 張愛玲(2009)。小團圓。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25. 張愛玲(1991)。餘韻。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26. 張愛玲(1991)。流言。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27. 張愛玲(1968)。張愛玲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28. 張愛玲(1992)。回顧展 I─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29. 張愛玲(2005)。沉香。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30. 張愛玲(1995)。對照記─看老照相簿。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31. 張愛玲、趙丕慧譯(2010)。雷峰塔。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32. 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33. 莊宜文(2009)。文字留白,影像召募─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觀展看影,台北:
  34. 莊宜文(2007)。百年傳奇的現代演繹─〈金鎖記〉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跨文本性。張愛玲:文學‧電影‧舞台,香港:
  35. 陳芳英(1999)。十年磨一劍─從田漢《白蛇傳》談起。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
  36. 陳建華(2008)。張愛玲「晚期風格」初探。重讀張愛玲,上海:
  37. 陳建華(2009)。質疑理性、反諷自我─張愛玲《傳奇》與奇幻小說現代性。從革命到共和,桂林:
  38. 楊照(1999)。透過張愛玲看人間─70、80年代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閱讀張愛玲,台北:
  39. 楊澤編(1995)。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
  40. 潘柳黛(1995)。記張愛玲。私語張愛玲,杭州:
  41. 鄭樹森(2007)。張愛玲兩個片種。從諾貝爾到張愛玲,台北:
  42. 蘇偉貞(2010)。連環套:論張愛玲的出版美學─以 1995 年後出土著作為主。社會科學戰線,2010(9),1-17。
被引用次数
  1. 潘怡帆(2021)。說一個聽(不)懂的故事:張愛玲〈相見歡〉裏的書寫實驗。中山人文學報,50,55-80。
  2. 趙家琦(2022)。從書寫到譯寫:跨語脈絡下的張愛玲長篇英文小說《雷峰塔》、《易經》。中正漢學研究,40,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