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代氣本論與其重要範疇分析

并列篇名

The Ming Dynasty QI Ontological Analysis and Related Gategory

DOI

10.6187/tkujcl.201306.28n-2

作者

陳治維(Chih-Wei Chen)

关键词

明代儒學 ; 氣 ; 理 ; 性 ; 本體論 ; Confucianism of Ming Dynasty ; Qi ; Li ; Xing ; ontology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3 / 06 / 01)

页次

327 - 3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代以「氣」做為儒學本體論的思想約略與陽明學派同時期逐漸形成。本論文以羅欽順、王廷相、魏校以及吳廷翰四位儒者為論述對象,而他們與理學家的思想差異之處可以分為幾個基本面向。首先是本體論,主張氣本論者反對理學以抽象的理範疇為本體,認為後者會造成現象界的旁落,因此須以氣為本體,才可真正在現象界中尋得安身。再者,理只能是氣化之名,是陰陽之氣在聚散變化過程中的規律,包含天地萬物與歷史變遷都是如此,因此不可能有亙古不易且獨立自存於氣外的理,亦即理的內涵可隨著環境、時代而有所更替。第三,氣本論者認為在心性範疇的論述中不可能將「人欲」完全排除在外,因為人欲與喜怒哀樂一樣,皆是天性所賦予。另外氣本論者也多看重後天學習,主張學以變化氣質,且能識得仁義禮智。明代氣本論與清初思潮以及乾嘉義理思想的脈絡有其重疊的趨向,皆是立足於現象世界中以經驗、實際做為建構出不同於宋明理學的義理思想。

英文摘要

Ming Dynasty as ”Qi” as Confucianism ontological thinking roughly the same period with Yangming school gradually formed. In this thesis, Luo Qin Shun, Wang Tingxiang, Wei and Wu Tinghan four Confucian school of discourse objects and their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 the Neo-place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basic dimensions.The first is ontological, advocates of this theory opposed qi jurisprudence as an abstract category management body, that the latter will cause the phenomenal world changed hands and is therefore subject to qi as a body, in the real world of phenomena in order to find a place to live.Furthermore, in the name of reason can only be gasified, is the yin and yang of the qi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the rules and everything, including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re so, so difficult and impossible to have eternal uncaused in the qi outside the grounds, which is available along with the content management environment, the times vary replacement.Third, the qi is argue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discourse Mind impossible to ”Desire” is completely excluded, because human desires and emotions and Wisdom, as are all given by nature. Another multi-gas value of the commentators have acquired learning, learning to advocate changes in temperament, and can bewilderment Wisdom.Qi theory and thoughts and ideas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that in the context Qianjia argumentation has its overlapping trends, are all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of experience as a constru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moral principles of Neo-Confucianism though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金觀濤、劉青峰(2009)。中國與日本的前現代思想比較研究。政大中文學報,11,1-30。
    連結: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 于化民(1993)。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
  4. 小野澤精一編、福永光司編、山井涌編、李慶譯(2007)。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世紀出版。
  5. 王充(1990)。論衡。台北:世界書局。
  6. 王廷相(1989)。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
  7. 王廷相(1974)。王廷相哲學選集。台北:河洛出版。
  8. 王俊彥(2005)。王廷相與明代氣學。台北:威秀資訊科技。
  9. 王國良(2005)。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
  10. 王煜(1981)。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
  11. 牟宗三(1986)。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
  12. 牟宗三(1998)。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
  13. 竹添光鴻(1961)。左傳會箋。台北:廣文書局。
  14.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
  15. 吳廷翰(1984)。吳廷翰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李勉(1988)。管子。台北:商務印書。
  17. 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之儒學發展。台北:文津出版。
  18. 李滌生(1988)。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
  19. 李覯(1983)。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
  20.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三民書局。
  21. 谷清美(1990)。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
  22. 周桂芹(2009)。羅欽順對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繼承與超越。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1),45-47。
  23. 林啟彥(1994)。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出版。
  24. 段玉裁(1980)。說文解字注。台北:世界書局。
  25. 孫叔平(2003)。中國哲學史槁。上海:上海人民。
  26. 容肇祖(1993)。中國歷代思想史—明代卷。台北:文津出版。
  27. 張立文(1997)。。台北:七略出版。
  28. 張立文(1994)。。台北:漢興書局。
  29. 張立文(1994)。。台北:漢興書局。
  30. 張載(1983)。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
  31. 張載、王夫之注(1980)。張子正蒙注。台北:世界書局。
  32. 張麗珠(2006)。清代義理學的轉型。台北:里仁出版。
  33. 程顥、程頤(1979)。二程全書。台北:廣文書局。
  34. 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
  35. 楊儒賓編、祝平次編(2005)。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36. 楊儒賓編、黃俊傑編(1996)。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
  37. 葛榮晉(1992)。王廷相。台北:東大出版。
  38. 臺灣哲學學會編(2004)。儒家哲學。台北:桂冠出版。
  39. 蒙培元(1990)。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
  40. 劉又銘(2005)。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王夫之、戴震氣本論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41. 劉又銘(2009)。明清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2,1-36。
  42. 劉昌佳(2010)。理學方法論。台北:里仁書局。
  43. 劉復生(1991)。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
  44. 蔡仁厚(1995)。宋明理學。台北:學生書局。
  45. 蔡仁厚(2007)。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46. 蔡家和(2010)。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
  47. 黎靖德編(1962)。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
  48. 黎靖德編(1992)。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錢穆(1981)。莊子纂註。台北:三民書局。
  50. 錢穆(199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1. 羅欽順(1977)。困知記。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基金會。
  52. 龔鵬程(1994)。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2019)。從認識論探析明代氣本論形下思想發展。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5,185-212。
  2. (2024)。返回至善:由韓邦奇、魏校思想析論兩種氣學之異同。文與哲,44,237-278。
  3. (2024)。競爭意識下的經典詮釋──魏校《大學指歸》與王陽明詮釋之比較。中正漢學研究,43,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