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白蛇故事的港台改編:以林懷民、李碧華、徐克為討論中心

并列篇名

The Adaptions of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by Means of Lin Hwai Min's Dancing, Li Pi-Hua's Novel and Hsui Hark's Movie

DOI

10.6187/tkujcl.201306.29-12

作者

陳正芳(Cheng-Fan Chen)

关键词

白蛇傳說 ; 《青蛇》 ; 林懷民 ; 李碧華 ; 徐克 ; 改編 ; 性別議題 ; 國族 ; legend of White Snake ; Green Snake ; Lin Hwai-min ; Lilian Lee ; Tsui Hark ; gender issue ; nation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3 / 12 / 01)

页次

333 - 3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二十一世紀改編的「白蛇傳」作品,常被視為「顛覆傳奇」,但是白蛇故事的現代性轉折早在上個世紀七○年代就已發生,其中最有引導作用的首推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本文將以此為起點,試圖探討文學經典如何在我們的時代和社會語境下有了新生命,特別是將台灣介入與台灣「無關」的故事,也就涉及了傳統中國和本土化的國族命題,當中還包括了獨立女性和解消父權等的性別議題,若從這兩個面向出發,我們就有了探討李碧華的《青蛇》以及徐克導演的同名電影《青蛇》的基礎。李碧華的《青蛇》以「背叛性創造」重寫白蛇故事,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九○年代由徐克改拍的電影《青蛇》,雖以李碧華的小說為本,卻浮現了對此作的反挫(backlash)力量。本文力圖從文化批判的角度檢視由林懷民開始的白蛇「新」傳統,並解讀他們如何解消傳統白蛇的主導位置,建構新的關懷意識。

英文摘要

The adaptations of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in the 21st century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Legend of Subversion.” However, the modern twist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has started in 1970s. The leading one is the famous dance work, ”Madame White Snake” by Lin Hwai-mi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Madame White Snake”, attempting to explore how classical literary work has gained its new meaning through recontextualis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social context. This study will be related toissue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Taiwan, particularly including gender issues about independent female and dismiss of patriarchy. Based on the thread of thought, this article will continue to examine relevant issues through Lilian Lee's ”Green Snake” and the homonymy movie directed by Tsui Hark. Lillian Lee's ”Green Snake” as the reference is its important role of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 of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 due to its adaption from the view of ”betrayal of creation”. Through this lens, we cannot ignore Tsui Hark's film, ”Green Snake”. Although Tsui Hark adapted his work on the basis of Lillian Lee's novel, it highlights the power of backlash for Lillian's wor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ew tradition of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starting from Lin Hwai-min's work in terms of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interprets how different producers dismis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hite snake and project personal concern and aware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2005)。文學和電影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 韓良憶:〈兩個女人為啥卿卿我我〉,《聯合晚報》第 9 版,1994 年 3 月 6 日,銀河欄。
  3. 聞天祥:〈徐克的險與偏〉,《聯合晚報》第 10 版,1993 年10 月 31 日,星聞欄。
  4. 盧非易:〈電影 Made in H.K.〉,《聯合晚報》第 15 版,1993 年 11 月 13 日,天地欄。
  5. (1993)。小說中國。台北:麥田。
  6. Mulvey, Laura(1989)。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電影欣賞,42,21-31。
  7. Nochlin, Linda、游惠貞譯(2000)。女性,藝術與權力。臺北:遠流。
  8. 王玲月(2007)。雲門舞集的生命藝術。美育,158,60-71。
  9. 王雲幼(2003)。融合舞蹈與雲門。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前號,38-45。
  10. 石琪(2006)。香港電影新浪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1. 朱崇科(1991)。戲弄:模式與指向─論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當代,179,124-139。
  12. 艾曉明(2000)。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別姬》。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13. 艾璐璐(2007)。顛覆中的復歸─論影片《青蛇》中的古典美學意蘊。電影文學,2007(16),26。
  14. 吳忻怡(2011)。舞動當代台灣:從雲門歷史探看台灣社會變遷。思想,19,1-34。
  15. 李小良(1995)。穩定與不穩定─李碧華三部小說中的文化認同與性別意識。現代中文文學評論,4,100-111。
  16. 李幼新(1993)。男同性戀電影。台北:志文。
  17. 李幼新(1995)。從〔星星月亮太陽〕與〔白蛇傳〕看電影中的女性主義與女同性戀。世界電影,319,150-153。
  18. 李碧華(1989)。青蛇。台北:皇冠。
  19.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
  20. 孟華編(2001)。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
  21. 林懷民(2010)。高處亮眼:林懷民舞蹈歲月告白。台北:遠流。
  22. 林懷民(2002)。。台北:印刻。
  23. 姚一葦(1981)。雲門舞話。台北:遠流。
  24. 思想編委會(2011)。思想
  25. 洛楓(2008)。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憶。九龍:文化工房。
  26. 紀大偉、洪凌(1995)。粽浪彈:身體像一個優秀的粽子。島嶼邊緣,14,89-92。
  27. 范金蘭(2003)。「白蛇傳故事」型變研究。台北:萬卷樓。
  28. 張志維(1998)。白蛇╱舌傳:變態的情慾語言(雛形版)。中外文學,26(12),31-46。
  29. 張清發(1999)。由《白蛇故事》的結構發展看其主題流變。雲漢學刊,6,35-57。
  30. 梁稟鈞(1992)。形象香港─梁稟鈞詩選集。香港:香港大學。
  31. 許悔之(1997)。當一隻鯨魚渴望海洋。台北:時報文化。
  32. 陳光興(2010)。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33. 陳岸峰(2001)。李碧華《青蛇》中的文本互涉。二十一世紀,65,74-81。
  34. 陳岸峰(2000)。論李碧華小說中的「文本」與「歷史」。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台北:
  35. 陳國球(2000)。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
  36. 陳智德(2009)。解體我城:香港文學 1950-2005。九龍:花千樹。
  37. 陳雅萍(2003)。雲門身體三十年。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前號,29-37。
  38. 陳毅勤(2003)。從《西湖三塔記》到《白蛇傳》。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3(4),60-63。
  39. 陳儒修(1997)。電影為何/如何憎恨女性。福利社會,59,36-40。
  40.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
  41. 楊孟瑜(1998)。飆舞:林懷民與雲門傳奇。台北:天下遠見。
  42. 楊牧(1983)。許仙和他的問題。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
  43. 楊澤編(1994)。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
  44. 葉石濤(2008)。葉石濤全集。南市:台灣文學館。
  45. 趙希方(2003)。小說香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6. 劉紀蕙(2005)。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癥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
  47. 潘少瑜(2000)。雷峰塔倒,白蛇出世─白蛇形象演變試析。中國文學研究,14,179-200。
  48. 蔣勳(2004)。舞動白蛇傳。台北:遠流。
  49. 賴芳伶(1999)。《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興大中文學報,12,43-58。
  50. 羅永麟(1986)。論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北京:中國民間文藝。
被引用次数
  1. 李筱涵(2021)。跨界生「華」:《青蛇》與故事新編的多重史觀生產。中國現代文學,39,145-169。
  2. 劉昱伶(2022)。試論柳宮燐漫畫《妄想白蛇》對白蛇故事的新編。華文文學與文化,13,35-54。
  3. 潘少瑜(2020)。亂世、欲望與自我改造:論包天笑《新白蛇傳》。中國現代文學,37,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