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駱以軍《西夏旅館》中的「屍骸」書寫與主體建構

并列篇名

Corpse Writing and Contruction of Subjectiviry in Luo Yi-jun's Western Xia Hotel

DOI

10.6187/tkujcl.201506.32-12

作者

侯如綺(Ju-Chi Hou)

关键词

《西夏旅館》 ; 外省族群 ; 身體 ; 屍骸 ; 身分認同 ; Western Xia Hotel ; Mainlander ethnic groups ; body ; corpse ; identity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5 / 06 / 01)

页次

361 - 3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小說中大量屍骸意象的寫作,歸因於作者面臨解嚴後台灣社會排他處境的焦慮,以及作家本身失父遭致敘事斷絕危機的兩個源頭。藉由茱莉亞.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所提出的「卑賤物」(abject)的觀點,筆者認為駱以軍乃是以書寫屍體為途徑,作為踏過主體身分認同危機的方式;寫作屍骸,成為作者企圖重建主體的手段。而妻子在小說中除了是敘事的來源,也是終極的追求,更是愛與恨的焦慮的承擔者。由妻子身體和屍骸的書寫,我們看到了離散主體遭逢外在社會身分認同的擠壓焦慮,以及主體在喪父之際內在面臨衝擊時的掙扎痛苦。他將離散敘事中的身體書寫意義展現在他層層包覆的隱喻之中,但這一書寫同時透露了他的恐懼乃至於憤怒。主體將其情感符號化,同時也成就了駱以軍在外省作家離散敘事中特殊的藝術表現。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ttributes the massive corpse writing inWestern Xia Hotel to two reasons. One is Luo's anxiety due to exclusive society in Taiwan after the abolishment of Martial Law; the other is overcoming crises via writing narrative because Luo loses his fa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bject' proposed by Julia Kristev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uo manages to overcome the crisis of subject identity via corpse writing. Corpse writing becomes the mean for Luo to reconstruct the subject. The wife inWestern Xia Hotel is not only the origin of narrative, but also the ultimate pursuit. She also bears the anxiety resulting from love and hatred. Through the wife's body and corpse writing, it is clearly presented the compressed anxiety the diaspora subject has had as an outside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struggle of facing social conflicts while in the pain of losing his father. Luo presents body writing of the diaspora narrative in the form of metaphors, which also reveal his fear and anger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subject symbolizes his emotions becomes Luo's unique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in composing of the diaspora narrative among Mainlander autho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楊佳嫻(2003)。在歷史的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32(1)
    連結:
  2. 王德威(2001)。遣悲懷。臺北:麥田出版社。
  3. 朱天心(1993)。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
  4. 朱天心(1982)。未了。台北:聯合報社。
  5. 言叔夏(2004)。我的哭牆我的罪—訪/評駱以軍。幼獅文藝,605
  6.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編(2012)。論駱以軍《西夏旅館》。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7.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2003)。恐怖的力量。台北縣:桂冠出版公司。
  8.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文化。
  9. 陳奕翔(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10. 黃錦樹(2003)。小說與故事的隔壁關係—二評駱以軍《第三個舞者》。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
  11. 黃錦樹(2003)。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
  12. 齊邦媛編、王德威編(2004)。最後的黃埔。台北:麥田出版社。
  13. 劉淑貞(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4. 劉淑貞(2013)。外邊的轉折與困局—《西夏旅館》其後。世紀末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15. 蕭阿勤(2012)。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6. 駱以軍(2009)。西夏旅館。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17. 駱以軍(2003)。遠方。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18. 駱以軍(2000)。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 駱以軍(2004)。我們。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20. 駱以軍(2001)。遣悲懷。台北:麥田出版社。
  21. 駱以軍(2006)。我愛羅。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22. 聶華苓(1980)。台灣軼事。北京:新華書店。
  23. 嚴婕瑜(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林芳玫(2020)。《西夏旅館》與臺灣人悖論:「成為不是臺灣人」與「成為臺灣人」。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4,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