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義山古體對長吉詩風的摹仿和開拓

并列篇名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 Shangyin Archaic Poetry about Li He Poetic Style

DOI

10.6187/tkujcl.201506.32-13

作者

江曉輝(Hiu-Fai Kong)

关键词

李賀 ; 李商隱 ; 古體詩 ; 長吉體 ; Li He(李賀), Li Shangyin(李商隱), archaic poetry, Changji Style(「長吉體」)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5 / 06 / 01)

页次

385 - 4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李長吉詩以其獨特風格,引起後世效法,形成「長吉體」,其中李義山的追摹最為明顯。李義山古體瓣香長吉,古今學者每有提及,但多是點到即止,全面而深入之專論則極少。對這論題之深入研究,不但可追溯義山的詩學資源,更有助於了解其詩歌獨特風格的形成。本文正是要釐清此問題:先從時局氛圍、心路歷程和藝術傾向三點,論述兩人相近之背景,如何促使義山對長吉詩風的接受和摹仿;繼而從體裁與韻律、章法結構、修辭手法三方面切入,通過對兩人詩歌的比較,具體分析義山的摹仿情形,及其如何在摹仿中有所開拓,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英文摘要

The poems of Li He (李賀) arouse the future generations to follow because of the unique style; it forms the "Changji Style" (「長吉體」), of which the imitation of Li Shangyin (李商隱) is the most obvious. The archaic style poetry of Li Shangyin is a disciple of Li He, but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only mentioned it without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monograph. It not only can trace the poetics resources of Li Shangyin, and more help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poetry style to deeply research this thesis. This article is to clarify this problem: first, from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at that time, the spiritual journey and the artistic tendency, discuss how their similar backgrounds prompted Li Shangyin to accept and imitate the poetic style of Li He; Then, compare their poems from the genre, rhyth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rhetorical device to make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imitation situation of Li Shangyin and how to develop hi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mit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1983)。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 唐李商隱(1988)。樊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唐李賀、明曾益注(2005)。李賀詩選。臺北:世界書局有限公司。
  4. 清孫濤(2008)。全宋詩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 王力(2003)。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6. 余恕誠(1999)。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
  7. 吳企明編(1994)。李賀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8. 李佩璇(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9.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學會編(1984)。李商隱詩研究論文集,臺北:
  10. 張宗福(2009)。李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11. 張采田(1963)。玉谿生年譜會箋(外一種)。上海:中華書局。
  12. 張修蓉(1985)。中唐樂府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3. 楊曉霞(1996)。略論李賀詭奇詩歌的章法變幻形態。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
  14. 廖明君(2005)。生死攸關—李賀詩歌的哲學解讀。北京:東方出版社。
  15. 臺靜農編(1974)。百種詩話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劉若愚(1985)。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7. 劉學鍇(2002)。李商隱傳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8. 劉學鍇、余恕誠(1992)。李商隱詩集解。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 鄭騫、方瑜(1985)。中國古典詩歌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20. 盧明瑜(2000)。三李神話詩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1. 錢鍾書(2001)。七綴集。北京:三聯書店。
  22. 錢鍾書(1999)。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3. 羅宗強(1986)。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