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漢語南方方言的無主語被動句
|
并列篇名
|
Null-Subject Passives in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
DOI
|
10.6187/tkujcl.201606.34-8
|
作者
|
郭維茹(Wei-Ju Kuo)
|
关键词
|
南方方言 ; 無主語句 ; 被動句 ; 蒙受關係 ; 主觀化 ;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 null-subject clause ; passives ; affectee-event relation ; subjectification
|
期刊名称
|
淡江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4期(2016 / 06 / 01)
|
页次
|
257
-
28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歷來有許多人把被動句視為表達施事與受事關係的受事主語句,實則漢語的被動句應涵蓋一種無主語的句式,傳達說話者微乎其微的遭事之感。本文即以南方方言的被動句為考察範圍,析分出直接被動句與間接被動句兩大類型,再說明無主語被動句可謂間接被動句中最為主觀的一類,其語法化程度當居所有被動句之冠。至於被動句的核心語義,本文將之定調為「非由自主」,即使無主語的被動句亦不例外。過去,有學者主張在使役句轉化為被動句的過程中,當經歷一個表非自願允讓的階段,非自願允讓實則已符合被動的意義,若視之為被動句,則所有的被動句都可統一解釋為蒙事者與事件之間的蒙受關係。
|
英文摘要
|
Chinese null-subject passives implicitly show the speaker's self-identification as the affectee of an event. Passives in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and indirect ones. Null-subject passives belong to the latter, at the same time being the most subjective and grammaticalized type among all. We further identify 'not of one's own will' to be the core meaning of all passives, thereby putting under 'passive' the so-called 'unwilling permissive', a category formerly seen as the bridging stage between causatives and passives. In so doing, we arrive at an affectee-event relation, which may well be said to lie at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all passiv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郭維茹(2012)。《朱子語類》無主語「被」字句。臺大中文學報,37
連結:
-
Huang, C.-T. James(1999).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New Series 29,423-509.
-
Langacker, R. W.(1990).Subjectification.Cognitive Linguistics,1,5-38.
-
Lien, Chinfa(2008).Special Types of Passive and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EACL-5 & Chinese Linguistics in Europe - Chinese Linguistics in Leipzig,Paris:
-
丁仁(2012)。行政院科技部研究計畫報告行政院科技部研究計畫報告,行政院科技部。
-
丁加勇(2006)。湘方言動詞句式的配價研究—以隆回方言為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木村英樹(1997)。漢語被動句的意義特徵及其結構上之反映。東亞語言學報,26(1)
-
王力(2005)。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
江敏華(2006)。東勢客家話「同」與「分」的語法特徵及二者之間的關係。語言暨語言學,7(2)
-
何洪峰(2006)。論蒙事型被字句。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湖北:
-
李如龍編、張雙慶編(1997)。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
杉村博文(1998)。論現代漢語表「難事實現」的被動句。世界漢語教學,1998(4)
-
杉村博文(2003)。從日語的角度看漢語被動句的特點。語言文字應用,2003(2)
-
杉村博文(2006)。漢語的被動概念。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湖北:
-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33(4)
-
阮桂君(2014)。寧波方言非受事主語被動句考察。語言研究,34(3)
-
姚雙雲(2012)。湖南邵陽城區方言的「請」字被動句。語言科學,11(4)
-
胡松柏、葛新(2003)。贛東北贛、吳、徽語接緣地帶方言的處置介詞和被動介詞。漢語方言語法研究與探索—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哈爾濱:
-
唐愛華(2005)。宿松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徐丹(1992)。北京話中的語法標記詞「給」。方言,1992(1)
-
張振興(1999)。從漢語方言的被動式談起。漢語法特點面面觀,北京:
-
張盛開(2013)。平江城關方言的「把」。太田齋、古屋昭弘兩教授還厝記念中國語學,東京:
-
張萬禾(2009)。零主語被動句的被動句地位及其性質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7(3)
-
張麗麗(2006)。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語言暨語言學,7(1)
-
馮勝利(1997)。管約理論與漢語的被動句。中國語言學論叢,1997(1)
-
黃曉雪(2006)。方言中「把」表處置和表被動的歷史層次。孝感學院學報,26(4)
-
黃曉雪(2008)。安徽宿松方言的原因連詞「把在」。語言研究,28(3)
-
蔣紹愚(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蔡維天(2005)。談漢語的蒙受結構。動詞與賓語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北:
-
橋本萬太郎(1987)。漢語被動式的歷史.區域發展。中國語文,1987(1)
-
羅衛賢(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廣西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