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京驛道至梁宋齊魯的路線意義—以盛唐詩人詩作為例

并列篇名

The Post-Roads between Two Capital to Liang-Song and Qilu: The Writing of the Climax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s and Poems

DOI

10.6187/tkujcl.201606.34n-1

作者

郭俐君(Li-Jyun Guo)

关键词

兩京 ; 梁宋 ; 齊魯 ; 盛唐 ; 唐詩 ; Two Capitals ; Liang-song ; Qilu ; High Tang ; Tang poetry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16 / 06 / 01)

页次

309 - 3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代兩京驛道交通網路發達,行旅之況熱絡,是一條著名的唐詩之路。兩京向東延伸至梁(今河南開封)、宋(今河南商丘),這條東西軸線,使得梁宋之地成為最大的陪都,位於重要的交通樞紐上。梁宋向東北延伸,便是齊(今山東淄博)、魯(今山東曲阜)地區,憑藉著梁宋的交通優勢,通往齊魯的交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兩京至梁宋齊魯此條路線,因地緣關係與交通網路完善,成為盛唐詩人往返來去的選擇。盛唐詩人以停歇客寓、暫緩入彀、營求生計不同的仕進模式活絡於此要道,將其作為由仕「入」隱,由隱「出」仕之處。伴隨著詩人的遷移,兩京至梁宋齊魯的這條路線,是盛唐詩人的仕進之路,兩京與梁宋齊魯間不僅具有現實政治的地理空間意義,更多的是抽象心靈的空間意義。

英文摘要

During Tang dynasty, the well-developed post-roads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wo Capitals brought a continuous stream of travelers, thus this thoroughfare became a famous "road of Tang poetry". Extending eastward from two Capitals is Liang (now Henan Kaifeng) and Song (now Henan Shangqiu), this east-west axis made the area of Liang-song turned into a largest provisional capital. Extending to the northeast from Liang-song, is Qi (now Shandong Zibo), Lu (now Shandong Qufu) area. Transportation to Qilu also benefited by virtue of th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 to Liang-song. The route from two Capitals to Liang-song and Qilu became the choice of high Tang's poets' journey because of its ideal geopolitical rel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n this route, poets have different active modes of career-making, such as residing as visitors, stopping being employed temporarily or try to make a living, made this area a buffer zone between being official or live in seclusion. With the poets' movements, the route from two Capitals to Liang-song and Qilu is also the route to the officialdom. The two Capitals and Liang-song Qilu not only has geospatial meaning of political reality but even more a meaningful space in poets' spiritual leve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廖美玉(2010)。漫遊與漂泊—杜甫行旅詩的兩種類型。臺大中文學報,33
    連結:
  2. 賴義輝〈岑參年譜〉,《嶺南學報》第2 期第1 卷,1929 年5 月
  3. 劉傳錄2011〈「詩仙」李白隱居徂徠山真實原因〉,《大眾日報》2011.11.15
  4. (1990)。李白研究論叢(第二輯)。四川:巴蜀書社。
  5. 東晉陶潛、逯欽立校注(1981)。陶淵明集。臺北:里仁書局。
  6. 後晉劉煦(1997)。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7.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注(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唐岑參、陳鐵民校注、侯忠義校注(1981)。岑參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唐岑參、劉開揚箋註(1995)。岑參詩集編年箋註。四川:巴蜀書社。
  10. 唐李白、詹鍈編(1996)。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1. 唐杜甫、清仇兆鰲注(1980)。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
  12. 唐高適、阮廷瑜校注(1980)。高常侍詩校注。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3. 唐高適、劉開揚箋註(2000)。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北京:中華書局。
  14. 唐劉長卿、楊世明校注(1999)。劉長卿集編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5. 唐劉長卿、儲仲君箋注(1996)。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何文煥輯(1981)。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董誥編(2001)。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8. 王彥明(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西藏民族學院。
  19. 王達津(1961)。詩人高適生平繫詩。文學遺產增刊,8
  20. 王增斌(2003)。高適在宋州的詩歌創作。滄州師範專科學院學報,19(4)
  21. 王靜(2003)。終南山與唐代長安社會。唐研究.第九卷,北京:
  22. 北京圖書館編(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
  23. 史念海(1998)。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4. 左雲霖(1985)。高適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5. 白壽彝(1987)。中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6. 朱自清編(2000)。聞一多全集(三).岑嘉州繫年考證。臺北:里仁書局。
  27. 吳松弟編、譚其驤編(2002)。兩唐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8. 呂華明、程安庸、劉金平(2012)。李太白年譜補證。北京:中華書局。
  29. 李楠、陳元鋒(2006)。李白與齊文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1(1)
  30. 李嘉言(1956)。岑詩繫年。文學遺產增刊,第三輯
  31. 李德輝(2010)。唐代五都文學圈略論—以都市、交通和物質文化為中心。唐代文史的新視野:以物質文化為主—紀念杜希德國際研討會
  32. 李德輝(2003)。唐代交通與文學。湖南:長沙人民出版社。
  33. 李德輝(2007)。唐代兩京驛道—真正的「唐詩之路」。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
  34. 杜曉勤(2001)。隋唐五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35. 阮廷瑜(2010)。劉長卿年譜。輔仁國文學報,30
  36. 周勛初(1980)。高適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松浦友久、劉維治譯(2001)。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北京:中華書局。
  38. 邱躍坤(1995)。李白與魯郡人的衝突。濟南師專學報,1995(1)
  39. 施逢雨(1999)。李白生平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0. 胡可先(2008)。劉長卿事新證。學術研究,2008(6)
  41. 郁賢皓(1997)。天上謫仙人的秘密—李白考論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42. 郁賢皓(1984)。高適研究的可喜成果—評《高適年譜》。文學評論,5
  43. 夏敬觀(1985)。李太白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44. 孫欽善(1963)。高適年譜。北京大學學報,1963(6)
  45. 孫欽善(1983)。高適年譜諸疑考辨。北京大學學報(社科版),1983(4)
  46. 翁俊雄(1995)。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臺北:新文豐書局。
  47. 郭沫若(1971)。李白與杜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8. 郭俐君(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
  49. 郭俐君(2012)。李杜齊魯詩作比較研究。東吳線上學術論文,12
  50. 陳貽焮(1964)。唐代某些知識分子隱逸求仙的目的—兼論李白的政治理想和從政途徑。李白研究論文集,北京:
  51. 陶新民(1993)。李白一入長安試論。河北大學學報,1993(2)
  52. 陶瑞芝(1996)。杜甫和高適、李白同游宋中在何時—兼與喬長阜同志商榷。杜甫研究學刊,1996(1)
  53. 傅璇琮(1980)。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54. 傅璇琮編(1998)。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初盛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
  55. 傅璇琮編、羅聯添編(2004)。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
  56. 喬長阜(1994)。杜甫與高適李白游宋中考辨—兼辨杜李游魯及杜入長安時間。鎮江高專學報(綜合版)
  57. 喬長阜(1996)。杜甫二入長安時期的幾個問題—兼辨杜甫應進士中的兩個問題。杜甫研究學刊,1996(3)
  58. 喬長阜(1997)。杜甫的應進士試和壯游齊趙新探—兼探杜甫初游吳越的時間。杜甫研究學刊,1997(4)
  59. 喬長阜(1996)。杜甫再游齊魯和西歸長安考辨。杜甫研究學刊,1996(1)
  60. 彭蘭(1963)。高適繫年考證。文史,1963(3)
  61. 曾大興(1995)。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
  62. 楊承祖(1985)。杜甫李白高適梁宋同遊考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學術論文集,臺北:
  63. 筧久美子、王輝斌譯(1998)。李白年譜。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8(2)
  64. 葛景春(2002)。李白研究管窺。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65. 葛曉音(1990)。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6. 廖立(1997)。岑參出游考。中州學刊,1997(2)
  67. 蔣寅(1995)。大曆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8. 蔡志超(2012)。杜詩系年考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69. 學海出版社編輯部編(1981)。杜甫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
  70. 戴偉華(2006)。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
  71. 薛天緯(1983)。李白一入長安事之我見。唐代文學論叢,3
  72. 邁克爾、王志弘譯(2003)。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公司。
  73. 嚴耕望(2007)。唐代交通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