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激烈的交鋒-香港戰後方言文學運動的言文關係

并列篇名

Confrontation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A Critical Account of Dialect Literature Movement in Post-war Hong Kong

DOI

10.6187/tkujcl.201812_(39).0006

作者

李婉薇(Li, Yuen Mei Fanny)

关键词

方言文學運動 ; 言文一致 ; 革命文學 ; 書面粵語 ; Dialect Literature Movement ; Unification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 ;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 Written Cantonese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18 / 12 / 01)

页次

171 - 20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晚清以來,「言」與「文」的思路深刻地影響現代中國的語言和文學發展。二十年代,作為書面系統的白話文得以建立,可說代表言文一致的成功,但事實上,白話文的代表性很快受到左翼文人的挑戰,被指為脫離群眾的語言。及至四十年代末,現代中國進入另一個關鍵的歷史階段,隨著國共內戰爆發,一批左派文人在香港發動方言文學運動,繼承三十年代以來左翼文藝理論,進一步深入探討華南方言在文藝大眾化的角色,以粵語為中心,思考何謂方言文藝、方言如何書面化、方言和白話文、方言和普通話的關係等問題。把方言文學運動置於左翼文藝發展脈絡、抗戰和內戰的歷史背景,可以發現,它代表左派在二十世紀上半期以方言為武器,結合政治的合法性和現實的合理性,對已然建立的白話文發動最強烈的一次挑戰。儘管方言文學運動的左派文人都以文藝大眾化為標桿,但他們對於如何運用方言卻有不同的立場,無論在理論和創作都充滿「言」與「文」的張力。筆者根據他們的論爭分為「揉雜派」和「純粹派」。前者傾向接受白話文運動的成果,認為方言不能獨立使用,其超越政治功利的文學觀至今仍有重要價值;後者認為華南方言未嘗沒有達至言文一致的可能,而且對於廣大群眾來說,方言是最有效的表達工具,他們在粵語等廣東方言的書面化、廣東說唱文藝的創作和改良等方面不無貢獻。同時,分析符公望、黃谷柳和陳殘雲等左派作家不同體裁的作品,可知他們不同的政治取向使他們在創作動機和方言運用上也有不小差別。以符公望為代表,純粹派對廣東說唱文藝的研究和實踐頗能活現他們的眼光和熱情,而黃谷柳和陳殘雲的小說則證明言文揉雜對創造文學語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以「言」與「文」為視角,我們可以發現:當時左派對方言文學的想像和實驗,對今天我們思考方言書面化的問題,未嘗沒有幫助;同時,豐富多元、言文並舉的書寫方式始終是錘煉文學語體的必由之路。

英文摘要

Starting from late Qing period, unification of spoken (yan) and written (wen) languag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goal of advanced intellectuals. In 1920s, vernacular of northern population has developed into Bei HuaWen, a writing system derived from oral dialects. However, leftists challenged the writing system very soon. They claimed that May-Fourth elites produced Bei HuaWen for themselves and neglecting vocal languages of public mass. In the background of Sino-Japanese war and civil war, dialects beca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late 1940s, there was another critical stage of modern China. Leftists fled to Hong Kong and initiated Dialect Literature Movement (DLM). By inheriting theories and goal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1930s, they explored how dialects in Southern China, mainly Cantonese, can become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of arts and literature". Although all leftists aimed at "popularization of arts and literature", their views regarding how to use dialects are very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ir arguments, there are two groups in DLM: The compromised leftists regarded dialects as supplementary elements in creative works while the radical leftists advocated purely usage of dialects for sake of illiterate mass. The former reminds us there is critical boundary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while the latter contributes their passion in exploring limit of written Cantonese and other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By investigat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Fu Gong-wang, Huang Gu-liu and Chen Can-yun, we can discover that how political belief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ffects their choices in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 It is obvious that tension between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 is still unneglectable in late 1940s. The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 of DLM is valuable resources for us to develop written forms of dialects. On the other hand, equilibrium of both form of languages is prerequisite in producing written styles of literary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風(2015)。世運推移與文章興替—中國近代文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連結:
  2. 陳平原(2002)。「精心結構」與「明白清楚」—胡適述學文體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8
    連結:
  3. Snow, Don(2004).Cantonese asWritten Language: The growth of aWritten Chinese Vernacular.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4.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宣傳處編(1950)。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北京:新華書店。
  5. 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香港分會編:《文藝三十年》(香港: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香港分會,1949 年5 月)。
  6. 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香港分會方言文學研究會編:《方言文學》第一輯(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9 年5 月)。
  7. 方遠:〈聽不懂,怎麼辦?〉,《正報》第52 期,1947 年8 月30 日,頁16-19。
  8. 牛濡沫:〈「文腔革命」新談〉,《燕京新聞》,1947 年11 月24 日,第三版。
  9. 李門筆記:〈展開華南通俗文藝運動—文協港粵分會通俗文藝座談會座談紀錄〉,《文藝生活》總第31 期,光復版第13 號,1947 年4 月,頁11-12。
  10. 李婉薇(2017)。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香港:三聯書店。
  11. 林洛:〈還待解決的幾個問題〉,《正報》第64 期,1947 年11 月22 日,頁19。
  12. 林洛:《大眾文藝新論》(香港:力耕出版社,1948 年7 月)。
  13. 林洛:〈普及工作的幾點意見〉,《正報》第58 期,1947 年10 月11 日,頁7-8。
  14. 林洛:〈方言文學商榷〉,《正報》第66 期,1947 年12 月6 日,頁17-19。
  15. 侯桂新(2014)。戰後香港方言文學運動考論。山西大同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3),43-48。
  16. 南容:〈文腔與語言〉,《雜誌》第14 卷第3 期(1944 年),頁14-17
  17. 夏曉虹(2015)。晚清白話文與啟蒙運動。香港:三聯書店。
  18. 夏曉虹、王風(2006)。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 康凌(2015)。方言如何成為問題?—方言文學討論中的地方、國家與階級(1950-1961)。現代中文學刊,2,30-41。
  20. 符公望:〈建立方言文腔的文學〉,《正報》第64 期,1947 年11 月22 日,頁14-18。
  21. 符公望:〈個柳手:一件街頭故事〉,《正報》第58 期,1947 年10 月4 日,頁25
  22. 許翼心(1991)。陳殘雲在香港十年的文學成就。香港文學,78,4-10。
  23. 陳平原(2007)。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文學評論,3
  24. 陳平原(2005)。分裂的趣味與抵抗的立場—魯迅的述學文體及其接受。文學評論,5
  25. 陳殘雲:〈陳殘雲自傳〉,《大公報》,1982 年11 月17 日。
  26. 陳殘雲(1994)。陳殘雲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
  27. 陳殘雲(1983)。陳殘雲自選集。廣州:花城出版社。
  28. 陳殘雲:〈楊三嬸〉《大公報》「方言文學」雙週刊第1 期,1949 年3 月9 日。
  29. 陳殘雲著、黃谷柳編:《小團圓》(香港:南方書店,1949 年10 月)。
  30. 華嘉:《論方言文藝》(香港:人間書屋,1949 年7 月)。
  31. 華嘉:〈對「方言文學」運動問題的回應〉,《大公報》1987 年12 月3 日。
  32. 馮乃超、荃麟執筆:〈方言問題論爭總結〉,《正報》第69-70 期,1948 年1 月1 日,頁30-37。
  33. 黃仲鳴(2003)。莫名其妙:陳殘雲方言小說的語言修訂。香江文壇,15,44-51。
  34. 黃谷柳:〈旗袍〉(獨喜劇),《青年知識》第27 期(1947 年11 月1 日),頁2-6
  35. 黃谷柳:〈反饑餓〉(活報),《文藝生活》第15 期(1947 年7 月),頁6-9
  36. 黃谷柳:〈長命百歲〉(歌唱喜劇),《華僑日報》文藝周刊第53 期,1948 年2月29 日。
  37. 黃谷柳等著:《在摸索中》(香港:香港學生文叢社,1949 年1 月)。
  38. 黃谷柳:〈未死的烈士〉(獨幕喜劇),《華僑日報》文藝周刊第51 期,1948 年2 月15 日。
  39. 黃谷柳:〈前程萬里〉(獨幕兒童劇),《華僑日報》電影戲劇周刊,1947 年10月1 日。
  40. 黃繼持(1999)。文學的傳統與現代。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41. 葉林曲、黃谷柳詞:〈船夫吟〉,《音樂與美術》第3 卷第4-6 期(1942 年),頁7-8
  42. 劉進才(2007)。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43. 鄭樹森編、黃繼持編、盧瑋鑾編(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44. 鄭樹森編、黃繼持編、盧瑋鑾編(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1945-194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45. 盧偉力編(2016)。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戲劇卷。香港:商務印書館。
  46. 靜聞:〈華南方言文學運動的現狀和意義〉,《大公報》「方言文學專號」第五期,1949 年5 月4 日。
  47. 靜聞:〈發刊的話〉,《大公報》「方言文學專號」第一期,1949 年3 月9 日。
  48. 孺子牛:〈一年來香港的文藝活動〉,《正報》76-77 期,1948 年2 月17 日,頁39-41。
  49. 孺子牛:〈舊的終結.新的開始—再論普及的方言文藝二三問題〉,《正報》第65 期,1947 年11 月29 日,頁13-15。
  50. 孺子牛:〈方言文藝創作的二三問題〉,《正報》第63 期,1947 年11 月15 日,頁17-20。
  51. 瞿秋白(1998)。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藍玲:〈藍玲先生給即興先生的信〉,《正報》第67 期,1947 年12 月13 日,頁12。
  53. 藍玲:〈再談方言與普及〉,《正報》第58 期,1947 年11 月29 日,頁16。
  54. 藍玲:〈談方言與普及〉,《正報》第60 期,1947 年10 月25 日,頁17-18。
  55. 顏同林(2014)。從粵語入詩到填詞為曲—論粵語詩人符公望。現代文學研究叢刊,7,33-38。
  56. 蘇克曲、黃谷柳詞:〈空中飛蛋曲〉(童話劇「破碎的蛋」插曲),《青年知識》第32 期(1948 年),頁4
被引用次数
  1. (2024)。以「本土」超越「本土」:論潘惠森「昆蟲系列」和「珠三角系列」的「後九七」敘事。中外文學,53(1),2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