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新時期馬原、色波小說中的藏族宗教謎影
|
并列篇名
|
Tibetan Religious Mystery in the novels by Ma Yuan and Se Bo in the New Era of Contemporary China
|
DOI
|
10.6187/tkujcl.201912_(41).0008
|
作者
|
洪士惠(Hung, Shih-Hui)
|
关键词
|
新時期文學 ; 藏族小說 ; 神話 ; 藏傳佛教 ; 宗教謎影 ;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 ; Tibetan Novels ; Myths ; Tibetan Buddhism ; Religious Mystery
|
期刊名称
|
淡江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41期(2019 / 12 / 01)
|
页次
|
243
-
27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新時期的藏族主題小說,除了藏族作家扎西達娃的文壇成就外,另有漢族作家馬原,以及具有漢、藏、土家、苗族四族血統的作家色波的精采之作,他們兩人的小說皆因特殊的形式風格而被歸為先鋒文學。然而,評論界在探討他們受到外國文學影響的先鋒特色時,卻甚少有人論及潛藏於其中的藏族宗教文化。改革開放後才進入西藏工作的兩人,在藏地感受到「再弘期」的宗教氛圍,深化了小說的詮釋空間,且在藏族神話幾乎等同於藏傳佛教宗教文化的情況下,兩位外來者以獨特的文學形式與內容「重述」藏地神話,恰也無意中貼合了藏地的神秘感。1980年代,馬原與色波,從漢地到藏地、從無神到有神文化空間的變遷,讓他們以充滿距離感卻又迷魅的小說風格揭示潛藏於其中的人生體會與觀察。
|
英文摘要
|
In addition to the Tibetan writer Tashi Dawa who are well-known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Han writers Ma Yuan and the writer Se Bo who have the bloodlines of the Han, Tibetan, Tujia and Miao ethnic groups have their brilliant works with the Tibetan themes as well which are classified as the vanguard literature for their special style in the form. However, when the critics explored their vanguard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foreign literature, few have talked about the Tibetan religious culture hidden in them. Ma Yuan and SeBo took their jobs in Tibet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felt the religious atmosphere of "re-promotion period" in Tibetan areas which have deepen the interpretation space of their novel. In the case that Tibetan mythology is almost equivalent to Tibetan Buddhist religious culture, they as outsiders of the Tibet "retold" the Tibetan myths with unique literary forms and contents and unintentionally fitted the mystery of the Tibetan areas. In the 1980s, after going to the Tibetan areas from the Han nationality areas and hence experiencing the change of cultural space from the atheism to the theism, Ma Yuan and SeBo created novels with strong sense of distance and illusive charm and tried to reveal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hidden in them.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黃俊傑(1999)。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臺大歷史學報,23,395-409。
連結:
-
扎洛(1998).藏傳佛教文化圈.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
王力雄(2009).天葬:西藏的命運.臺北:大塊文化出版.
-
王永兵(2012)。「故事的闖入者」們:博爾赫斯與馬原的影響和接受關係。山東社會科學,203,170-180。
-
王飛凌(2018).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
王輕鴻(1997)。新時期小說的神話原型。當代文壇,2,9-11。
-
王憲昭(2004)。論少數民族神話對建構中國神話體系的意義。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4),42-45。
-
加西亞.馬爾克斯, Gabriel García,范曄(譯)(2011).百年孤獨.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伊利亞德, Mircea,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
-
安樂業=東賽(2016).國際藏學史導論—兼論藏臺文化交流以及全球藏學動態.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
-
色波(1991).圓形日子.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色波(編)(2002).你在何方行吟(瑪尼石藏地文叢.散文卷).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
色波(編)(2002).前定的念珠(瑪尼石藏地文叢.詩歌卷).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
色波(編)(2002).智者的沉默(瑪尼石藏地文叢.短篇小說卷).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
何江勝(2017).神話與英美現代主義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余仕麟(2015).藏族倫理思想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
-
吳亮(1987)。馬原的敘述圈套。當代作家評論,3,45-51。
-
李亦園(2004).宗教與神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李興陽(2006).中國西部當代小說史論(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
宗樹人(編),夏龍(編),魏克利(編)(2014).中國人的宗教生活.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
柳陞祺(2009).西藏的寺與僧(1940 年代).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徐琴(2010)。評藏族作家色波的小說創作。當代文壇,1,39-41。
-
格非(2014).博爾赫斯的面孔.南京:譯林出版社.
-
索朗仁稱(2003)。「雜草」叢生的圓形跑道—藏族作家色波訪談錄。西藏旅遊,1,1。
-
馬原(2010).虛構.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
馬原(2012).牛鬼蛇神.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馬原(2005).拉薩地圖.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
馬原(2004).馬原中篇小說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馬原(2009).小說密碼.北京:作家出版社.
-
馬原(2002).岡底斯的誘惑.臺北:小知堂文化.
-
馬原(對談),白亮(對談)(2007)。從西藏到上海。南方文壇,5,55-61。
-
馬麗華(1998).雪域文化與西藏文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張志剛(2016).宗教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張曉曉(2016)。試比較博爾赫斯《環形廢墟》和色波《圓形日子》中的圓形結構。牡丹江大學學報,25(1),90-92。
-
許敏(2006)。馬原:西藏把我點燃。新世紀周刊,15,1。
-
陳立明(1994)。略論門巴藏族宗教文化交流。中國藏學,3,116-124。
-
陳娟(2008)。淺議博爾赫斯對馬原的影響—從〈岡底斯的誘惑〉的敘事說開去。安徽文學(下半月),11,78。
-
陳曉明(2010)。重複虛構的秘密:馬原的〈虛構〉與博爾赫斯的小說譜系。文藝研究,10,27-29。
-
黃修己(編)(1998).20 世紀中國文學史(下).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出版社.
-
楊宏峰(編)(2012).中國門巴族.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
楊恩洪(1995).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
楊海英(2017).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蒙藏民族的時代悲劇.臺北:大塊文化出版.
-
圖奇, Giuseppe,劉瑩(譯),楊凡(譯)(1997).西藏的宗教.臺北:桂冠圖書.
-
趙稀方(2009).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新時期卷.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
趙稀方(2000)。博爾赫斯.馬原.先鋒小說。小說評論,6,30-34。
-
劉再復(1986)。論文學的主體性續篇。文學評論,1,3-20。
-
劉再復(1985)。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6,11-26。
-
劉志群(2006).雪域人之靈與神之魅.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
魯道夫.奧托, Rudolf,丁建波(譯)(2007).神聖者的觀念.北京:九州出版社.
-
謝繼勝(1989)。藏族神話的分類、特徵及其演變。民族文學研究,5,77-83。
-
藏才旦(編)(2012).藏傳佛教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
羅伯爾.薩耶,耿昇(譯)(2016).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