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臺灣勸戒鴉片賦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Dissuasive Taiwan Opium Fu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DOI

10.6187/tkujcl.202012_(43).0010

作者

黃瑞雯(Huang, Rui-Wen)

关键词

鴉片癮 ; 鴉片政策 ; 鴉片賦 ; 鸞賦 ; 鴉片煙戒斷運動 ; Opium Addiction ; Opium Policy ; Opium Fu ; Flying Phoenix Rhapsodies ; Anti-habitual Treatment of Opium Smoking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20 / 12 / 01)

页次

305 - 3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的知識份子警覺到鴉片對於人體、對於經濟、對於社會乃至於國家安定的危害,因此,通過報章雜誌以文章和鴉片賦向民眾傳達鴉片的害處,並以強烈的姿態對抗當時日本政府「貪利」的鴉片政策。與此同時,在社會上,代表著民間力量的扶鸞降筆會,除了使用富含宗教色彩的特殊療法外,也通過神明所降之「鸞賦」來宣講鴉片的害處。這些作法,成效卓著,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反對力量。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日治時期臺灣鴉片吸食的特殊性,它不僅代表政府與知識份子之間對於鴉片問題的抗衡,也是知識份子與「迷信」的角力,更是國家民族復興與私人利益的衝突。這種種防治吸食鴉片的措施,雖然方法各異,但殊途同歸,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擺脫鴉片困局的核心力量。

英文摘要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first learned the dangers of opium to the human body, to the economy, to the society, and even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ere used to convey the harmful effects of opium to the public through articles and opium rhapsodies, and to oppose the "greed" opium policy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Also, in society, in addition to using special treatments rich in religious colors, the Fuluan-jiangbi Club, which represents the power of the people, also preached the harmfulness of opium through the "flying phoenix rhapsodies" descended by the gods. These practice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formed a force of opposition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summary,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see the particularity of Taiwan's opium smoking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because it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intellectuals on the opium problem, but also the struggle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superstitions." It is the conflict between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rivate interests. These various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pium use, though with different methods, led to the same goal, have become the core force of Taiwanese society to get rid of the opium plight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梁淑媛(2011)。傾聽神諭:臺灣「宣化」鸞賦的倫理向度探析。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0,39-70。
    連結:
  2.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民報》第 293 號(1929 年 12 月 29 日),版 5。(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3. 螺陽基金網站(http://com.tacocity.com.tw/shelou/topic/index.phtml?doit=mess&tID=293)(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
  4.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楊雲萍文庫歌仔冊網站(http://cdm.lib.ntu.edu.tw/cdm/landingpage/collection/kua-a-tsheh)(上網檢索日期:2020 年 4 月 13日。)
  5.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民報》第 295 號(1930 年 1 月 11 日),版 2。(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6. (明)方以智(1978).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清)丁日健(編)(1959).治台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
  8. (清)不著撰人(1987).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臺北:大通書局.
  9. (清)王松(1987).臺陽詩話.臺北:大通書局.
  10. (清)朱景英(1987).海東札記.臺北:大通書局.
  11. (清)胡傳(1987).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大通書局.
  12. (清)黃叔璥(1984).臺海使槎錄.臺北:大通書局.
  13. (清)翟灝(1987).臺陽筆記.臺北:大通書局.
  14. (清)藍鼎元(1991).平臺記略.北京:中華書局.
  15.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阿片吸食者狀況〉,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2183 號(1905 年 08 月 11 日),版 2。(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16. 不著撰人:《喝醒文》(宜蘭:未信齋,1891 年)。
  17.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相習成風〉,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第 940 號(1901 年 5 月 10 日),版 4。(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18.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阿片癮者之治療〉,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2193 號(1905 年 8 月 23 日),版 3。(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19.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阿片撲滅宣傳單〉,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民報》第 297 號(1930 年 1 月 25 日),版 2。(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0.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照身鏡〉,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第 3456 號(1909 年 11 月 3 日),版 5。(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1.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究降筆會〉,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第 974 號(1901 年 8 月 1 日),版 3。(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2.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煙籍慈帆〉,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第 550 號(1900 年 1 月 10 日),版 4。(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3. 不著撰人。不著撰人:〈蘭陽扶鸞〉,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第 431 號(1899 年 10 月 7 日),版 3。(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 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4. 王世慶(1986)。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季刊,37(4),111-152。
  25. 王石鵬。王石鵬:〈臺灣習俗美醜十則下〉,引自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網站(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本文原刊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2158 號(1905 年 07 月 13 日),版 4。(上網檢索日期:109 年 12月 30 日。)。https://www-dhcdb-com-tw.ap.lib.nchu.edu.tw/SP/
  26.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出版社.
  27. 王見川(編),李世偉(編)(2009).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新北:博陽文化.
  28. 包雅筠(1993)。明末清初的善書與社會意識型態變遷的關係。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6,30-40。
  29. 宋光宇(2002)。清末與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與善書。宋光宇宗教文化論文集,宜蘭:
  30.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
  31. 林素卿(1985)。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
  32. 林滿紅(1999)。財政安穩與國民健康之間:晚清的土產鴉片議論。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臺北:
  33.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0).灌園先生日記(三)1930 年.臺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34. 栗原純,徐國章(譯)(2017).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臺灣總督府的鴉片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5. 連橫(1987).臺灣詩乘.臺北:大通書局.
  36. 陳大東(1971).臺灣民間信仰與復興中華文化之關係.臺北:不詳.
  37. 程大學(編譯),許錫專(編譯)(1978).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附錄保甲制度).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8. 楊玉齡(2002).一代醫人杜聰明.新北:大和圖書書報公司.
  3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84).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0. 劉明修,李明峻(譯)(2008).臺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
  41. 鄭志明(1998).神明的由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
  42. 鄭志明(1998).臺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
  43. 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編)(1995).臺灣私法.臺北:南天出版社.
  44. 簡宗梧(編),許俊雅(編)(2014).全臺賦校訂.臺南:臺灣文學館.
  45. 簡宗梧(編),許俊雅(編)(2014).全臺賦補遺.臺南:臺灣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