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法閩、臺戰事之記憶書寫:以張景祁詩史與詞史為例

并列篇名

Memory Writing of the Sino-French War in Foochow and Taiwan: A Study of Zhang Jingqi as a Poet- and Ci-Historian

DOI

10.6187/tkujcl.202112_(45).0004

作者

王曉雯(Wang, Hsiao-Wen)

关键词

中法戰爭 ; 張景祁 ; 詩史 ; 詞史 ; 文化記憶 ; the Sino-French War ; Zhang Jingqi ; Historical Poetry ; Historical Ci ; Cultural Memory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21 / 12 / 01)

页次

99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中法戰爭期間閩、臺戰事為背景,探究值此內憂外患的時代,蓬勃發展的詩史與詞史,如何書寫與評價戰爭史事,為有效結合歷史背景與文學書寫的論述,擬從「文化記憶」的理論切入,同時結合「新歷史主義」的觀點,以尋求歷史場域裡屬於「詩史」與「詞史」作品更多元的詮釋空間及更豐富的內在意涵。為集中焦點以求深入解析具體作品,故擬以晚清張景祁為研究對象,以其詩詞因書寫馬尾海戰與臺灣戰場而被推為「詩史」與「詞史」,適足以為研究範式。通過本文之研究,期能為這段史事尋繹可能存在的一種自覺的文化活動,亦即通過張景祁「詩史」與「詞史」的敘述視角及歷史評價,填補並修復那些遠去的歷史場景,使消逝的事件以相對完整的面貌呈現世人面前,並發掘深藏其中的文化意義。

英文摘要

The Sino-French War in Foochow and Taiwan is taken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tudy to explore the emergent "historical poetry" and "historical Ci," which document and evaluate the history of a war, in this era of having unres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bin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writing, cultural memory and New Historicism are u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our investigation to seek more diversified interpretations and richer implications of the works of "historical poetry" and "historical Ci."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epth analyses of Zhang Jingqi's specific wor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is works were regarded as "historical poetry" and "historical Ci" because of the documents of the Battle of Foochow in the Sino-French War and the chronicles of Taiwan. Therefore, his works illustrate a good example of such studies. Through the current study, it is hoped that for the historical event of the Sino- French War, a possible conscious cultural activity can be found. That is, through Zhang Jingqi's narrative perspectives and historical evaluations in his "historical poetry" and " historical Ci," those distant historical scenes can be restored to unveil disappearing events to the world,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hidden in them can be discover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李恩涵(1980)。同治、光緒年間(一八七○—一八八五)湘、淮軍的衝突與合作。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321-346。
    連結:
  2. 蔡英俊(2010)。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3,239-271。
    連結:
  3. 「馬江之役」條目,引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6%B1%9F%E4%B9%8B%E5%BD%B9)(上網檢索日期:2021 年 6 月 30日。)
  4. 「西仔反」條目,引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4%BB%94%E5%8F%8D)(上網檢索日期:2021 年 6 月 30 日。)
  5.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6. (宋)司馬光,(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1972).資治通鑑.臺北:明倫出版社.
  7. (東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61).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9.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10. (唐)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2. (晉)陳壽,陳乃乾(校點)(1982).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王韜(1959).弢園尺牘.北京:中華書局.
  14. (清)李慈銘:《越縵堂詹詹錄》(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15. (清)張景祁:《新蘅詞》(清光緒十三年(1887)百億梅花仙館本)。
  16. (清)趙爾巽(1981).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
  17. 不著撰人:〈臺北軍電〉,《申報》,1884 年 10 月 10 日。
  18. 不著撰人:〈廈門魚箋〉,《申報》,1884 年 8 月 12 日。
  19. 中國史學會(編)(1957).中法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尤振中(編),尤以丁(編)(1995).清詞紀事會評.合肥:黃山書社.
  21.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編)(2007).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揅雅堂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安寧(2014)。血與火寫出了中法馬江海戰。炎黃縱橫,2014(8),23-26。
  23. 艾克(2014)。海權視角下馬江海戰致敗因素分析及其現實啟示。學術界,2014(10),43-56。
  24. 余衛星(2011)。廣州,暨南大學。
  25. 呂實強(1996)。綜論劉銘傳的歷史功績。歷史月刊,96,26-31。
  26. 李守孔(1992).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
  27. 李其霖(主持)(2019).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調查研究計畫─第一期.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28. 李恩涵(1994)。左宗棠與清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207-237。
  29. 李雲漢(1995).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
  30. 沈雲龍(編)(1967).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31. 沈雲龍(編)(1971).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32. 沈雲龍(編)(1974).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
  33. 沈雲龍(編)(1981).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
  34. 亞里斯多德,陳中梅(譯注)(1996).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35. 阿英(編輯)(1957).中法戰爭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36. 阿斯特莉特.埃爾(編),余傳玲(譯)(2012).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7. 阿爾多諾,張峰(譯)(1996).否定的辯證法.重慶:重慶出版社.
  38. 阿維夏伊.瑪格利特,賀海仁(譯)(2015).記憶的倫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39. 俞天舒(編),潘德寶(增訂)(2018).黃體芳集.北京:中華書局.
  40. 洪棄生(1972).寄鶴齋選集.臺北:臺灣銀行.
  41. 徐中約(2001).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2. 徐賁(2008).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43. 徐瑋(2018).世變、抒情與晚清詞之書寫.香港:中華書局.
  44. 格榮特,黎烈文(譯)(1960).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
  45.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2003).臺灣歷史人物小傳.臺北:國家圖書館.
  46. 張京媛(編)(1993).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7. 張連忠(1994).近代中國海軍.北京:海潮出版社.
  48. 張毅(2001)。論「春秋」筆法。文藝理論研究,2001(4),49-55。
  49. 盛清沂(編纂),金惠(編纂)(1960).臺北縣志.新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50.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通史社,1924 年)。
  51. 郭廷禮(1991).中國近代文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52. 郭秋顯(2017)。錢琦、張景祁生卒年暨宦臺史事考釋。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83-98。
  53. 陳平原(編),王德威(編)(2005).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4. 陳邦炎(1996)。笳吹鯤洋,蒼涼詞史—論新蘅詞。詞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5. 陳悅(2018).中法海戰.北京:台海出版社.
  56. 陸胤(2012)。「清流」浮沉與近代學風—以張之洞學人圈的形成為例(上)。國學學刊,2012(3),132-141。
  57. 曾迺碩(總纂),王國璠(編纂)(1988).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政府.
  58. 黃振南(1998).中法戰爭諸役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9. 楊治良(編)(2012).記憶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0. 楊家駱(編)(1971).歷代詩史長編.臺北:鼎文書局.
  61. 廖宗麟(2002).中法戰爭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62. 廖宗麟(1993)。鎮南關大捷雜考。近代史研究,2,264-269。
  63. 廖蔚卿(1997).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64. 臧其章(1998).晚清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6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4).法軍侵臺檔.臺北:臺灣銀行.
  66. 趙慧峰(1996)。晚清清流與同光政局。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1-46。
  67. 趙靜蓉(2015).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68. 歷史科教學研討會(編)(2008).中國近代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69. 龍章(1996).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0. 嚴迪昌(1993).清詞史.南京:江蘇出版社.
  71. 蘇淑芬(2009)。清領時期游宦人士張景祁筆下的臺灣—以張景祁臺灣詩詞為例。輔仁國文學報,29,211-238。
  72. 龔鵬程(1993).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