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畫喻臺灣:張愛玲〈重訪邊城〉的跨文、藝觀照

并列篇名

The Picturesque Formosa: Eileen Chang's Rewriting of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DOI

10.6187/tkujcl.202206_(46).0005

作者

趙家琦(Chao, Chia-Chi)

关键词

張愛玲 ; 〈重訪邊城〉 ; 臺灣 ; 藝術 ; 席德進 ; Eileen Chang ;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 Taiwan ; Art ; Xi Dejin

期刊名称

淡江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22 / 06 / 01)

页次

149 - 1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重訪邊城〉為晚近發現張愛玲(1920-1995)的未發表遺稿,該文寫作遠因來自張據其1960年代訪臺之行寫的"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一文。1980年代,張將此英文稿譯寫、並重新添寫為中文版〈重訪邊城〉—此一題雙寫既有著張愛玲在跨語際寫作上的對照,中文版並增加了臺灣記行的描寫細節。本文因此著眼〈重訪邊城〉的臺灣書寫部份,旨在追蹤張愛玲在該文陳述的臺灣經驗,探賾其以圖、文互喻的寫作方式所輻輳與戰後臺灣鄉土藝術的交會。本文指出,張愛玲在文中對臺灣民間神像的賞鑑,展現其引入跨界知識對民族文化身世的南方想像;並耙梳張納入攝影與繪畫等媒材所導入對臺灣景象的美學化詮釋,論析張的臺灣書寫與席德進(1923-1981)為代表之臺灣鄉土繪畫藝術的交集線索。聚焦於探勘張愛玲筆下再現的臺灣風景,本文旨在發掘臺灣在〈重訪邊城〉裡具有的審美意義與文化隱喻,並拓展出〈重訪邊城〉的跨文、藝啟示向度。

英文摘要

"Zhongfang Biancheng" features a recently discovered manuscript written by Eileen Chang (1920-1995) in 1980's, based on her published English article titled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which recorded her visit to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early 1960's. Focusing on the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aiwan in this Chinese manuscript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English one, this essay explores Chang's first-person narrative and her artistic depiction of Taiwan in "Zhongfang Biancheng". By relating the deity statues worshipped in Taiwanese society with Austronesian culture, Chang's 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aiwan local religion demonstrates her imaginative belief of "south" as the core signifier held on the consanguineous racial origin. In addition, by employing photography of press media and painting skills as resources, "Zhongfang Biancheng" not only shows Chang's rewriting of Taiwan trip as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but this rewritten version also exhibits the intriguing communion between Chang and the post-War Taiwan painter Xi Dejin (1923-1981). In short, "Zhongfang Biancheng" provides clues to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between Chang's writing and the post-War Taiwan folk art practices, reminding readers of the role that Taiwan plays in Chang's imagination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homela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何杏楓(2007)。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臺大文史哲學報,66,53-92。
    連結:
  2. 徐禎苓(2016)。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2,117-159。
    連結:
  3. 張錦忠(2006)。(離散)在台馬華文學與原鄉想像。中山人文學報,22,93-105。
    連結:
  4. 梁慕靈(2011)。他者.認同.記憶—論張愛玲的香港書寫。中國現代文學,19,55-82。
    連結:
  5. 廖新田(2006)。進鄉情怯:台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藝術的三種面貌。文化研究,2,67-209。
    連結:
  6. Baldick, Julian(2013).Ancient Religions of the Austronesian World : From Australasia to Taiwan.London:I.B. Tauris.
  7. Blundell, David(ed.)(2009).Austronesian Taiwan: 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Prehistory.Taipei:SMC Pub..
  8. Chang, Eileen(1963).A Return of the Frontier.The Reporter,28(7),38-40.
  9. Chang, Eileen(2010).The Book of Change.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0. House, John(2007).Framing the Landscape.Critical Readings in Impressionism and Post-Impressionism: An Anthology,Berkeley:
  11. Roland Soong, “The Bilingual Eileen Chang, Part 1: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 ESWN Culture Blog (http://www.zonaeuropa.com/culture/c20080407_1.htm), Published (April 7, 2008). (上網檢索日期:2021 年 7 月 12 日。)
  12. 小嫚(1982)。沙龍出框、鄉土入鏡:「鄉土文化攝影群」的行腳和傳統。時報周刊,251,47-48。
  13. 文硯,鐘永和(攝),林彰三(攝),楊小萍(攝)(1982)。有時星光,有時月光:鹿港古鎮的今與昔。光華,7(11),6-21。
  14. 王艷芳(2020)。如何參差?怎樣對照?—從張愛玲〈重訪邊城〉的台灣書寫談起。印刻文學生活誌,206,109-113。
  15. 丘彥明(2015).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臺北:允晨文化.
  16. 丘彥明(1987)。張愛玲在台灣:訪王禎和。聯合文學,29,95-102。
  17.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Carl Gustav,馮川(譯),蘇克(譯)(2011).心理學與文學.南京:譯林出版社.
  18. 史書美(1994)。張愛玲的慾望街車—重讀「傳奇」。二十一世紀,24,124-134。
  19. 瓦萊麗.敘厄爾.埃梅爾, Valérie Sueur,柯夢琦(譯)(2021).印象派遇見浮世繪:和風西漸中的亨利.里維埃.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20. 任茹文(2020)。從《重訪邊城》看 1960-1980 年代張愛玲的創作心態與語境—兼談張愛玲的自譯與改寫。中國比較文學,120,168-178。
  21. 曲楠(2015)。張看台港:張愛玲「邊城」書寫中的「重返」與「重訪」。現代中文學刊,37,80-91。
  22. 何華:〈張愛玲與席德進〉,《信息時報》,2008 年 6 月 8 日。
  23. 吳春明(2012).從百越土著到南島海洋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
  24. 林幸謙(編)(2018).千迴萬轉:張愛玲學重探.新北:聯經出版公司.
  25. 林幸謙(編)(2007).張愛玲:文學.電影.舞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6. 林芳瑩(2004)。臺中,東海大學。
  27. 姚玳玫(2007)。從吳友如到張愛玲:19 世紀 90 年代到 20 世紀 40 年代海派媒體「仕女」插圖的文化演繹。文藝研究,2007(1),134-146。
  28. 倪再沁,廖瑾瑗(1999).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席德進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29. 凌純聲(1979).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0. 席德進(1971)。我的藝術與台灣。雄獅美術,2,16-18。
  31. 席德進(1989).台灣民間藝術.臺北:雄獅圖書.
  32. 席德進(1971)。台灣的民間建築。幼獅文藝,207,53-57。
  33. 祝宇紅(2020)。如何讀張愛玲散文—一份基於人類學視野的考察。現代中文學刊,67,27-37。
  34. 高全之(2011).張愛玲學.臺北:麥田出版.
  35. 高全之(1997).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書局.
  36. 張愛玲(2008).重訪邊城.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37. 張愛玲:〈雙聲〉,《天地》第 18 期(1945 年 3 月),頁碼不詳。
  38. 張愛玲(2020).華麗緣:散文集一.一九四○年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39. 張愛玲(1976).張看.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40. 張愛玲(2017).惘然記:散文集二.一九五○~八○年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41.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宋以朗(編)(2020).書不盡言:張愛玲往來書信集 II.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42.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宋以朗(編)(2020).紙短情長:張愛玲往來書信集 I.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43. 張愛玲,趙丕慧(譯)(2010).易經.臺北:皇冠文化出版.
  44. 張照堂,林彰三(攝)(1986)。(影像追尋篇)原鄉本土鹿港仔。光華,11(9),60-65。
  45. 張麗娜(2007)。臺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46. 陳建華(2009).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7. 陳若曦(1993).柏克萊郵簡.香港:天地圖書.
  48. 鹿憶鹿(2004)。小黑人神話—從台灣原住民談起。民族文學研究,2004(4),38-46。
  49.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1994).席德進紀念全集 II 油畫.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50.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1997).席德進紀念全集 V 席氏收藏珍品.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51. 劉錚譯:〈回到前方〉,《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2 年 12 月 14-17 日。
  52. 蔣勳(1981)。生命的苦汁—為祝福席德進早日康復而作。雄獅美術,124,26-37。
  53. 鄭冰(1980)。探索中國文化的根—席德進談他的山水。雄獅美術,113,116-118。
  54. 鄭惠美(2005).獻祭美神:席德進傳.臺北:聯合文學.
  55. 鄭惠美(1992)。台灣山水.中國意境—席德進晚期水彩畫風之形成。現代美術,45,14-29。
  56. 鄭惠美(1999)。席德進—永遠的古屋,永遠的福爾摩沙。聯合文學,175,86-91。
  57. 盧精華(編)(1993).席德進紀念全集 I 水彩畫.臺中:席德進基金會.
  58. 賴明珠(2019).鄉土凝視:20 世紀臺灣美術家的風土觀.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59. 錢定平(2011).蚩尤猜想︰中華文明創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鮑艾爾, David,劉松濤(譯),賈月(譯)(2002).印象派藝術.香港:三聯書店.
  61. 鐘永和(2010).台灣鄉城素描:鐘永和攝影典藏手札.臺北:敦煌畫廊.
  62. 鐘永和(2015).思影:詩人楊慧思與攝影家鐘永和詩影.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