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殖民現代性」作為論述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一個研究面向
|
并列篇名
|
"Colonial modernity" as a Research Dimension of Taiwan Education o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作者
|
張耀宗(Yao-Chung Chang)
|
关键词
|
殖民現代性 ; 日治時期 ; 臺灣教育史 ; 研究面向 ; colonial modernity ; a research dimension ; Taiwan education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期刊名称
|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23期(2013 / 06 / 01)
|
页次
|
85
-
9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嘗試以「殖民現代性」作為一個研究面向,先由目前可見的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研究著手,分析當時殖民教育現象,探討這種雙元性對於受過日本殖民教育臺灣人,特別是臺灣原住民族的影響。基於「殖民現代性」之雙元矛盾性格,應回歸至學習者主體詮釋的位置,參照當時的社會脈絡,較能看出日本殖民教育對於這群臺灣受教者的真正影響。
|
英文摘要
|
It attempts to take ”colonial modernity” as a research dimension of history of Taiwan indigenous education o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irstly, it is trying to analysis educational phenomenon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o inquire and observe how to impact Taiwanese, especially indigenous peoples who accept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from the dual nature of ”colonial modernity”. Based on the duality and contradictory of ”colonial modernity”,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return the position of learner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to refer Taiwan social context at that time, and can more better to see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how to impact the different Taiwan peoples really.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
参考文献
|
-
張耀宗(2009)。「蕃秀才」與部落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5(4),1-28。
連結:
-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5)。蕃人教育概況。臺北市: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
藤田修平、蔡晏珊(製片)、郭亮吟(導演)(2007)。綠的地平線:臺灣少年工的故事【影片】。(取自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南昌路二段 81 號 8 樓)
-
臺灣教育會(1902)。北斗公學校衛生觀。臺灣教育會雜誌,4,42-45。
-
桂長平編(1938)。理蕃誌稿第五篇。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
臺灣警察協會(1929)。教育所教育要項。台灣警察協會雜誌,148,213-223。
-
大津麟平(1914)。理蕃策原議。巖手縣:著者。
-
Barlow, T. E.(Ed.)(1997).Formation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
Dirlik, A.(2002).Modernity as history: post-revolution China, globaliza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Social History,27(1),16-39.
-
Foucault, M(1995).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NY:Vintage Books.
-
Jung, Tae-hern(2000).Economic feature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modern Ko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History,1,39-60.
-
尹弘毅譯、Giddens, A.、Pierson, C.(2002)。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市:聯經。
-
王梅霞(2006)。泰雅族。臺北市:三民書局。
-
王興安譯、鳳氣至純平譯、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
-
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臺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臺北市:麥田。
-
衣俊卿(2011)。現代性的維度。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
吳文星(2008)。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
-
李尚遠譯、Taylor, C.(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臺北市:城邦文化。
-
李敏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
周憲譯、許鈞譯、Bauman, Z.(2003)。現代性與矛盾性。北京:商務。
-
持地六三郎(1998)。臺灣殖民政策。臺北市:南天。
-
張隆志(2004)。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臺北:
-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
-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市:麥田。
-
游霸士‧撓給赫譯、達利‧卡給(2001)。高砂王國。臺中市:晨星。
-
楊和穎編(2005)。桃園縣老照片故事。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溫吉譯(1957)。臺灣番政志。臺北市:臺灣文獻委員會。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3)。臺灣史。臺北市:眾文。
-
劉銘傳(1987)。劉壯肅公奏議。臺北市:大通書局。
-
鄭政誠(2005)。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縣:博揚文化。
|
被引用次数
|
-
楊智景(2023)。自畫像:《理蕃の友》中原住民族菁英的自我形象及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9,1-47。
-
張耀宗(2016)。摩登新體驗:以日治時期原住民的學校生活經驗為焦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9(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