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臺灣唯一針灸學著作:蘇錦全的《東洋鍼灸學教科書》

并列篇名

The Onl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ublicatio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Japanese Acupuncturology Textbook by Jin-Quan Su

DOI

10.29810/SJTTCM.202112_12(2).0002

作者

李延熹(Yen-Hsi Lee);林昭庚(Jaung-Geng Lin);陳光偉(Kuang-Wei Chen)

关键词

蘇錦全 ; 《東洋鍼灸學教科書》 ; Japanese Acupuncturology Textbook ; Jin-Quan Su

期刊名称

臺灣中醫科學雜誌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2期(2021 / 12 / 26)

页次

12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受到科學西化的影響,傳統漢醫醫學受到嚴重的打擊。1895年臺灣開啟了日治時期,在歷經日本五十年的統治,臺灣漢醫的發展受到日本西化的衝擊,也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在明治維新的影響之下,日本針灸書籍充斥著西方醫學的內容,例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與消毒學。這些西醫相關知識均融入針灸學的著作之中。蘇錦全所著作的《東洋鍼灸學教科書》,乃是他前往日本研究針灸相關知識之後,所出版的針灸學書籍,其內容深深受到當時日本針灸學著作的影響。作為日治時期臺灣唯一的針灸學著作,《東洋鍼灸學教科書》的內容,著實對於日治時期臺灣針灸的學習,產生相關的影響。本論文對於其內容的架構、文獻、針灸穴位、與學術思想做出探討。

英文摘要

During Meiji Restoration, Japanese initiated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and medical advancement, which deeply influenced and traumatized the 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Japan. In 1895, Japanese government started to colonize Taiwan. Inevitably, TCM in Taiwan also underwent a series of impacts and transformation due to Japanese medical policy. In Japan, the contents of acupuncture book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s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were made up of terms of Western medicine, such as anatomy, physiology, pathology, diagnostics, and sanitization. Jin-Quan Su went to Japan for advanced studies of acupuncture, came back to Taiwan and published Japanese Acupuncturology Textbook, which was the only acupuncture guide book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imilarly, this book w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Japanese acupuncture books at that tim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Japanese Acupuncturology Textbook terms of structural contents, literature review, acupoints, and academic thoughts.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中醫藥學
参考文献
  1. 〈東洋醫道會台灣支部規則〉,《漢文皇漢醫界》8 (1929),頁46。
  2.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64(1934) : 41-48
  3.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63(1934) : 25-32
  4.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65(1934) : 33-40
  5.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57(1933) : 21-33
  6.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67(1934) : 33-40
  7. 〈雜報〉,《漢文皇漢醫界》17 (1930) : 48。
  8.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83(1935) : 9-40
  9.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53(1933) : 21-44
  10.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82(1935) : 9-40
  11.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62(1934) : 75-90
  12.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54(1933) : 23-34
  13.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52(1933) : 23-43
  14. 〈雜症學講義〉連載於《臺灣皇漢醫報》55(1933) : 29-42
  15. Kobayashi, Akiko,Uefuji, Miwa,Yasumo, Washiro(2010).History and Progress of Japanese Acupuncture.eCAM,7(3),359-365.
  16. 山本新梧:《日本鍼灸學教科書.後編》,關西,關西鍼灸學院出版社,大正元年(1912).
  17. 山本新梧:《日本鍼灸學教科書.中編》,關西,關西鍼灸學院出版社,大正元年(1912)
  18. 山本新梧:《日本鍼灸學教科書.前編》,關西,關西鍼灸學院出版社,大正元年(1912)
  19. 丹波元簡類次,松井操子靜譯,王慎軒重訂:〈診腹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6(1935) : 33-52
  20. 丹波元簡類次,松井操子靜譯,王慎軒重訂:〈診腹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5(1935) : 9-48
  21. 王冰註解《素問.氣府論》。
  22. 王香巖編輯〈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6(1934) : 9-24
  23. 王香巖編輯〈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5(1934) : 25-32
  24. 王香巖編輯〈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3(1934): 9-24
  25. 王香巖編輯〈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4(1934): 9-16
  26. 王添灯:〈巡迴演講的感想記(一)〉,《漢文皇漢醫界》21(1930)
  27. 王添灯:〈南拜山翁的漢方醫學演講旁聽記〉,《漢文皇漢醫界》21(1930)
  28. 王添灯:〈南拜山翁的漢方醫學的人間旁聽記(下)〉,《漢文皇漢醫界》23(1930)
  29. 王添灯:〈巡迴演講的感想記(四)〉,《漢文皇漢醫界》24(1930)
  30. 王添灯:〈各地巡迴演講致詞及歡迎詞〉,《漢文皇漢醫界》21(1930)
  31. 王添灯:〈巡迴演講的感想記(三)〉,《漢文皇漢醫界》23(1930)
  32. 王添灯:〈南拜山翁的漢方醫學的人間旁聽記(上)〉,《漢文皇漢醫界》22(1930)
  33. 王添灯:〈巡迴演講的感想記(二)〉,《漢文皇漢醫界》22(1930)
  34. 台灣漢醫藥研究室:〈西歐研究中國針灸之近況〉,《台灣皇漢醫報》5.9(1933),頁34-35。
  35. 〔日〕玉森貞助:《鍼灸經穴醫典》,廣島:日本鍼灸經穴學會,大正10年(1921AD)。
  36. 〔日〕吉見英受:《實用鍼科解剖學》,東京:松綠堂,明治29年。
  37. 朱丹山編輯,蘇錦全重新纂寫:〈痲症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6(1933) :1-42。
  38. 江小民:〈針灸二法之分說〉,《台灣皇漢醫界》27(1931),頁11。
  39.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5(1936)
  40.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4(1936)
  41.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2(1936)
  42.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1(1936)
  43.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6(1936)
  44.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3(1936)
  45. 何廉臣著,蘇錦全校訂:〈實驗藥物學〉,《東西醫藥報》97(1936)
  46. 李健頤編纂:〈實用漢藥便覽〉,《東西醫藥報》77(1935) : 9-32。
  47. 沈漢卿著,蘇錦全校訂:〈溫熱經解〉,《東西醫藥報》106(1937)。
  48. 沈漢卿著,蘇錦全校訂:〈溫熱經解〉,《東西醫藥報》105(1937)
  49. 〔日〕阪本貢:《鍼灸醫.療術師.整骨師.產婆用人體解剖圖譜》,東京:東京高等鍼灸醫學校出版社,昭和10年。
  50. 〔日〕阪本貢:《明解鍼灸學教科書上卷下卷》,東京:東京高等鍼灸醫學校出版社,昭和12年(1937AD)。
  51. 〔日〕阪本貢:《高等鍼灸醫學教科書1-4卷》,東京:東京高等鍼灸醫學校出版社,昭和17年。
  52. 〔日〕阪本貢:《鍼灸醫學精義教科用.受驗用上卷中卷下卷》,東京:大倉廣文堂,昭和8年。
  53. 承澹盦(淡安):〈針灸在治療上之價值〉,《台灣皇漢醫界》37(1931),頁12-13。
  54. 承澹盦(淡安):〈針灸襍談(續)〉,《台灣皇漢醫界》27(1931),頁9-11。
  55. 東洋醫道會台灣支會:〈針灸襍談〉,《台灣皇漢醫界》29(1931),頁15-18。
  56. 林東辰(1979).台灣舊事譚.高雄:大舞臺書苑出版社.
  57. 武彥(2016)。日本盲人鍼按業的變遷及其影響。中國針灸,36(1),85-90。
  58. 姜貫虹:〈黑熱病用針灸治療之研究〉,《東西醫藥報》7. 2(1935),頁15-17。
  59. 夏有兵,張建斌,周俊兵,葛善為(2012)。承淡安遊學日本經過。中國針灸,32(1),83-86。
  60. 孫究仁:〈醫綱學講義〉,《東西醫藥報》79(1935):9-36
  61. 孫究仁:〈醫綱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5(1935) : 33-40
  62. 孫究仁:〈醫綱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4(1935) : 9-40
  63. 孫究仁:〈醫綱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1(1935):9-40
  64. 孫究仁:〈醫綱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0(1935) :5-36
  65. 孫祖燧編輯,蘇錦全重纂:〈五官病學講義〉,《東西醫藥報》78(1935) : 27-38
  66. 張文元編輯:〈臨證診療選粹〉,《臺灣皇漢醫報》57(1933) : 5-6。
  67. 陳平伯〈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7(1934) : 17-24
  68. 陳昭宏(2017).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臺北:政大出版社.
  69. 陳碧川:〈針灸療法在醫藥上之價值及其弊害〉,《台灣皇漢醫報》6. 1(1934),頁3-4
  70. 陳養晦原著,新溪鈕淵靜瀾氏重新修訂:〈傷寒五法〉《臺灣皇漢醫報》58(1933) : 37-46
  71. 陳養晦原著,新溪鈕淵靜瀾氏重新修訂:〈傷寒五法〉《臺灣皇漢醫報》54(1933) : 13-18
  72. 陳養晦原著,新溪鈕淵靜瀾氏重新修訂:〈傷寒五法〉《臺灣皇漢醫報》55(1933) : 15-28
  73.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101(1937)
  74.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102(1937)
  75.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98(1937)
  76.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6(1936) : 25-40
  77.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100(1937)
  78.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99(1937)
  79. 陸冕編述:〈舌苔學講義〉,《東西醫藥報》85(1935) : 9-36
  80.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7(1934) : 41-56
  81.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0(1934) :9-48
  82.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9(1934) :17-48
  83.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5(1934) : 17-24
  84.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2(1934) :9-48
  85.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4(1934) : 17-40
  86.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3(1934) : 9-48
  87.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4(1935) : 9-32
  88.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8(1934) :9-16
  89.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6(1934) : 25-40
  90.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3(1934) : 33-40
  91. 傅崇黻編述,蘇錦全校正:〈傷寒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71(1934) :9-40
  92. 黃建榮(2020)。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創會70年沿革與展望。臺北市中醫醫學雜誌,26(1),1-3。
  93. 綺石:〈虛勞學講義論〉,《臺灣皇漢醫報》60(1933) : 1-26。
  94. 潘桂娟(2005)。近百年來日本漢方醫學的變遷。亞太傳統醫藥,2005(4),26-29。
  95. 盧覺愚:〈突眼性甲狀腺腫病鍼效之研究〉,《東西醫藥報》7. 9(1935),頁2-5。
  96. 薛生白〈溫熱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8(1934) : 17-48
  97. 藍博洲(2008).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
  98.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7(1933) : 7-20
  99.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1(1936) :33-48
  100. 蘇錦全:〈漢藥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2(1934) : 49-82。
  101.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8(1937)161-208
  102.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5(1934) : 9-16
  103. 蘇錦全:〈脈法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8(1933) : 1-34
  104.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6(1937) : 81-112
  105. 蘇錦全:〈脈法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9(1933) : 1-38。
  106.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4(1936): 97-112
  107.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4(1933) : 19-22
  108.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0(1936) :1-4
  109.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3(1937) :8-32
  110.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3(1933) : 9-20
  111.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7(1936) : 129-160
  112.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7(1934) : 25-32
  113.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9(1937) :209-240
  114.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4(1937) :33-64
  115.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6(1936) : 113-128
  116.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2(1937): 305-328
  117.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0(1937) :241-272
  118. 蘇錦全:〈漢藥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61(1933) : 1-48
  119.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1(1937) :273-304
  120. 蘇錦全:〈藥物學講義〉,《臺灣皇漢醫報》52(1933) : 11-22
  121.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5(1937): 65-80
  122. 蘇錦全:〈生理衛生學講義〉,《東西醫藥報》78(1935) : 27-38。
  123. 蘇錦全:〈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3(1936) :66-96
  124. 蘇錦全重校訂:〈萬病外治方〉,《東西醫藥報》90(1936)
  125. 蘇錦全重校訂:〈萬病外治方〉,《東西醫藥報》87(1936)
  126. 蘇錦全重校訂:〈萬病外治方〉,《東西醫藥報》88(1936)
  127. 蘇錦全重校訂:〈萬病外治方〉,《東西醫藥報》89(1936)
  128. 蘇錦全校訂:〈咽喉科秘集〉,《東西醫藥報》105(1937) ; 106(1937)。
  129.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4(1936),頁98-112。
  130.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5(1937),頁76。
  131.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6(1936),頁113-128。
  132.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8(1937),頁161-208。
  133.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3(1936),頁65-96。
  134.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2(1937),頁305-328。
  135.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7(1936),頁129-160。
  136.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1(1937),頁273-304。
  137.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3(1937),頁2+6+8-9+13+17+28+30+32。
  138.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4(1937),頁33+36+53-54。
  139.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100(1937),頁241-272。
  140.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1(1936),頁33-48。
  141.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0(1936),頁1-32。
  142.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9(1937),頁209-240。
  143. 蘇錦全編述:〈東洋鍼灸學教科書〉,《東西醫藥報》,92(1936),頁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