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五○年代台灣組黨運動之重挫:記胎死腹中的中國民主黨

DOI

10.7032/JGETSINT.200806.0107

作者

江燦騰;陳正茂

关键词

雷震 ; 自由中國 ; 中國民主黨 ; 組黨 ; 胡適 ; 國共內戰 ; 中國國民黨

期刊名称

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8 / 06 / 01)

页次

107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當代(2008)台灣的政局,剛剛完或解嚴之後的「二次政黨輪替」,這使得在2000年因敗選而失去中央執政權達八年之久的中國國民黨,能夠捲土重來,因其所派出的優秀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先生,是以超過二百多萬票的絕對優勢,擊敗執政達八年之久;但末期因弊案連連己聲勢大衰的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而再度贏回了中央的執政權。這在亞洲近代的民主政治史上,應是一次既光榮又偉大的成就。 可是,此一成就,卻得來非易,因這是得力於前人的坎坷經歷及其所付出的奮鬥和犧牲,方能有今日的輝煌民主成果出現。所以,回首來時路,有其必要。因此,本文的兩位作者,繼三民版的《新台灣史讀本》撰寫和出版(2008年)之後,為了緬懷戰後戒嚴時期所曾經歷過的一段既艱辛又悲壯的政黨變革史,再度綜合各家前學的既有論述,重新刻畫這一段曾在戰後五○年代「中挫」-正確的說,應是「胎死腹中」-的中國民主黨之組黨歷程及其所遭遇的悲涼下場。 本文全文分成四大部分:(一)是討論雷震、《自由中國》與國民黨的相互關係,以呈現其養生的歷史背景。(二)是討論《自由中國》與國民黨關係的惡化,藉以說明其後為何雷震等要強行組織「中國民主黨」的真正原因及相關的發展趨勢。(三)是討論「中國民主黨」開始組黨及其最後之所以會「胎死腹中」的始末過程。然後,總結此三者,再於(四)的結論中,提出對「雷案」的爆發及其餘波的簡明歷史評論。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張淑雅(1990)。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470-485。
    連結:
  2. (1960)。李萬居先生在選舉改進會委員會議第一次會議中致開會辭全文。自由中國,23(1),16。
  3. (1960)。在野黨及無黨無派人士對於本屆地方選舉向國民黨及政府提出的十五點要求。自由中國,22(7),234。
  4. (1950)。中國自由黨組織要草案。自由中國,2(1),33。
  5. (1950)。中國自由黨組織要草案。自由中國,2(2),25。
  6. (1960)。選舉改進座談會的聲明。自由中國,22(12),18。
  7. (1957)。在野黨友無黨無派第三屆縣市長暨省議員競選人共同聲明。民主潮,7(12),19。
  8. (1960)。在野黨及無黨無派人士舉行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紀錄摘要。自由中國,22(11),352。
  9. (1960)。中國民主黨籌備委員會聲明。民主潮,10(18),5。
  10. 王燈岸(1980)。磺溪-老人。彰化:王燈岸。
  11.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人學歷史學系。
  12. 朱文伯、傅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13. 余燕人(1954)。搶救教育危機。自由中國,11(12),32。
  14. 李筱峰(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
  15.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
  16. 周國光、雷震(1978)。雷震回憶錄:向毒素思想『總攻擊』。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
  17. 社論(1960)。大江東流擋不住!。自由中國,23(5),132-134。
  18. 社論(1951)。政府不可誘民入罪。自由中國,4(11),4。
  19. 胡適(1958)。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自山中國,18(11),342。
  20. 胡適(1949)。自由中國的宗旨。自由中國。
  21. 馬之驌(1993)。雷越與蔣介石。台北:自立。
  22. 高玉樹(1991)。高玉樹論著選集。台北:東方出版社。
  23. 張忠棟(1990)。胡適·雷震·殷海光-自由主義人物畫像。台北:自立。
  24. 張健生(1960)。報導,選改會中部繪議追記。公論報(1960/07/22)。
  25. 傅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26. 傅正主編(1990)。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27. 傅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28. 傅正主編(1990)。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29. 傳正主編(1954)。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30. 傳正主編(1990)。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31. 傳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台北:桂冠。
  32. 雷震、李萬居、高玉樹發言人(1960)。選舉改進座談會緊急聲明。自由中國,23(5),144。
  33. 蔡憲崇(1983)。鑼聲若響-台灣島上的反對黨。台北:蔡憲崇。
  34.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自立。
  35. 鄭梓(1993)。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台中:鄭梓。
  36.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
  37. 謝漢儒(2002)。早期台灣民主運動與雷震紀事―爲歷史留見證。台北:桂冠。
  38. 蘇瑞鏘(2005)。戰後台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台北:稻鄉。
被引用次数
  1. 張淑媚(2016)。評析《自由中國》雜誌對戰後初期救國團教育(1952-60)之論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2(3),151-71。
  2. (2021)。1950年代台灣反對黨議題的形成與發展:跨域視角的分析。二十一世紀,183,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