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現代性與本土性的詮釋辯證:二戰後台灣「漢傳佛教」歷史的新局開展及其在地轉型問題
|
并列篇名
|
Modernity and the Dialectical Interpretation of Indigenous: After World War II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in Taiwan a new Discussion
|
DOI
|
10.7032/JGETSINT.201104.0005
|
作者
|
江燦騰(Tsan-Teng Chiang)
|
关键词
|
雙源匯流 ; 在地轉型 ; 漢傳佛教 ; 解嚴 ; 逆中心互動傳播 ; Dual-source convergence ; local transformation ; Chinese Buddhism ; martial law ; against the center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
期刊名称
|
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7期(2011 / 04 / 01)
|
页次
|
5
-
3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是介紹新書《戰後台灣漢傳佛教史》的詮釋概念和相關書寫問題。此書已於2011年4月初,由五南出版社正式出版。所以,本文將提出以1949年之後的台灣佛教發展,是在特殊的「雙源匯流」之下,朝向「在地轉型和逆中心互動傳播」的新史觀詮釋,來取代原有的四種偏頗的相關論點。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new book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in Taiwan after the war,” wri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related issues. This book was early April 2011, officially published by the five South Pr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propose to Buddhism in Taiwan in 1949 after the development is in the special ”dual-source convergence, ”under direction” and the inverse transformation in the way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center,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four Related biased argument.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
参考文献
|
-
江燦騰(2001)。日本帝國在台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中華佛學學報,14,91-134。
連結:
-
柴田廉在其《台灣同化策論》(台北:晃文館,1923),頁36
-
中村元編、余萬居譯(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
印順(2004)。永光集。新竹:正聞出版社。
-
江燦騰(2000)。日據時期「日華親善」架構下的中日臺三角國際新佛教思想交流。思與言,38(2),41-141。
-
江燦騰(2007)。台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書局。
-
江燦騰(1994)。戰後台灣齋教發展的困境。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述研討會論集,台北:
-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
-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1895-1995。台北:東大出版社。
-
江燦騰(2010)。二十世紀台灣佛教文化史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何綿山(2010)。台灣佛教。北京:九州出版社。
-
李玉珍。國科會計畫國科會計畫,國科會。
-
李尚全(2006)。當代中國漢傳佛教信仰模式的變遷。蘭州:甘肅人出版社。
-
夏光(2005)。東亞現代性與西方現代性:從文化的角度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
黃運喜(2006)。中國近代法難研究。台北:法界出版社。
-
楊惠南(1991)。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
-
禪林(2006)。新淨與國土淨的辯證—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思想大辯論。臺北:南天書局。
-
釋明復(2006)。「監督寺廟」之史的剖析。明復法師佛學文集(一),新竹:
-
闞正宗(2004)。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續編)。台北:大千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