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科技精英的資訊化社會建構:從科技政策談起

并列篇名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Construction of Taiwan's Technocracy: Referring to Technology Policy

作者

黄昭謀(Chao-Mou Huang)

关键词

資訊 ; 資訊産業 ; 科技政策 ;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Industry ; Technological Policy

期刊名称

圖書資訊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卷1期(2006 / 12 / 01)

页次

89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電子媒體和報紙對資訊産業相關訊息的日日呈現,無時不在告訴閱聽衆資訊業已是台灣重要經濟動力之一;但是「資訊」一詞如何現身島内、又怎麽成爲我们所認識之充滿經濟舆技術色彩的圖像(image)呢?本文沿著「科技精英如何想像(imagining)「資訊」?又如何藉著對資訊的表述来建構常民生活世界圖像」提問出發,並從「政策」、「産業」和「教育」三個環節加以檢視,發现台灣的資訊化社會建構,係科技精英被抛擲於所處的曆史環境,以其自身獨特方式見到此有利於國家經濟;但追求國家現代化的過程,誠使臺灣的資訊人力培育「量」不断增加、CNP等經濟指數逐年攀升,更以「矽産業」爲全球市場主要供應者自豪;卻掩蓋不住失業、貧富不均和缺乏基礎科研轉化成創新動能窘境。

英文摘要

Every day, the electronic media and the newspaper release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related news to tell the readers that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economic power in Taiwan However, how does the phrase ”information” emerge in the island and how does it become as the image frill of economical and technical color?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echnocracy image the ”information” and how to use it to construct the image of life world. From the policy,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oints, I thought that informational society in Taiwan is generated by technical elite, who has been thrown in the uniqu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ir anticipa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would foster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Nevertheless, during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trainees in Taiwan does increase continuously and the economics index, such as GNP and so on, goes up year by year Also, Taiwan i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supplier of the silicon industry in the world. Yet, the problems of unemployment,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the lack of transformation form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innovation energy still exit in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阿扁總統電子報
    連結:
  2. Point Four Program
  3. Austing, R. H.,Barues, B. H.,Engel, G. L.(1977).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i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since curriculum '68.Communications ofthe ACM,20(1),13-21.
  4. Beck, U.,Giddens, A.,Lash, S.(1994).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Polity Press.
  5. Bell D.、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臺北市:桂冠。
  6. Borko, H.(1968).Information Science: What is it?.American Documentation,19(1),3-5.
  7. Capurro, R.,Hjrland, B.(2003).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ology,37,343-411.
  8. Castells,M.、夏鑄九譯(2003)。網絡社會之崛起。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9. Fang, C. S.(1990).PH.D. thesis, 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Leicester.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10. Foucault, M.、謝強、馬月譯(2003)。知識考古學。北京市:三聯書局。
  11. Foucault,M.、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北京市:三聯書局。
  12. Gadamer, H.、洪漢鼎譯(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市:上海譯文。
  13. Hall, S.,Introduction. (Eds.),S. Hall(Eds.),B. Gieben (Eds.)(1992).Formations of Modernity.UK: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4. Hayek, F. A.(1954).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5(4),519-530.
  15. Paradigm
  16. Hoskin, K.,Macve, R.(2000).Knowing More as Knowing Less? Alternative historie of cost and managermant accounting in the U.S. and the U. K.Accounting Historical Journal,27(1),91-149.
  17. As submitted to Interdisciplinary on Accounting Conference
  18. Ikeda, S.,Hopkins, T. K. (Eds.),Wallerstein, I. (Eds.)(1996).The Age of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 1945-2025.London:Zed Books.
  19. Jameson, F.,F. Jameson(Eds.),M.Miyoshi (Eds.)(1998).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Duke University Press.
  20. Kuznets, S.(1973).Modern Economic Growth: Finding and reflection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3(3),247-258.
  21. Lash, S.(2002).Critique of Information.London:Sage.
  22. Latham M.E.、牛可譯(2003)。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北京市:中央編譯。
  23. Lee, R,Hopkins, T. K.(Eds.),Wallerstein, I.(Eds.)(1996).The Age of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theWorld-system, 1945-2025.London:Zed Books.
  24. Leydesdorff, L.,Etzkowitz, H.(1998).The Triple Helix as a Model for Innovation Studies.Science & Public Policy,25(3),195-203.
  25. Liebenau, J.,Backhouse, J.(1990).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
  26. Machlup, F.(1962).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J: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27. Machlup, F.,Machlup, F. (Eds.),Mansfield, U.(Eds.)(1984).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Human Capital.NJ:Princen ton University Press.
  28. Machlup, F.,Machlup, F. (Eds.),Mansfield, U.(Eds.)(1983).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essages.NY: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29. Machlup, F.,Mansfield, U.,Machlup, F.(Eds.),Mansfield, U.(Eds.)(1983).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essages.NY: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30. The Marshall Plan Speech
  31. Martin,W. J.(1988).The Information Society.London:Aslib,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32. Mattelart, A.(2003).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
  33. Miyoshi, M.(2000)."Ivory Tower in Escrow".Boundary2,27(1),7-50.
  34. Miyoshi, M.,F. Jameson(Eds.),M. Miyoshi (Eds.)(1998).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Duke University Press.
  35. Nora, S.,Minc, A.(1980).The 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f French.MA:The MIT Press.
  36. Nuechterlein, D.E.、黃奇銘譯(1976)。變動世界中美國的國家利益。臺北市:新亞。
  37. Porat, M. U.(1977).The Information Econom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Washington DC:U.S. Dept. of Commerce.
  38. Rostow, W. W.(1990).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9. Rostow, W. W.(1960).The Problem of Achieving andMaintaining a High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A Historian's View.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0(2),106-118.
  40. Rostow, W. W.(1956).The Take-Off Into Self-Sustained Growth.The Economic Journal,66(261),25-48.
  41. Roszak, T.(1986).The Cult of Information: The folklore of computers and the true art of thinking.New York:Pantheon.
  42. Sahlins, M.(1993).Goody to Tristes Tropes: 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65(1),1-25.
  43. Schiller, D.,V. Mosco(Eds.),J. Wasco (Eds.)(1999).Digital Capitalism: Networking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MA:The MIT Press.
  44. Schiller, D.,V. Mosco(Eds.),J. Wasco (Eds.)(1994).From Culture to Information and Back Again: Commoditization as a Route to Knowledge.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1(1),92-115.
  45. Schiller, D.,V. Mosco(Eds.),J. Wasco (Eds.)(1988).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46. Stiegler, B.(1998).Technics and Time, 1: The fault of Epimetheus.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7. von Hayek, F. A.、鄧正來譯(2003)。自由秩序原理。北京市:三聯書店。
  48. Wallerstein, I.(1991).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 The limits of nineteenthcentury paradigms.Polity Press.
  49. Webster, F.、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臺北市:遠流。
  50. Wittgenstein L.、李步樓譯(2002)。哲學研究。北京市:商務。
  51. 尹啟銘(2004)。臺灣經濟轉捩時刻。臺北市:商周。
  52. 天下編輯(1999)。曹興誠:聯電的霸業傳奇。臺北市:天下。
  53.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臺北市:自立晚報。
  54. 方賢齊(1981)。推動我國資訊工業發展的資訊週。資訊與電腦,2(5),6-7。
  55. 王子博(1998)。我國軟體產業回顧與展望。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56. 王鍾毅(1986)。透視李國鼎的科技班底。財訊,54,208-211。
  57. 立法院公報
  58. 立法院公報
  59. 立法院公報
  60. 中國時報(2005/05/04)
  61. 科學技術發展方案,行政院第1631次院會通過
  62.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十二年長程計畫-民國80年至91年,行政院第2287次會議通過
  63. 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行政院第1825次會議核定
  64.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十年長程計畫-民國75年至84年,行政院第1996次會議通過
  65. 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行政院第二五七二次院會通過
  66.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六年中程計畫-民國81年至86年,行政院第2287次會議通過
  67. 行政院公報
  68. 行政院(1984)。行政院政府機關資訊體系規劃報告。
  69. 人力資源統計月報-12月
  70. 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編製報告
  71. 人力資源統計年報-94年版
  72. 行政院國科會(2002)。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1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73. 行政院國科會(1998)。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74. 第六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75. 行政院國科會(2003)。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2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76. 行政院國科會(2004)。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3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77. 行政院國科會(2003)。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92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78. 行政院國科會(1982)。行政院第二次科學技術會議實錄。
  79. 行政院國科會(1990)。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79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80. 全國科技會議實錄
  81. 第四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82. 行政院第三次科學技術會議
  83. 行政院國科會(2001)。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0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84. 第五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85. 行政院國科會(1973)。我國當前應用科學研究概況。科學發展,1(5),29-30。
  86. 行政院國科會(1989)。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國78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87. 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
  88. 行政院國科會(1996)。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國85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89. 行政院國科會(1983)。我國重要科技投入指標。科學發展,13(5),571-573。
  90. 行政院國科會(1995)。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國84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91. 行政院國科會(1991)。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國80年版)。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92. 行政院國科會(199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93.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94. 行政院經建會(1981)。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七十年計劃總體發展目標。自由中國之工業,54(6),6-17。
  95.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全體研討會會議資料
  96. 行政院經建會(2005)。臺灣經濟論衡。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7. 何榮桂、韓善民(1997)。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推展策略、問題與展望。社教雙月刊,81,7-14。
  98. 何澤生(1986)。科技政策掌門人-李國鼎。財訊,54,198-207。
  99. 吳大猷(1987)。臺灣的科學發展-個人廿餘年的經歷。傳記文學,50(2),10-14。
  100. 吳大猷(1989)。我在臺灣廿餘年工作的回顧。傳記文學,54(4),58-66。
  101. 吳大猷(1989)。在臺工作回憶。臺北市:遠流。
  102. 吳大猷(1969)。臺灣之科學發展與中美合作。國際經濟資料,23(15),9-14。
  103. 吳大猷(1986)。人文·社會·科技。臺北市:遠流。
  104. 吳大猷(1992)。我的一生:學·研·教·建言。臺北市:遠流。
  105. 吳大猷(1990)。科學與科學發展。臺北市:遠流。
  106. 吳大猷(1991)。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簡史。傳記文學,59(3),45-51。
  107. 吳思華、陳宗文(2001)。在吳思華編知識資本在臺灣。臺北市:遠流。
  108. 吳鐵雄、梁恆正(1993)。臺灣地區小學資訊教育現況與困難。中等教育,44(6),6-31。
  109. 中國時報(1997/12/14)
  110. 李國鼎(1983)。我國如何變成一個新興工業國家。財政經濟月刊,33(10),3-4,20。
  111. 李國鼎(1981)。迎接資訊時代的來臨。產業金融季刊,30,2-4。
  112. 李國鼎(1980)。經營資訊在事業經營中的重要性。臺糖通訊,66(16),13-14。
  113. 李國鼎(1987)。加工出口區制度之創立。傳記文學,51(3),15-20。
  114. 李國鼎(1980)。我國發展資訊工業的目標與策略。中船季刊,41(6),3-4。
  115. 李國鼎(1984)。工業發展的哲學與倫理論工業化國家所需的充分條件。自由中國之工業,62(5),1-4。
  116. 李國鼎(1987)。我國經濟奇蹟形成的片斷回憶。傳記文學,50(1),51-53。
  117. 李國鼎(1984)。「資訊科學導論」序。書目季刊,18(3),62-63。
  118. 李國鼎(1983)。資訊與教育。自由中國之工業,59(2),7-11。
  119. 李國鼎(1985)。縮短技術差距、促進技術生根。自由中國之工業,63(1),1-5。
  120. 李國鼎(1980)。發展資訊工業的重要性。資訊與電腦,1,3-5。
  121. 李國鼎(1981)。我國資訊工業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資訊與電腦,2(5),2-4。
  122. 李國鼎(1990)。我國資訊工業未來十年發展策略方向。資訊與電腦,10(6),8-9。
  123. 李國鼎(1980)。八十年代之經濟展望-濟建設與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自由中國之工業,53(5),13-14。
  124. 李國鼎(1978)。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臺北市:正中。
  125. 李國鼎(1981)。發展我國資訊工業所面臨的問題。資訊與電腦,2(8),3。
  126. 李國鼎(1973)。邁向六十年代的開發國家。幼獅月刊,41(6),3-4。
  127. 李國鼎(1979)。資訊工業發展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自由中國之工業,52(6),2-5。
  128. 李國鼎(1997)。中美科學合作憶往。自由中國之工業,87(10),1-5。
  129. 中國時報(1994/12/23)
  130. 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131. 果芸(1994)。淺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網路通訊,35,14-16。
  132. 果芸(1995)。NII打破時空藩籬,讓明天更有效率。電工資訊,49,34-37。
  133. 林崇熙(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清大歷史研究所。
  134. 洪震宇(2004)。資訊夢工廠:資策會-數位臺灣推手。臺北市:天下。
  135. 洪懿妍(2003)。創新引擎:工研院臺灣產業成功的推手。臺北市:天下。
  136. 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1978)。總統蔣公科學思想言論集。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
  137. 胡定華(1983)。迎接資訊化社會的來臨。產業金融季刊,39,6-14。
  138. 胡適(1989)。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傳記文學,55(1),38-40。
  139. 中央日報(2000/11/16)
  140. 孫向晨、童慶炳編(2004)。文化與詩學。上海市:上海人民。
  141. 孫向晨、童慶炳編(2004)。文化與詩學。上海市:上海人民。
  142. 孫震(2001)。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臺北市:三民。
  143. 徐賢修(1995)。回憶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始末。傳記文學,66(6),23-28。
  144. 翁政義(2001)。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科學發展月刊,29(1),1-4。
  145. 翁政義(2000)。「科學園區產業動態、科技人才引進、園區建設課題與對策」專案報告。立法院公報,89(58),181-186。
  146. 馬難先(1980)。管理資訊系統的電腦化。實業世界,177,71-75。
  147. 張俊彥、游伯龍編(2001)。活力:臺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臺北市:時報。
  148. 張建邦(1978)。資訊科學的發展。中央月刊,10(7),174-178。
  149. 教育部公報
  150. 教育部公報
  151. 教育部公報
  152. 教育部公報
  153. 教育部公報
  154. 教育部公報
  155. 教育部公報
  156. 教育部高教司
  157. 教育統計指標
  158. 許寶強、汪暉編(2000)。發展的幻象。北京市:中央編譯。
  159. 郭為藩(1984)。迎接資訊社會。國魂,491,70-75。
  160. 陳嘉映、王慶節譯(2000)。存在與時間。北京市:三聯書局。
  161. 曾憲雄、韓善民(1993)。中華民國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36,5-13。
  162. 黃忠民(1986)。誰來打開我國科技發展的死結?。財訊,54,242-246。
  163. 黃忠吉(1986)。臺灣的「矽谷」能為國內科技紮根嗎?。財訊,54,236-241。
  164. 黃榮秋質詢(1986)。突破傳統性工業,提升高科技的瓶頸在那裡?。財訊,54,232-235。
  165. 立法院公報
  166. 楊世緘(2000)。科技化國家建設與NII推動政策之分析。理論與政策,14(1),173-189。
  167. 楊世緘(1980)。我國發展資訊工業之展望。中央,13(2),50-52。
  168.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臺北市:天下文化。
  169. 楊照(1999)。向李國鼎路線說再見。財訊,204,275-280。
  170. 經濟部公報
  171. 資策會(1984)。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72. 資策會(1982)。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73. 資策會(1996)。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74. 資策會(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75. 資策會(1987)。問題與衝擊-資訊化社會面面觀。臺北市:資策會。
  176. 資策會(1996)。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臺北市:資策會。
  177. 資策會(1986)。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78. 資策會(1988)。挑戰與回應-資訊化社會的探討。臺北市:資策會。
  179. 資策會(1990)。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0. 資策會(1991)。中華民國八十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1. 資策會(1983)。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2. 資策會(1985)。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3. 資策會(1989)。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4. 資策會(1981)。中華民國資訊工業年鑑-七十年度。
  185. 資策會(1997)。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6. 資策會(1992)。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7. 資策會(1988)。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8. 資策會(1993)。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度資訊工業年鑑。臺北市:資策會。
  189. 資策會(1996)。如何利用行銷通路開拓軟體外銷。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190. 臺北市政府公報
  191.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2.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3.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4.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5.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6.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7.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8.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9. 臺灣省政府公報
  200. 劉金和、葉晉華(1996)。我國資訊教育之發展藍圖。資訊與電腦,193,122-128。
  201. 劉健芝編譯(1999)。學科·知識·權力。北京市:三聯書局。
  202. 劉廣定、劉源俊(1978)。我們應該怎麼做?-寫在科學技術會議之前。科學月刊,9(2),9。
  203. 賴鼎銘編(2001)。圖書資訊學概論。臺北縣:國立空大。
  204. 總統府新文稿
  205. 總統府公報
  206. 總統府公報
  207. 總統府公報
  208. 總統府公報
  209. 中國時報
  210. 謝清俊(1980)。論大學的資訊教育。資訊與電腦,11(5),15-19。
  211. 謝清俊(1980)。談大專院校非資訊系的資訊教育課程。資訊與電腦,11(5),20-21。
  212. 謝清俊(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
  213. 謝清俊、黃克東(1989)。國字整理小組十年。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214. 謝瀛春(1978)。半導體技術與發展中的臺灣電子工業。科學月刊,97,12-19。
  215. 魏鏞(1985)。科學,人才,與現代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216. 魏鏞(2001)。中華民國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與發展。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被引用次数
  1. 黃信勳、徐世榮(2014)。戰後臺灣的環境治理進路:一個生態現代化視角的考察。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4),5-63。
  2. 李明哲(2008)。文本形式與權力模式—以臺灣個人電腦與step-by-step操作性文本發展爲例。圖書資訊學研究,2(2),91-122。
  3. 李明哲(2010)。從「資訊家電」到「多媒體個人電腦」:個人電腦從職場走入居家的話語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8,373-399。
  4. 劉修豪(2010)。教育、科技與權力:Michael W. Apple的科技論述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21,39-81。
  5. 王冠棋(2008)。「科技治理」之形成、變遷及路徑:台灣的經驗,1979-1999。資訊社會研究,14,26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