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
|
并列篇名
|
The Reflexivity of the Semiological Studies: Thinking Back to the Sign Systems
|
作者
|
陳明珠(Ming-Chu Chen)
|
关键词
|
符號學 ; 可變性 ; 共時 ; 歷時 ; 符號系統 ; Semiotics ; Mutability ; Synchrony ; Diachrony ; Semiotic System
|
期刊名称
|
圖書資訊學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2卷2期(2008 / 06 / 01)
|
页次
|
17
-
3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符號學作為美學、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論,普遍在傳播學研究領域中被使用,臺灣以往有關傳播符號學的論文多半是探討符號的連結與應用,舉凡論述、影像、文字、聲音、圖像等的符號分析,研究的方向多朝向探究意符與意指之間的任意連結,帶有其特殊的文化意涵,運用意識形態理論或雙層符號系統中神話的意指作用分析,來詮釋符號運作的深層文化意涵。然而,這些研究面向主要將符號的概念帶進與文化意涵連結的專斷穩固性與符號的不變性探討,透過符號的運作體系來詮釋文本,對於符號方法論的反身思維卻少有看見,許多研究者將研究焦點放在詮釋符號的目的,卻忽略了對符號語言體系的反思檢視,如:何以研究者會如此詮釋符號?是什麼樣的體系在影響研究者的詮釋?這特殊符號系統的結構是如何運作形成的?符號語言學之父Ferdinand de Saussure將語言分析帶進一個結構性的符號系統分析,強調語言是一套符碼系統的運作;電影符號學大師Christian Metz聲稱電影可以視為一種語言,卻非一套語言系統;研究物體系的著名學者Jean Baudrillard提出物體系不同於語言結構,不構成穩定的符碼系統,而是處於演變狀態。這些重要的原典論著不僅使用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研究方法,更將符號的討論回歸到符號系統的反思。因此本文的目的在探究符號學方法論的反身自省,重新探討符號的可變性思維、共時與歷時分析方法的檢討、返回符號系統的思考、研究者的反思自省等議題,這些符號學方法論上的問題需要重新被關照,如此在符號詮釋的研究中,才能更深一步地返回詮釋體系的探討。
|
英文摘要
|
Being a significant methodology of esthetic and textual analyses, semiotics often applies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Most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of communication semiotics in Taiwan focus on the articulation and practices of the signs. Those studie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rbitrary relation between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and the specific cultural meaning of signs. Moreover, the researchers use theories of ideology or two semiological systems to interpret the cultural myth in the process of significa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arbitrariness and immutability of signs in cultural syste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gns are the central concerns in those studies. However, the reflexivity of the semiotic methodology is irregularly discussed. The sign system itself as a tool of interpretation is seldom investigated and rethought. Why did the researcher interpret signs as they would be?
What kind of sign system influences the researcher's interpretation? How does this certain structure of sign system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Those are reflexive thoughts in semiotic researches. Ferdinand de Saussure, the father of semiotic linguistics, developed the 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linguistics and emphasized language as a practice of code system. Christian Metz, the master of cinema semiotic studies, brought up that film could be seen as a language, but never a language system. Jean Baudrillard, the famous scholar on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of objects, indicated that, unlike a language system, the system of objects was not constructed by a fixed and immutable system. These important discourses could remind researchers of return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sign system. Thu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think the reflexivity of semiotic studies. Those questions such as the mutability of signs, the application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finding methods, the reinvestigation of sign system, and the reflexivity of the researchers world be discussed and rethought. From reflexive thinking, returning to the concern of interpretation system would help semiotic researchers toward a deeper discussion of sign practic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
参考文献
|
-
蔡秀枝(2003)。巴特S/Z中的轉向與閱讀策略。中外文學,31(9),33-66。
連結:
-
Barthes, R.,R. Miller, (trans.)(1974).S/Z.New York:Hill and Wang.
-
Barthes, R.、洪顯勝譯(1988)。符號學要義。臺北市:南方。
-
Barthes, R.,屠友祥(譯)(2004).S/Z.臺北市:桂冠.
-
Barthes, R.、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碼。臺北市:桂冠。
-
Barthes, R.、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臺北市:桂冠。
-
Baudrillard, J.、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臺北市:時報。
-
Berger, A. A.(1982).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London:Sage.
-
Berger, A. A.、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臺北市:遠流。
-
De Saussure, F.,W. Baskin, (trans.)(1966).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New York:McGraw-Hill Book.
-
De Saussure, F.、高名凱譯(2003)。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
Fiske, J.(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
-
Fiske, J.、張錦華譯(2003)。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市:遠流。
-
Hawkes, T.、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臺北市:南方。
-
Leiss, W.,Kline, S.,Jhally, S.(1986).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New York:Methuen.
-
Noth, W.(1990).Handbook of semiotic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
Rose, G.(2001).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Sage.
-
Rose, G.、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臺北市:群學。
-
王念綺(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王家慶(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
王淑娟(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
吳家翔(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吳珮琪(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李幼蒸(1998)。符號學和人文科學-關於符號學方法的認識論思考。哲學雜誌,23,208-222。
-
李幼蒸選編(1990)。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文集。臺北市:久大桂冠。
-
李欣榮(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杜聲鋒(1988)。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市:遠流。
-
林月芬(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
林忠和(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
-
林信宏(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
-
林俊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林政諒(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
林慧羚(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
-
邱誌勇(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柯永輝(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洪盟凱(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胡惠君(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研究所。
-
唐維敏(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徐佳馨(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翁秀琴(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
翁宜寧(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
張淑寬(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
張斐茜(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
張毓吟(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
張瓊云(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
梁惠明(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陳明珠、黃鈴媚、成露茜編(2006)。傳播研究的傳承與創新。臺北市:世新大學。
-
陳奕宏(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陳聖暉(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曾維瑜(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黃立翔(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楊淨嵐(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
-
雷光夏(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
裴文(2003)。索緒爾:本真狀態及其張力。北京:商務印書館。
-
齊隆壬(2003)。符號學方法論的整合與分析。人文社會科學後設理論及方法論的反思研討會,臺北市:
-
齊隆壬(1992)。電影符號學。臺北市:書林。
-
劉平君(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劉慧雯(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27。
-
賴怡茜(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
蘇玲霞(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蘇振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蘇偉華(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
顧玉珍(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被引用次数
|
-
陳潔儀,張瀞予,王藍亭(2022)。應用符號學探討恐怖漫畫圖像意涵之研究-以伊藤潤二《富江》為例。書畫藝術學刊,32,97-114。
-
黃千珮(2022)。愛唱附中校歌的現象詮釋。關渡音樂學刊,36,1-22。
-
姜義村(2011)。「不想成為班上的小白兔!」:以符號詮釋自閉症學童在融合教育中友誼建立之挑戰。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6(3),87-114。
-
陶以哲、陳俊玄(2017)。NIKE 運動廣告文本之分析:從羅蘭‧巴特神話學觀點審視。身體文化學報,25,21-70。
-
游易霖,李少瑜(2021)。探討電影戲劇和文化再現的符碼。設計研究學報,1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