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逃離到歸來-談旅遊的“過渡”本質

并列篇名

From Escape to Return: The Transitive Essence of Tourism

DOI

10.29429/JSLHR.200806_3(2).06

作者

林倩綺(Chien-Chi Lin);陳聖寬(Sheng-Kuan Chen);李正慧(Cheng-Fei Lee)

关键词

旅遊 ; 文化 ; tourism ; culture

期刊名称

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卷2期(2008 / 06 / 01)

页次

98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旅遊是生活的表現和儀式。不論是中世紀的朝聖之旅、因宗教目的而發生的十字軍東征、文藝復興時期的航海大探險、工業社會的大眾旅遊、現代社會的背包旅遊,最大的特點便是在旅遊與日常生活建立起時空的邊界,神聖的旅遊、世俗的生活,相互更迭。以朝聖現象的儀式特質看待旅遊移動的過程,具有「心靈再造」、「度過困境」的作用,因此「過渡儀式」詮釋了現代旅遊的內隱特質。本研究耙梳了異化、疏離的社會現象,需以旅遊作爲緩解的出口;旅遊者在歷經隔離、過渡後,回歸到原來的社群中,也能與自己及團體建立起新關係。

英文摘要

Traveling can show the way of life or the reveal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most wonderful feature of traveling is that it can be connected to our lives which mean there is no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tourism. We may get some proofs through the history. For example, the pilgrimages in the medieval times, Crusade, the sailing adventures in Renaissance, popular traveling time during industrial society and also the backpackers nowadays. We see the processes and traits of tourism from every pilgrimage which can rebuild people's spirits and help people to go through the struggles and difficulties. As a result, ”The Rites of Passage” interpret the inner ethos of modern tourism.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eople should go on a trip to be free from the indifferent and isolating world. Tourists can have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selves and others after they experience the ”Separation”, ”Margin” and ”Re-aggreg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Dann,G.,Cohen, E.(1991).Sociology and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55-169.
  2. Gennep, V.(1960).The Rites of Passag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Graburn, N.(1983).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33.
  4. Graburn, N.,Valene L. Smith (ed.)(1977).Tourism: The Sacred Journey.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5. Jarfari, J.(1987).Tourism Models: Thc Sociocultural Aspects.Tourism Management,2,151-159.
  6. MacCannell, D.(1976).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New York:Schocken Books.
  7. MacCannell, D.(1973).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ournal of Sociology,3,589-603.
  8. Turner, V.,Turner, E.(1978).Image and pilgrim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9. Urry, J.(1990).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10. 方淑儀(2005)。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11. 毛樹棟(2006)。台北市,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12. 王永忠(2004)。西方旅遊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13. 王寧(1999)。旅遊、現代性與「好惡交織」-旅遊社會學的理論探索。社會學研究,6,93-102。
  14. 田哲榮(2006)。台北市,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15. 何兆武、何冰譯、Arnold Gehlen著(1993)。科技時代的心靈:工業社會的社會心理問題。台北:巨流。
  16. 李佳蓉(2004)。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17. 李淑宏(199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18. 屈錫華、陳睿(2007)。旅游活動-社會疏離緩解的新視角。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86,163-165。
  19. 洪鎌德(2000)。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台北:揚智。
  20. 孫智綺譯、Bonnewitz, P.著(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第一課。台北:麥田。
  21. 徐緝熙著(2002)。旅遊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 高承恕(1992)。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
  23. 張曉萍主編(2005)。民族旅游的人類學透視。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
  24. 張曉萍譯、Smith ,V. L.主編(2007)。東道主與遊客:旅遊人類學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25. 曹國新(2005)。旅游的社會效用及其機制-回歸正常生活的視角。科學經濟社會,1,78-82。
  26. 莊麗薇(2006)。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7. 莊耀嘉(1990)。馬斯洛。台北:桂冠。
  28. 章海榮(2002)。旅遊美學學理源流探索。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0-15。
  29. 章海榮(2001)。旅遊審美三論:動態、參與和快感。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4,31-34。
  30. 彭兆榮(2004)。旅游人類學。北京:民族出版社。
  31.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湖北:教育出版社。
  32. 曾煥玫(199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
  33. 黃振富(1999)。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4. 黃劍波、柳博贇譯、Victor Turner著(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5. 楊韶剛(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36. 楊慧(2005)。馬康納(Mac Cannell, N.)及其現代旅遊理論。思想戰線,1,99-104。
  37. 楊麗中譯、維多特納(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
  38. 趙玉燕、歐陽閩、徐洪峰譯、特納Victor turner著(2006)。象征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出版社。
  39. 劉修祥譯、Pearce, P. L.著(1990)。觀光客行爲的社會心理分析。台北:桂冠。
  40.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
  41. 劉繼譯、赫伯特·馬庫塞著(1990)。單向度的人。台北:桂冠。
  42. 樊明德(2002)。電影與人生。台北:五南。
  43. 蔣韜譯、Robert H. Hopcke著(1997)。導讀榮格。台北:立緒文化。
  44. 簡惠美譯、Anthony Giddens著(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學理論:馬克斯·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