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朱子論《中庸》“未發”之義及其工夫

并列篇名

Chu-Hsi's Viewpoint on the "Not Stirrings of Pleasure, Anger, Sorrow or Joy"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Its Efforts

DOI

10.30091/JCDNCHU.200706.0005

作者

黃瑩暖(Ying-Nuan Huang)

关键词

朱子 ; 中庸 ; 喜怒哀樂 ; 未發 ; 知覺 ; 涵養 ; 思 ; Chu His ; Doctrine of the Mean ; pleasure-anger-sorrow-joy ; not stirring ; perception ; retain cultivated ; think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7 / 06 / 01)

页次

121 - 1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對朱子詮釋《中庸》首章之「喜怒哀樂未發」義,作深入的析論,特別是針對中和新說後,朱子「未發」理論中的「知覺」意涵,有所釐清,而指出朱子於中和新說後,對於《中庸》所謂「未發」,並不只就喜怒哀樂情緒來立論,還以「思慮未萌,事物未至」與「知覺不昧」來詮解,但皆扣緊「喜怒哀樂」為「未發」之判準,以此自成完整的理路,也豐富了《中庸》「未發」的義蘊。對於當時學子由《中庸》「不睹、不聞」之語所引發的「未發時耳目見聞問題」,亦有清楚的辨析與獨特的見解。此外,本文亦由朱子所用以詮解「未發」之「知覺不昧」語,析解其「心之虛靈明覺的動能」義,並由此延申出朱子心性理論與涵養工夫型態的討論。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dealing about the micro investigation of the insight of Chu Hsi, as he explored the ”While there are not stirrings of pleasure, anger, sorrow or joy, the mind may be said to be in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is article also focus specially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Chu-Hsi's ”perception” of the ”not stirring” after the emerging of the ”new viewpoint of the ”states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The author think that after the emerging of the new viewpoint of the ”states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 called ”not stirring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Besides adhering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which judges ”stirring or not stirring” based on if the ”pleasure, anger, sorrow or joy” is revealed. This article also gives a very clear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seeing and hearing issue before not stirring ”which some scholars point ou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not wait till he sees things, to be cautious, nor till he hears things, to be apprehensive”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楊雅妃(2006)。朱熹靜坐法。興大中文學報,18,233-248。
    連結:
  2. 朱子文集
  3. 心體與性體
  4. (200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5. 朱子文集
  6. 朱子文集
  7. (2000)。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8. 朱子語類
  9.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10. 朱子語類
  11. 朱子語類
  12. 朱子語類
  13. 大學
  14. 朱子語類
  15. (2006)。朱子靜坐之省察。「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
  16. 朱子語類
  17. 朱子文集•續集
  18. 朱子語類
  19. 朱子文集
  20. 朱子文集
  21. 朱子語類
  22. 朱子語類
  23. (1987)。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
  24. 朱子文集•續集
  25. 心體與性體
  26. 朱子語類
  27. 心體與性體
  28. 朱子文集
  29. 朱子文集
  30. (1979)。二程全書。台北:廣文書局。
  31. 朱子文集
  32. 朱子文集
  33. 上蔡語錄。日本:中文出版社。
  34. 續藏經
  35. 朱子語類
  36. 漢書•東方朔傳
  37.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38. 朱子文集
  39. 朱子語類
  40. 朱子文集
  41. 朱子文集
  42. 朱子文集
  43. 朱子文集
  44. (1979)。二程全書。台北:廣文書局。
  45. 朱子文集
  46. (1990)。心體與性體。台北市:正中書局。
  47. 朱子文集
  48. 朱子文集
  49. 朱子文集
  50. 朱子。朱子文集
  51. 朱熹。朱子文集
  52. 朱熹。彖傳
  53. 朱熹。中庸或問。(日)中文出版社。
  54. 陳榮捷(1988)。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
  55. 黃宗羲等編(1991)。宋元學案。台北:世界書局。
  56. 楊儒賓(2004)。宋儒之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4,39-86。
  57. 錢穆。朱子新學案
  58. 錢穆。朱子新學案
  59. 錢穆。朱子新學案
  60. 錢穆。朱子新學案
  61. 錢穆(1989)。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林(2015)。朱子工夫思想的內在發展理路─以已發未發為視角。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0,27-70。
  2. 陳振崑(2016)。牟宗三與唐君毅對於朱子心統性情說的對比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2),1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