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心學的經典詮釋

并列篇名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by the School of Idealism

DOI

10.30091/JCDNCHU.200706.0003

作者

楊祖漢(Cho-Hon Yang)

关键词

宋明理學 ; 心學一系 ; 經典詮釋 ; Neo-Confucianism ; The school of Idealism ;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7 / 06 / 01)

页次

59 - 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宋明理學的心學一系,歷來被認為由於重視道德心的體證,而較輕視讀書;故他們對於經典的講解是比較自由而隨意的,而朱子系的學者,則比較能理解經典的原義。但其實心學家本著他們對本心的體悟,對經典的詮釋雖常出人意表,但未必不合文義。本文舉陸象山、羅近溪及周海門三家之說為例,以證此義。

英文摘要

The School of the idealism of the Neo Confucianism had been considered as emphasizing more on the actualization of moral mind than on the mere studying of books. As a result their teachings on classics were more freely and flexib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holars of Chu Hsi' school could grasp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lassics. Nevertheles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from the idealists through their realization and experiencing of moral mind actually giving us more satisfaction which is really beyond our expectation, yet their interpretation is still accurate. Futhermore, Lu Hsiang-shan, Luo Chin-hsi, Chou Hai-mun are mentioned in this essay to verify my concep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6)。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37
    連結:
  2.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二十四 陸氏
  3. 明儒學案
  4. 象山全集•卷三十五 語錄下
  5. 象山全書
  6. 陽明全書•卷三 傳習錄下
  7. (1996)。盱壇直詮。台北:廣文書局。
  8. 程氏遺書
  9. 大學問
  10. 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11. 孟子‧離婁上
  12. 盱壇直詮
  13. 傳習錄
  14. (1991)。慈湖先生遺書,卷七 家記一。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15. 盱壇直詮
  16. 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17. 孟子•告子上
  18. 象山全集•語錄下
  19. 陽明全書•卷一 傳習錄上
  20. 盱壇直詮
  21. (1985)。四部備要 子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2. (1966)。四部備要 子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3. 正蒙‧神化篇
  24. 盱壇直詮
  25. 傳習錄
  26. (1986)。陳白沙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丁福保箋註(1987)。六祖檀經箋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8. 中研院文哲所(2007)。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9. 王龍溪(1967)。王龍溪先生語錄。台北:廣文書局。
  30. 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
  31.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32. 牟宗三著(1985)。圓善論•基本的義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3. 牟宗三著(1969)。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
  34. 岑溢成(1980)。〈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上)(下)。鵝湖月刊,5(10-11),7-13。
  35. 沈善洪主編(200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6. 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1984)。近世漢籍叢刊•思想續編13。臺北:廣文書局。
  37. 康德(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經。
  38. 康徳、李秋零譯(2005)。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39. 馮友蘭(1930)。中國哲學史
  40. 蔡仁厚(1984)。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灣:臺灣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林維杰(2014)。陸象山學問的詮釋學性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95-119。
  2. 齊婉先(2016)。《孟子師說.浩然章》之心性詮釋與黃宗羲孟學詮釋方向之探討。哲學與文化,43(3),61-80。
  3. 謝居憲(2010)。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3,14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