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禮記》思想系統之探究

并列篇名

An Inquiry to the Idea System of "Li Ji"

DOI

10.30091/JCDNCHU.200906.0006

作者

陳章錫(Chang-His Chen)

关键词

大學 ; 中庸 ; 禮運 ; 樂記 ; 王船山 ; 唐君毅 ; Li Ji禮記 ; Da-Shiue大學Jung-Iung中庸Li Iun禮運 ; Iue Ji樂記Tang Jiun-I唐君毅 ; Wang Fu-Ji王船山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09 / 06 / 01)

页次

105 - 1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究《禮記》之思想系統,以利呈顯《禮記》所持載中華文化之精神價值,期能藉由經典思想的深入開發,參與當代儒學研究,並開顯其現代意義。 首先依據王船山及唐君毅有關《禮記》之獨特見解,以繼承先聖「復性以立人極」的崇高理想,揭出《禮記》全書四十九篇的思想核心為〈大學〉、〈中庸〉、〈禮運〉、〈樂記〉四文,作為研究全書之基礎。 其次,依據當代新儒家有關〈中庸〉道德形上學之講論,作為研究《禮記》思想之立論根基;並參酌近人禮學及哲學史著作之相關研究成果,予以證成《禮記》思想系統研究之必要。俾使儒家學說中發揚歷史文化,通貫天人內外,本末終始,體用兼備之弘闊格局,得以充分開展。 其三,則將《禮記》思想內容予以系統性之開展叙論,先綜說全書核心篇章,一是〈大學〉與〈中庸〉內聖外王之道德哲學,二是〈禮運〉之論人情及禮義之實踐,三是闡發〈樂記〉禮樂合德之文化整體觀。 其四,依思想文化之三個面向,即體達用地予以暢釋,一是宗教祭祀觀及宇宙論,二是以民為本及重德的政治思想,三是政教關係及教育措施等;俾對《禮記》全書之思想系統,有一較為全面之掌握。 其五,抉發《禮記》思想在生命實踐上之具體作為,上承孔孟儒學及中華文化悠久傳統,一者透過道德主體之自覺修養實踐,而建立健全人格。二者在五倫關係中參酌傳統禮樂文化中之生活智慧,尋找自我定位之可能。

英文摘要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dea system of ”Li Ji” in this articl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whole 49 chapters of ”Li Ji” by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nd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this great book to readers. The author completes the work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ang Fi-Ji and Tang Jiun-I, and also on other important documents. The first dimension is to make organic connections among the 49 chapters, especially based on four core chapters: 'Da-Shiue', 'Jung-Iung', 'Li- Iun', and 'Iue-Ji'. The second dimension is exploring the moral ontology in 'Jung-Iu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for the third dimension,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moral philosophy in Chapter 'Da-Shiue', and 'Jung-Iung', the moral sentiments and practice in Chapter 'Li- Iun', an the cultural views in Chapter 'Iue-Ji'. As to the fourth dimension,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context of religion, cosmology, politics, and education theories in this canon. At las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ner reflections in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the outer ethical relationships in moral life and the cultural wisdom inspired from ”Li J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禮記章句·禮運
  2. 孟子·告子上11
  3. 孟子·盡心下16
  4. 孟子·離婁上10
  5. 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6. 王邦雄(2005)。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
  7. 王邦雄(2005)。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
  8. 王船山(1991)。禮記章句·禮運。長沙:嶽麓書社。
  9. 王船山(1991)。禮記章句·中庸。長沙:嶽麓書社。
  10. 王船山。禮記章句·禮運
  11. 王船山(1991)。船山全書·第四冊:禮記章句·卷一。長沙:嶽麓書社。
  12. 王船山。禮記章句·禮運
  13. 王船山。禮記章句·中庸
  14. 王船山(1991)。禮記章句·禮器。長沙:嶽麓書社。
  15. 王船山(1991)。禮記章句·禮運。長沙:嶽麓書社。
  16. 王船山(1991)。禮記章句·序。長沙:嶽麓書社。
  17. 王船山(1996)。船山全書·第一冊:周易內傳。長沙:嶽麓書社。
  18. 王船山。禮記章句·禮運
  19. 王船山(1996)。船山全書·第一冊:周易內傳。長沙:嶽麓書社。
  20. 任繼愈(1985)。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
  21. 任繼愈(1985)。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朱子(2002)。朱子全書·第貳冊:儀禮經傳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牟宗三(2003)。周易哲學講演論。台北:聯經。
  24. 牟宗三(1980)。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
  25. 牟宗三(1980)。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
  26. 牟宗三(1978)。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
  27. 牟宗三(1980)。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
  28. 岑溢成(1994)。大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29. 岑溢成(1994)。大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30. 李天虹(2003)。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31. 周何(1998)。禮學概論。台北:三民。
  32. 周何(1998)。禮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33.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
  34.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台北:學生書局。
  35.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台北:學生書局。
  36.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
  37.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台北:學生書局。
  38.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
  39.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台北:學生書局。
  40. 徐復觀(1978)。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1. 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文化。
  42. 徐復觀(1978)。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3. 高明(1984)。禮學新探·禮記概說。台北:學生書局。
  44. 勞思光(2002)。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
  45. 勞思光(2001)。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
  46. 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
  47. 楊伯峻(1980)。孟子譯注:孟子·盡心上。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48. 楊伯峻(1990)。論語譯注:論語·為政1。台北:華正書局。
  49. 楊伯峻(1990)。論語譯注:論語·衛靈公6。台北:華正書局。
  50. 楊祖漢(1990)。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51. 楊祖漢(1990)。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52. 楊祖漢(1990)。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53. 楊祖漢(1990)。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
  54. 廖名春(1999)。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55. 歐陽景賢、歐陽超(1998)。莊子釋譯。台北:里仁書局。
  56. 龐樸(1999)。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6)。《禮記》思想內涵中「道統」義之省察─以牟宗三先生論道統、學統、政統為主軸。揭諦: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學報,3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