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相似與差異:論蕭子良文學集團同題共作的「書寫習性」與「互文性」

并列篇名

Similar and Difference: A Study of "Writing Habitués" and "Intertextuality" about the Literature Community of Xiao Zi-xian

DOI

10.30091/JCDNCHU.200912.0001

作者

祁立峰(Li-Feng Chi)

关键词

竟陵 ; 文學集團 ; 蕭子良 ; 貴遊文學 ; 貴遊活動 ; 六朝 ; Feudal Lord of Jing-Lin ; Jing-Lin Community ; Elite Literature ; Elite Activities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9 / 12 / 01)

页次

1 - 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南朝齊一代,由竟陵王蕭子良領導的文學集團聲勢浩大,集團成員除沈約、謝朓等「竟陵八友」之外,曾任蕭子良參軍、諮議、僚佐者,多達五十餘人。而蕭子良集團與其他文學集團相較,在文獻上保存較多「同題共作」的詩賦。而這些詩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表現出文士的生活美學與遊戲的創作動機。在過去文學史評價中,這批大半書寫於貴遊活動時的同題共作,常被視為筵席樽前之作,多以「形式主義」輕易地將之化約,討論者不多,評價也不高。本文擬從「寫作習性」以及「互文性」這兩個研究視角出發,發覺這些同時空創作的詩賦作品,其文本間的對話性,以及個別作者獨特的「寫作習性」。從既存在著相似、又存在著差異的角度,以新視野修正過去的論述,進而建構南朝貴遊文學的另一種面貌。

英文摘要

The Jing-Lin Literature Community that is the leader of Lord (the feudal baron) of Jing-Lin (Xiao Zi-xian). This Community always be place importance on academic that because three reason. The First, there're many Literati join this Literature Community. Second, the Community stretch across a several years. Third, there’re more complete records of this Literature Community. According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there're over fifty Literati ever joined in Jing-Lin Literature Community. They're the secretary, vassal, or subaltern of King of Jing-Lin. The Literati had a lot of Sui & Fu that written together or use the same title. This work’s subject including ”Pine”, ”phoenix tree”, or ”Chanted musical instruments”, ”Chanted decoration”. For example, ”chanted Chinese zither” written by Xie Tiao, ”chanted curtain Sui” written by Wang Rong…etc. This works that academic put less attention there appear highly refinement and recreation. This paper prepares to discover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aesthetic value from this Sui & Fu works which the same loo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宋李昉(1990)。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2. 宋李昉(1974)。太平御覽。台北:商務。
  3. 宋杜佑(1978)。通典。台北:新興出版社。
  4. 宋郭茂倩(1981)。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
  5. 明江盈科(1997)。江盈科集。長沙:岳麓書社。
  6. 東晉葛洪(1979)。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 東漢班固(1980)。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8. 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2003)。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9. 唐令狐德棻(1980)。周書。台北:鼎文書局。
  10. 唐李百藥(1980)。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
  11. 唐李延壽(1980)。南史。台北:鼎文書局。
  12. 唐李延壽(1980)。北史。台北:鼎文書局。
  13. 唐房玄齡(1980)。晉書。台北:鼎文書局。
  14. 唐姚思濂(1980)。梁書。台北:鼎文書局。
  15. 唐徐堅(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初學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6. 唐歐陽詢(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藝文類聚。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7. 梁沈約(1980)。宋書。台北:鼎文書局。
  18. 梁徐陵著、吳兆宜注(1988)。玉臺新詠箋注。台北:明文。
  19. 梁蕭子顯(1980)。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
  20. 清丁福保(2006)。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何文煥(2006)。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22. 清陳元龍、吉川幸次郎(1974)。御定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
  23. 清馮惟訥(1983)。古詩紀。京都:中文出版社。
  24. 清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台北:木鐸。
  25. 清嚴可均(196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
  26. 劉宋范曄(1980)。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27. 王力堅(1997)。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28. 王叔岷(1999)。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9. 王冠編(2006)。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0. 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31. 王夢鷗(1984)。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
  32. 朱曉海(2003)。「貴遊文學」獻疑。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3. 吳儀鳳(2000)。論騷體賦、散體賦之分類概念。何沛雄教授榮休紀念中國散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34. 呂光華(199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5. 李立信(1996)。從「和賦」看賦的文體屬性。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6. 洪順隆(1984)。由隱逸到宮體:六朝詩論集。台北:文史哲。
  37. 袁行霈(1988)。中國文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38. 陳建忠(2007)。流行力:台灣時尚文選。台北:時報。
  39. 葉慶炳(1997)。中國文學史。台灣:學生書局。
  40. 廖蔚卿(1997)。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
  41. 廖蔚卿(1978)。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2. 劉大杰(2001)。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43. 簡宗梧(2006)。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
  44. 簡宗梧(2003)。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
  45. 簡宗梧(2003)。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中研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
  46. 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台北:台灣書局。
  47. 簡宗梧(198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
被引用次数
  1. 朱錦雄(2016)。初唐文學集團與詩歌創作動機「遊戲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33,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