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隱遁者的生存美學-七等生《譚郎的書信》的自我書寫與自我建構

并列篇名

Existential Aesthetics of a Recluse-Existential Aesthetics of a Recluse: Self-writ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in Chi-teng Sheng's "Letters of Tan Lang"

DOI

10.30091/JCDNCHU.201112.0005

作者

朱芳玲(Fong-Ling Chu)

关键词

七等生 ; 譚郎的書信 ; 自我書寫 ; 生存美學 ; 傅柯 ; Qi Deng Sheng ; "Letters of Tan Lang" ; Self-writing ;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 Foucault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1 / 12 / 01)

页次

93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七等生作品中,「不完整性」一直是他作品獨特風格所在。一九七三年,七等生在《離城記》以「不完整就是我的本質」概括自我;一九八五年《譚郎的書信》中,七等生再謂:「我這一生唯一具有意義的事就是完成自我。」本文想探究的是:以「不完整的本質」要完成自我的建構,如何可能?本文從現有研究成果之詮釋觀點轉向,把《譚郎的書信》視為是把自我當作「藝術品」雕琢的藝術家譚郎以「不完整的本質」完成自我建構的方式、過程與結果的作品。譚郎將生活視為藝術實踐,以一再重複的「自我差異」與「自我再現」的「越界」書寫,形塑自我成為一個他從來沒有成為的人-一個越界/生活/寫作的藝術家,將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以風格化的形式呈現,發展出獨特的生存美學。

英文摘要

”Incompleteness” has been a central and unique feature in Chi-teng Sheng's writings. In 1973, Chi-teng Sheng wrote in ”Leaving the City”, ”Incompleteness is my innate character,” which conclusively summarizes his self-portrait. In 1985, he wrote again in ”Letters of Tan Lang”, ”The only meaningful thing in my life is to complete myself.”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how it is possible for him to construct his subjectivity out of an incomplete intrinsic quality.This study reverses the gender power, and views ”Letters of Tan Lang” as a work in which the author constructs, shapes, and performs himself through his ”incomplete innate character”-as if he, Tan Lang, carves his self-image as an artistic work. Tan Lang regards life as an artistic practice, who consistently writes ”transgressively” through revealing ”self-discrepancy” and ”self-representation,” molding a self that he never becomes-an artist who transgress, writes, and experiences life. He takes shelter in his idiosyncratic writings and develops a unique sense of existential aesthe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蕭義玲(2009)。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7
    連結:
  2. 蕭義玲(2009)。獻給永恆女神的禱詞─從七等生《譚郎的書信》論藝術實踐與自我完成。台灣文學研究集刊,5
    連結:
  3. 七等生,〈何必知道我是誰:再見書簡〉,《中國時報》第八版,1981年1月10日
  4. 楊凱麟,〈性的理論與寫的實踐:索多瑪中的傅柯時刻〉,楊凱麟論文平台,網址:http://kailinyang.info/foucault-TraditionalChinese.htm
  5. 七等生(2003)。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
  6. 七等生(1985)。譚郎的書信。台北:圓神出版社。
  7. 七等生(1972)。離城記。台北:晨鐘出版社。
  8. 七等生(1973)。離城記。台北:遠行出版社。
  9. 七等生(1991)。兩種文體─阿平之死。台北:圓神出版社。
  10. 七等生(2003)。重回沙河。台北:遠景出版社。
  11. 七等生(2003)。離城記。台北:遠景出版社。
  12. 七等生(2003)。譚郎的書信。台北:遠景出版社。
  13. 七等生(2003)。一紙相思。台北:遠景出版社。
  14. 七等生(2003)。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社。
  15. 七等生(2003)。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
  16. 七等生(2003)。銀波翅膀。台北:遠景出版社。
  17. 尼采、周國平譯(2010)。尼采讀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8. 吉勒‧德勒茲、楊凱麟譯(2007)。德勒茲論傅柯。台北:麥田出版社。
  19. 余安邦編(2008)。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 呂正惠(1987)。自卑、自憐與自負─七等生「現象」。文星,114
  21. 汪民安(2008)。傅柯的界限。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2. 汪民安編(2010)。傅柯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胡錦媛(1994)。書寫自我:《譚郎的書信》中的書信形式。中外文學,22(11)
  24. 高宣揚(2010)。傅柯的生存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5. 陳鼓應(2005)。尼采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26.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出版社。
  27. 傅柯、余碧平譯(2006)。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8. 傅柯、杜小真編選(2003)。傅柯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29. 傅柯、尚榮譯(2006)。性意識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0. 傅柯、劉絮愷譯(1995)。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
  31. 傅柯、鄭義愷譯(2010)。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出版社。
  32. 黃作(2005)。不思之說─拉康主體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33. 黃瑞祺編(2008)。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研究。北京:浙江大學出版社。
  34. 詹姆斯‧米勒、高毅譯(2003)。傅柯的生死愛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 廖淑芳(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