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魏晉筆記小說與《春秋》學

并列篇名

The Interweaving of BiJi and "ChunQiu"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作者

蔡妙真(Miao-Chen Tsai)

关键词

筆記小說 ; 春秋三傳 ; 經學傳播 ; BiJi (pre-fiction) ; "ChungQiu"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ChungQiu" SanZhuan (Three Commentaries of "ChunQiu")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13 / 06 / 01)

页次

1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經學流變到魏晉時期,由獨尊之姿,轉而與其他思想互相流動,故有「儒玄互滲」、「經衰史興」等現象。筆記小說趁著史學之興而起,又依附褒貶等《春秋》經義躋入士儒筆端案頭,它蓬勃成長的魏晉時期,恰恰也是經學家感嘆經學衰落的時期,以是本文以兩者之交會對照而看。研究發現,多語怪力亂神的魏晉筆記小說實不乏吞吐經義之處,對《春秋》經傳之運用略可別為「依經以示不誣」、「引經傳作注」、「引經比附時事」及「引經延伸議論」等四端,顯示經學仍為當時的共同話語場域,小說作者、注者乃能如此仰賴經傳,此正展現經典之示範性與權威性。另一方面,小說內容、注釋亦反饋經傳義理的闡釋與傳播,其內容不只滲入《春秋》經傳之闡解,甚至解經範式之轉向義疏、《公羊》及《左傳》之消長,都有小說的身影參與其中,此又展現經典因容許世代之致用與闡釋而具有恆常性的特質。總括說來,由魏晉筆記小說的確可以觀測到《春秋》經傳的流變情形,由初期好引《公羊》災異之說,逐漸轉往對「敘事」本身的追求,因之後期常見對《左傳》之徵引或轉述。而小說藉其通俗可親的特質,也同步將肅莊的經義傳播出去,讓經學在正統師授之外,另闢蹊徑,並擴展受眾及影響層面,其間雖或有偏讀誤讀、斷章取義,但經之體不變,其用在「權」,於離變中觀其同異,乃至與其他文化因素之相「合」,正是掌握學術範式脈動的重要法門。

英文摘要

Having interacted with other thoughts, Confucianism was considered to be declining or merging with XuanXue (School of Mysterie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same time, the literary form of BiJi (pre-fiction) was rising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rosperity of historiography and was declared to be carrying the critical function of "ChunQiu". Therefore, the intelligentsia was fond of writing BiJi at that tim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terweaving of BiJi and "ChunQiu", and finds that texts of "ChunQiu" were quoted by BiJi so that a public sphere based on Cunfucianism could be maintained and the authoritative and modeling position of the classic could also be created. Sometimes the main text or the notes of BiJi were feedbacks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ChunQiu" and therefore served as a foundation of criticisms. All these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Confucianism was still the focus of different philosophies. Despite of some misreading and decontextualized understanding of "ChunQiu", the writings of BiJi contributed to the spreading of the classic 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0)。紀曉嵐全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 (2000)。紀曉嵐全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2000)。紀曉嵐全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 (2000)。紀曉嵐全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 (2009)。中國歷代小說批評史料匯編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6. (1989)。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
  7. (2000)。紀曉嵐全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 元脫脫、楊家駱點校(1978)。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9. 宋歐陽修、宋宋祁、楊家駱編(1976)。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0. 周莊子、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1. 周墨翟、嚴靈峯編(1995)。墨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明胡應麟(2009)。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3. 明郎瑛編(1963)。七修類稿。臺北:世界書局。
  14. 東漢班固、楊家駱點校(1995)。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編(199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7.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箋疏(1983)。世說新語。北京:中華書局。
  18. 南朝宋劉義慶編、楊勇校箋(1969)。世說新語校箋。香港:大眾書局。
  19. 南朝梁沈約、楊家駱編(1975)。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南朝梁劉勰、范文瀾注、黃叔琳注(1960)。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南朝梁蕭統、唐李善注(2003)。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南朝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1992)。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23. 後晉劉昫、楊家駱編(1976)。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4.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釋、呂思勉評(1981)。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
  25. 晉干寶、汪紹楹校注(1982)。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
  26. 晉陳壽、楊家駱點校(1995)。新校本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27. 晉葛洪(1991)。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
  28. 清阮元校勘(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清阮元校勘(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清阮元校勘(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清阮元校勘(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清阮元校勘(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清紀昀(2005)。閱微草堂筆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34. 清紀昀編纂(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清梁章鉅(1981)。歸田瑣記。北京:中華書局。
  36.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9)。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方正耀、郭豫適審訂(1990)。中國小說批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8. 王根林校點(1999)。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王樹民(1997)。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
  40. 史仲文編(2000)。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
  41. 江美華(199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42. 米歇.傅柯、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
  43. 余英時(1995)。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4. 佚名、袁珂校注(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45. 李茂政(1984)。大衆傳播新論。臺北:三民書局。
  46. 李飛(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蕪湖,安徽師範大學。
  47. 李傳印(2004)。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與政治的關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8. 李劍國(2005)。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49. 沈秋雄(2000)。三國兩晉南北朝春秋左傳學佚書考。臺北:國立編譯館。
  50. 沈蘇儒(2004)。對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51. 林登順(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文津出版社。
  52. 林義正(2010)。《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3. 侯忠義(1989)。漢魏六朝小說史。瀋陽:春風文藝社。
  54. 唐長孺(1957)。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55. 孫述圻(1992)。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
  56. 孫進己編(1997)。中國考古集成。北京:北京出版社。
  57. 徐佳士(1966)。大衆傳播理論。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58. 張智強(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重慶,西南大學。
  59. 曹勝高(2007)。從漢風到唐音:中古文學演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0. 許倬雲(1986)。中國歷史論文集,臺北:
  61. 陳文新(1995)。中國筆記小說史。新店:志一出版社。
  62. 陳世敏(1983)。大衆傳播與社會變遷。臺北:三民書局。
  63. 陳楊(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64. 章權才(1996)。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65. 黃亞平(2004)。典籍符號與權力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6. 楊惠如(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67. 楊華(2007)。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68. 楊義(1998)。楊義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
  69. 萬繩楠(2002)。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
  70. 蔡妙真(2011)。尊王與忠主─《三國志》所見三國士人對《春秋》尊王大義之轉化與運用。第三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
  71. 蔡念中(1998)。大眾傳播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公司。
  72. 魯迅(1994)。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
  73.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4. 錢志熙(1993)。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5. 錢穆(1999)。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6. 韓同文編(2000)。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77. 嚴家炎(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