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異苑》中常/異文化論述下的生命體察與解讀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n Observations and Comments of Life from Discussions on the Extraordinary in "Yiyuan"

作者

黃東陽(Tung-Yang Huang)

关键词

劉敬叔 ; 《異苑》 ; 六朝志怪 ; 筆記小說 ; 文化論述 ; Liu Jingshu ; "Yiyuan" ("Garden of the extraordinary") ; weird novel of Six Dynasties ; literary sketches ; discussion on culture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14 / 12 / 01)

页次

33 - 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尋繹外在世界常/異變化的軌則及原理,為六朝志怪所欲辯證的命題,反應著當時文人在面臨世變時,向未知世界找尋安身立命的不變理則。本文以《異苑》作為研究的範本,就書中「異」的描寫和闡述,剔抉當中所表述的自我認知、生命本質和帶引出的處世法則。其一、就外在環境所出現的異物來說,具備映襯人類在宇宙中的生命位階及身份。它能證明人屬於自然復具特殊性,尚且擁有創造特殊環境與形成自具規範區域的能力,惟人多囿於一己在有限時空下的見聞,以致茫昧未識自己的生命品格,致使未能用尊重與體諒的態度,對待已知與未知的生命個體。由物理變化觀察,異變的發生皆依循既定的理則,個人、外物甚而社會,無不依循此共通的物理性而運作。其二、就自我個體而言,人具有感通外物與察見生命趨往的能力。人的才性繫於主體意識,依才性品質差異能與品類不同但性質相近的物類感通,至於生命所寄的外在形體,在人必物故的鐵律下,於敗壞前於個體的周遭,必有非常的事件發生成為徵兆,若屬天年已盡,本應接受,惟尚需檢視自我作為,方可逃避操之在我出於人為的戕害。《異苑》以個人生命作為論述的核心,嘗試在非常的變異裡,尋得在亦屬非常的世局裡或可存在的處世方法。作者雖然已獲得以惕警處世、循理而行以面對亂世的結論,卻未能掩抑其中仍存在質疑及困惑,呈現自我矛盾的心理,得見此時的志怪書已遠離了好奇尚異的書寫筆調,在世變中意欲尋得安頓生命的理則,載負著文人焦慮及惶惶終日的困惑心理。

英文摘要

The "Yiyuan" ("Garden of the extraordinary") i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extraordinary in this book, this study explained the author's position on what should the literati have in recognizing their social status,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principles of conducting themselves in the society. First, as far as the occurrence of fantastic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it can set of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tus of life for human in the universe.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hysical changes, the occurrence of unpredictable changes follows a fixed principle. Individual, things and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all operate on the common physical nature. Second, as for individuals, man has the power to feel and connect with other objects and perceive the nature of life. The ability and nature of man ties with his spirits and animal forces and that represent the will.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ability and nature, man has the psychic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unrelated objects but of similar disposition. As for the body where the life resides, under the irrevocable rule that all men shall die, the occurrence of strange events before death is an omen. "Yiyuan" used the individual as the center of discussion, trying to find in the unpredictable changes, the way of conducting oneself in society that is likely to exist in times of upheav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苑如(1999)。《異苑》中的怪異書寫與諧謔精神─以陳郡謝氏家族的相關記載為主要線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51-92。
    連結:
  2.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 南朝宋劉敬叔、范寧校點(1996)。異苑。北京:中華書局。
  4.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5. 清朱彬(1996)。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
  6. 戰國佚名、晉郭璞注、袁珂校注(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7. Twitchett, Denised.、韓復智譯(1996)。劍橋中國史.第一冊秦漢篇前221-220。臺北:南天書局。
  8. 王國良(1984)。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9. 王國良(2006)。通行本《異苑》小考—以文獻學相關問題為主。潘重規教授年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0. 王晶波(2010)。敦煌寫本相書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1. 包凡一譯、王湲譯(1993)。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2. 安居香山輯、中村璋八輯(1994)。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3. 牟宗三(199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余嘉錫(1980)。四庫提要辨正。北京:中華書局。
  15. 李劍國(2011)。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李劍國(2011)。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7. 李劍國(2007)。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
  18. 李豐楙(2000)。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
  19. 李豐楙(2010)。神異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
  20. 孟旦、丁棟譯、張興東譯(2009)。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胡文娣(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
  22. 康韻梅(1994)。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3. 張大可(2011)。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4. 莫宜佳、韋凌譯(2008)。中國中短篇敘事文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陳槃(2010)。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森野繁(1961)。《異苑》の通行本。中國中世文學研究,1
  27. 溝田雄三編、小島毅編(2006)。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8. 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9. 蒲慕州(2004)。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
  30. 劉文英(1989)。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1. 樂蘅軍(2004)。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32. 鄭炳林、王昌波(2004)。敦煌寫本相書校錄研究.許負相書一卷校錄。北京:民族出版社。
  33. 魯惟一、王浩譯(2009)。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4. 謝明勳(2003)。六朝小說本事考索。臺北:里仁書局。
  35. 顏慧琪(1994)。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