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比事屬辭與方苞之《春秋》學──「無傳而著」法門之三

并列篇名

"Shu Ci Bi Shi" and Fang Bao's Interpretation of "ChunQiu"──A discussion on the "Wu ZhuanEr Zhu"

作者

張高評(Kao-Ping Chang)

关键词

比事屬辭 ; 無傳而著 ; 《春秋》 ; 筆削 ; 《春秋通論》 ; 《春秋直解》 ; "Shu Ci Bi Shi" (method of choosing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t) ; "Wu ZhuanEr Zhu" (the understanding of "ChunQiu" without rely on the three Commentaries on "ChunQiu") ; writing skills of "ChunQiu" ; "Chun Qiu Tong Lun" ; "Chun QiuZhiJie"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5 / 06 / 01)

页次

79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孔子筆削魯史,寄寓勸懲,微辭隱義,都不說破,蓋有言外之意。於是董仲舒有「無傳而著」之提示,啖、趙學派有「獨抱遺經」之主張,胡安國有「史外傳心」之論斷。研治《春秋》,捐棄《三傳》,獨抱麟經,可否求得孔子之取義?筆者發現:或即事顯義,或約文示義,或比屬觀義,皆可以即器以明道。本文持比事屬辭為研究視角,參考《春秋》學有關筆削之論說,以方苞《春秋通論》、《春秋直解》為主要研究文本,擬從兩方面開展課題:其一,「按全經之辭而比其事」與方苞《春秋通論》;其二,「經文參互,筆削之精義每出於其間」與方苞《春秋直解》。方苞治《春秋》之策略,在「通前後而考其義類」;得古春秋記事成法,「爰始要終,本末悉昭」之要領。因此,往往能破解「隱寓於文所不載」之「義」,可以無《傳》而著。

英文摘要

In Confucius's historical writing, it is noticeable that he included some hidden meaning in his text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Accordingly, Dong Zhong Shu, the Dan-Zhao school, and Hu An Guo had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understanding those hidden meaning in Confucius's work. Through "ChunQiu", a Confucian classic, scholars realized that people might go through incidents, text, or investigation to understand Confucius's teachings. In this study, "Shu Ci Bi Shi" method (method of choosing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t) was applied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whereas "Chun Qiu Tong Lun"(General Theory of "ChunQiu") and "Chun QiuZhiJie" (The Basic Method of "ChunQiu") by Fang Bao were used as the major research tex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un Qiu Tong Lun" and "Chun QiuZhiJie"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wo: the understanding of events in "ChunQiu" based on full text as noted in "Chun Qiu Tong Lun", and the hidden message between lines from Fang Bao's points of view as noted in "Chun QiuZhiJie". Fang Bao successfully mastered the method used by Confucius while writing "ChunQiu", succeeded the events recording procedure, and hence revealed those hidden meaning included in "ChunQiu" without written down in 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55)。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1997)。二十五史。北京:中華書局。
  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55)。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9.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10. (1966)。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日•竹添光鴻會箋:《論語會箋》,東京:崇文院,昭和5-9[1930-34] 。
  1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55)。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2008)。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17.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0.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2.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3.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4. 劉異:〈孟子《春秋》說微〉,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4 卷3 期,1935 年,頁509-547。
  2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1997)。二十五史。北京:中華書局。
  28.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1966)。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3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1955)。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3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36. 宋蘇洵、曾棗莊箋註(1993)。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清王夫之(1996)。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38. 清全祖望、朱鑄禹彙校集注(2000)。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清阮元編(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0. 清阮元編(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1. 清阮元編(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2. 清阮元編(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3. 清阮元編(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4. 清姜炳璋(1968)。讀左補義。臺北:文海出版社。
  45. 清紀昀纂(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
  46. 清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7. 清馬國翰(2004)。玉函山房輯佚書。揚州:廣陵書社。
  48. 清章學誠(1973)。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
  49. 清章學誠(1980)。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
  50. 清馮李驊(1967)。左繡。臺北:文海出版社。
  51. 清蔡上翔(1994)。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52. 清鍾文烝、駢宇騫點校(1996)。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53. 清顧棟高、吳樹平點校、李解民點校(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54. 漢司馬遷、瀧川資言考證(2011)。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5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56. 漢董仲舒、清蘇輿注(1975)。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57. 戰國孟軻、清焦循疏、沈文倬點校(1996)。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58. 丁亞傑(2010)。生活世界與經典解釋:方苞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9. 王水照編(2007)。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0. 竹添光鴻會箋(1987)。左傳會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1. 何炳松(1997)。何炳松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62. 余英時、程嫩生譯、羅群譯(2008)。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3. 汪德邁(2013)。中國傳統中的至高社會標準:文學的「文」和倫理的「仁」。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64. 阮芝生(1969)。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65. 姜廣輝(2010)。義理與考據:思想史研究中的價值關懷與實證方法。北京:中華書局。
  66. 張素卿(1998)。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67. 張高評(2015)。即事顯義與以經明經─兼論張自超、方苞之《春秋》學。聯藻於日月交流於風雲─2013 年近現代中國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8. 張高評(2015)。比事屬辭與方苞論古文義法:以《文集》之讀史、序跋為核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0,225-260。
  69. 張高評(2005)。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0. 張高評(2014)。即辭觀義與方苞《春秋直解》─《春秋》書法之修辭觀。經學研究集刊,16,1-34。
  71. 張高評(2014)。《春秋》書法與「義」在言外─比事見義與捨傳求經。文與哲,25,77-130。
  72. 陳永順(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73. 楊向奎(1994)。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
  74. 楊新勛(2012)。經學蠡測。南京:鳳凰出版社。
  75. 趙士林(2010)。《春秋》三傳書法義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76. 趙士林(2011)。《春秋》三傳「注疏」中的屬辭比事。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
  77. 劉長林(1997)。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8.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
  79. 蔡方鹿(1996)。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80. 錢穆(2006)。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黃聖松(2018)。成大中文系《左傳》課程之回顧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4),43-70。
  2. 張高評(2017)。程發軔《春秋要領》發微-以屬辭比事之《春秋》教為例。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