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集篆古文韻海》所錄特殊美術字體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Special art fonts in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作者

林聖峯(Sheng-Feng Lin)

关键词

集篆古文韻海 ; 汗簡 ; 古文四聲韻 ; 鳥蟲書 ; 傳抄古文 ;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 Han Jian ; Gu Wen Si Sheng Yun ; Bird-Insect Script ; Manual Copied Paleography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5 / 12 / 01)

页次

55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集篆古文韻海》所錄美術字體為主要研究對象,包含鳥蟲書與後人刻意仿古變造的書體。《集篆古文韻海》中所見此類形體來源多數可考,然囿於當時對於材料甄別辨偽之條件,故其所錄未免駁雜。透過形體之考釋分析與各版本轉寫摹錄情況之觀察,亦可見此類美術字體由於更難掌握確切的形體結構與書寫筆順,故其轉寫訛誤之情況甚為顯著。《集篆古文韻海》一書為提供時人於特殊場合書寫古文書法時的參考工具書,其對古文的界定標準較為寬泛,編中所錄「古文」也不全然都是「真古文」。宋人對這種「古文」之態度,於嚴肅的治學精神外,兼具審美氣息,基於賞玩心態蒐納形體殊異的文字,甚至作意好奇、變造影附,皆顯見有宋一代古器物、金石之學風行的時代表徵。

英文摘要

The art font style collected in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is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study, which includes Bird-Insect Script and the font style that were imitated from ancient scripts. Most of the font style in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have definite origins, however, the collections in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are various as it was difficult to verify.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and observ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criptions,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of the transcriptions are not the original font style as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how the characters are composed.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was utilized as a reference book when composing calligraphy in special occasions. The book gave a broad standard to Paleography. The so-called “Paleography” collected in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is not the real Paleography. In Sung Dynasty, Paleography as well as ancient artifacts was very popular. People not only studied Paleography seriously but also regard it as an art. At that time, it became a fashion to collect characters with special font style; some like to alt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寧:〈越王者旨於賜鐘銘文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12 年9月23 日首發。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38。
  2. 元楊銁、清阮元輯(1988)。增廣鐘鼎篆韻。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
  3. 宋杜從古、清阮元輯(1988)。集篆古文韻海。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
  4. 宋杜從古、丁治民校補(2013)。集篆古文韻海校補。北京:中華書局。
  5. 宋郭忠恕輯、宋夏竦輯、李零整理、劉新光整理(1983)。汗簡 古文四聲韻。北京:中華書局。
  6. 宋薛尚功(1985)。歷代鐘鼎彝器款識。瀋陽:遼瀋書社。
  7. 明閔齊伋輯、清畢弘述篆訂(1981)。訂正六書通。上海:上海書店。
  8. 梁顧野王(2004)。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
  9. 清孫越頒(1991)。佩文齋書畫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清鄭珍(2011)。汗簡箋正。北京:中華書局。
  11. 漢許慎、宋徐鉉校定(1965)。說文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漢許慎、清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華學》編輯委員會編(1996)。《華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4. 丁秀菊(2006)。戰國鳥蟲書論述。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15.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1981)。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200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7. 王國維(2001)。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8. 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2001)。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 地球出版社編輯部編(1995)。中國篆刻大字典。臺北:地球出版社。
  20.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21. 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2. 李春桃(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23.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4. 施謝捷(1998)。吳越文字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5. 容庚(1964)。鳥書考。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4(1)
  26. 容庚編、張振林摹補、馬國權摹補(1985)。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27. 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28. 徐在國編、黃德寬編(2007)。古老子文字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9. 徐剛(2008)。古文源流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曹錦炎(1996)。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31. 陳復華、何九盈(1987)。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2. 陳夢家(1963)。蔡侯三記。考古,1963(7)
  33. 湯餘惠(2001)。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4. 馮勝君(2007)。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35. 黃德寬、陳秉新(2006)。漢語文字學史(增訂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6. 鄔峰高(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昌,江西師範大學。
  37. 劉慶柱編、段志洪編、馮時編(2005)。金文文獻集成。北京:線裝書局。
  38. 劉曉明(2013)。中國符咒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林清源(2020)。傳抄古文「一」、「上」、「示」部疏證二十七則。政大中文學報,33,2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