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周海門儒釋之見

并列篇名

Chou Haimen o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作者

葉守桓(Ye Shou-Huan)

关键词

周海門 ; 儒釋之見 ; 佛法正輪 ; 陽明後學 ; Chou Haimen ; Views o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 Fofa Zhanglun ; Disciples of Wang Yangming

期刊名称

興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6 / 12 / 01)

页次

61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乃論述明儒周海門(1547-1629)的儒釋之見。周海門乃陽明後學中儒禪合流的關鍵人物,其援禪入儒處實開啟了儒禪對話之契,亦促進了佛法的傳播,當然也形成了心學禪學化的發展。觀周海門儒釋之見,其論述處深且廣,不但具有理論深析亦兼實證之得,更有推動儒釋交流等具體影響,故其「儒釋之見」,對晚明三教交涉、陽明後學之發展,實有其研究之意義與重要性。本文內容則從「《佛法正輪》 中的儒釋思想」、「儒釋本體工夫論的會通」、「出世與入世的調融」等處加以探討。「《佛法正輪》 中的儒釋思想」,主要從周海門儒禪編論之述──《佛法正輪》,論其對儒釋概念之分合,後續則談儒學闢佛、雜禪等問題。而「儒釋本體工夫論的會通」,則從周海門《東越證學錄》等證學之著,談儒釋教理與教義之會通;最後,「出世與入世的調融」,則言出入世調和之問題。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Chou Haimen's views on Confucianism (ru) and Buddhism (shi / zen). As one who had dominated the ru-zen confluence among the disciples of Wang Yangming, Chou's inducing zen into yu had definitely created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thoughts, which not only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but had been zen-izing (zen xue hua) Confucian teaching of the heart-mind (xin xue). In this sense, Chou's approach, whether in a theoretical or practical sense, could be said to be significant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s well as to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philosophies constituted by disciples of Wang Yangming. Contents include: (1)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the Fofa Zhanglun. (2) The converge between Confucian and Buddhist theory of ontological practice. (3) The compatibility of social entrance and social depar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呂妙芬(1999)。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65-207。
    連結:
  2. 林義正(2002)。儒佛會通方法研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7,185-211。
    連結:
  3. 黃文樹(2011)。陽明後學與禪師的交往及其涵義。玄奘佛學研究,16,85-124。
    連結:
  4. (1975)。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5.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1956)。大藏經。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大藏經委員會。
  8. (1956)。大藏經。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大藏經委員會。
  9. (2003)。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0.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 (1975)。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
  12.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1956)。大藏經。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大藏經委員會。
  14. (1997)。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程顥、宋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6. 明朱元璋、胡士萼點校(1991)。明太祖集。合肥:黃山書社。
  17. 明周汝登(2003)。佛法正輪。北京:商務印書館。
  18. 明羅欽順(1975)。羅整庵先生存稿。臺北:廣學社印書館。
  19. 清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20. 清黃宗羲、沈善洪編、吳光編(200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1. 丁福保註(1991)。六祖壇經箋註。臺北:大乘講堂。
  22. 冉雲華(2009)。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受容及後果。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
  23. 古正美(2009)。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
  24. 江燦騰(2006)。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余英時(200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
  26. 吳有能(2001)。對比的視野-當代港臺哲學論衡。臺北:駱駝出版社。
  27. 吳汝鈞(1993)。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學生書局。
  28. 吳震編校整理(2007)。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29. 李霞(2005)。圓融之思-儒道佛及其關係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30. 杜保瑞(2002)。《金剛經》的無相境界。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1. 林國平(1992)。林兆恩與三一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2. 洪修平(2004)。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33. 孫中曾(1992)。明末禪宗在浙東興盛之緣由探討。國際佛學研究,2,141-176。
  34. 徐興無注譯、侯迺慧校釋(2013)。新譯金剛經。臺北:三民書局。
  35. 荒木見悟(1972)。明代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
  36. 酒井忠夫、劉岳兵譯(2010)。中國善書研究(增補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7. 許馨元(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38. 陳來(2003)。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9. 陳來(1991)。有無之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40. 陳昇輝(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41. 陳援庵(1987)。明季滇黔佛教考。臺北:彙文堂出版社。
  42. 陳榮捷(1984)。王陽明與禪。臺北:學生書局。
  43. 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
  44. 傅偉勳(1995)。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與生死智慧。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45. 傅偉勳編(2009)。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出版社。
  46. 彭國翔(2005)。儒家的身心修煉及其治療意義-以古希臘羅馬哲學傳統為參照。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
  47. 彭國翔(2012)。周海門與佛教交涉-一項歷史的考察。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34,114-123。
  48. 彭國翔(2002)。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新31(3),339-374。
  49.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
  50. 程曦(2008)。明代儒佛會通思想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51. 趙偉(2008)。合儒釋而會通之:周汝登與佛教。普門學報,44,75-129。
  52. 趙旗(2001)。心學與禪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53. 鄭志明(1988)。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54. 盧升法(1995)。佛學與現代新儒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55. 賴永海(1995)。佛學與儒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6. 錢明(2002)。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7. 錢新祖、宋家復譯(2014)。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58. 錢穆(199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9. 魏月萍(2016)。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社。
  60. 羅永吉(2006)。良知與佛性:陽明心學與真常佛學之比較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61. 釋見曄(1994)。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討。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新4,67-102。
被引用次数
  1. 葉守桓(2017)。論楊起元之三教觀。東海中文學報,33,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