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生樂手之認真性休閒與心流經驗關係之探討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ious Leisure and Flow Experience from Rock Band College Student Players

DOI

10.29423/JSRR.201312_8(2).0008

作者

方文熙(David Fang);李睿哲(Jui-Che Lee)

关键词

搖滾樂團 ; 認真性休閒 ; 心流經驗 ; rock band ; serious leisure ; flow experience

期刊名称

運動與遊憩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8卷2期(2013 / 12 / 01)

页次

142 - 1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參與搖滾樂團活動之大學生,不同樂手特性對認真性休閒和心流經驗之差異,以及認真性休閒與心流經驗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以大學生搖滾樂團活動參與者為研究對象,針對20所大專院校台北市與新北市之大專院校熱門音樂社團成員發放問卷,以實地問卷與網路問卷兩種方式進行,得有效問卷為264份。問卷內容包含樂手特性、認真性休閒量表及心流經驗量表。研究結果指出:一、性別在認真性休閒六個次構面上顯現差異;年齡在認真性休閒的次構面上的個人努力、持續性效益、獨特價值觀、認同感有顯著差異;擔任角色對認真性休閒無任何顯著差異;演奏類型在認真性休閒上所有的次構面都有所差異;演出次數在認真性休閒次構面的生涯性、持續性效益、認同感上有顯著差異。二、性別在心流經驗八個次構面上顯現差異;年齡在心流經驗上次構面的挑戰與技巧、目標與回饋、完全掌控、自成性經驗與喪失自我意識呈現顯著差異;擔任角色在心流經驗六個次構面上無任何顯著差異;演奏類型在心流經驗上八個次構面呈現顯著差異;演出次數僅在心流經驗次構面中的自成性經驗有顯著差異。三、認真性休閒六項次構面與心流經驗八項次構面相互之間全部呈現正相關。本研究可提供學校與搖滾音樂社團適當的建議,並希望對未來研究有所助益。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ious leisure and flow experience from rock bands college student players. The questionnaire was self-structure and then 26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secured.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d 20 colleges in Taipei area chosen with judge sampling.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rious leisure traits based on musician roles; 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traits based on musician roles; serious leisure traits and flow experience trait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students with rock ban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Stebbins, R. A.(2008).Finding Individuality in work and Leisure.Annals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Research,3(2),1-30.
    連結:
  2. 李英弘、高育芸(2009)。風浪板及高爾夫遊憩活動參與者認真性休閒與休閒阻礙之研究。休閒與遊憩研究,3(2),30-67。
    連結:
  3. 陳慧玲、廖佳慧(2011)。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與流暢體驗之關係探討—以自行車活動騎乘者為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3(1),29-44。
    連結:
  4. 楊原芳(2007)。最適體驗量表之發展-以體育運動與休閒活動之體驗感受評價。明新學報,33,89-103。
    連結:
  5. Brown, C. T.(1992).The art of rock and roll (3rd Ed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6. Csikszentmihalyi, M.(Ed.),Csikszentmihalyi, I.(Ed.)(1988).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New York:Cambridge.
  7. Csilkszentmihalyi, M.(1990).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Collins.
  8. Csilkszentmihalyi, M.(1975).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San Francisco:Josey-Bass.
  9. Heo, J.,Lee, Y.,McCormick, B. P.,Pedersen, P. M.(2010).Flow experience in the daily lives of older adults: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ow,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erious leisure, location, and social context.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29(3),411-423.
  10. Jackson, S. A.,Marsh, H. W.(1996).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e Scal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8(1),17-35.
  11. Stebbins, R. A.(1982).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25(2),251-275.
  12. Stebbins, R. A.(1992).Amateurs, professionals, and serious leisure.Montreal:McGill 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3. Stebbins, R. A.(2007).Serious Leisure: A perspective for our time.New Brunswick (U.S.A.):Transaction Publishers.
  14. Stebbins, R. A.(1980)."Amateurs" and "Hobbyist" as concepts for the study of leisure problems.Social Problems,27(4),413-418.
  15. 方巧如(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
  16. 方巧如(1996)。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321,82-108。
  17. 方美蓉(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
  18. 余明錦(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19. 呂玉娟(2009)。鼓舞台灣-向品牌說YES。能力雜誌,636,80-86。
  20. 李君如、賴仕峰(2011)。樂團參與者之認真性休閒與遊憩專門化關係之探討。休閒事業研究,9(1),17-34。
  21. 李尚儒(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
  22. 李佳豪(2009)。屏東市,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
  23. 沈金永(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
  24. 沈潔姮(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
  25. 林文雄(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
  26. 林芳如譯、查理.布朗(1993)。搖滾樂的藝術。臺北市:萬象。
  27. 侯怡芸(2008)。台中市,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
  28. 范智明(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29. 桑曄(2001)。邁向國民偶像之路:組織搖滾樂團的十個步驟。幼獅少年,295,4-9。
  30. 馬清(1997)。搖滾樂。臺北市:揚智文化。
  31. 張定綺譯、契克森米哈賴(1993)。快樂,從心開始。臺北市:天下文化。
  32.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北市:時報文化。
  33. 黃孟立(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34. 楊胤甲(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縣,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35. 楊雅馨(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6. 詹岱霖、林育賢(2009)。以深度休閒及流暢體驗觀點探討促進女性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之有效策略。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
  37. 蔡岳儒(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38. 蕭長展(2005)。搖滾樂與公共領域連結之可能性初探:以臺灣獨立創作搖滾樂(團)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0
被引用次数
  1. 陳思帆,連廷嘉,邱雅玲(2019)。國中教師心流經驗及慢性疲勞症候群之調查研究。輔導季刊,55(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