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前期墨家論證法則之形式、蘊義與影響-以“三表法”為主的觀察

并列篇名

Form, Denot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ree Methods in Early Mohist

DOI

10.29766/JCLLNTU.200709.0004

作者

湯智君(Chih-Chun Tang)

关键词

墨家 ; 三表法 ; 邏輯 ; 實證主義 ; Moutz ; Three Methods ; Logic ; Positivism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7 / 09 / 01)

页次

101 - 12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先秦之際,墨家墨子提出「三表法」做為判斷言論是非及行為效用的論證準則。「三表法」,乃取法往聖先賢的行為事蹟、注重現實的經驗與實施成效。它是三條證明的程序或方法,也是人在行義為政或立論時所依循的三條原理,墨學十論俱依此而成立,乃前期墨家最具代表性之論證法則。「三表法」,揭示「法」是客觀判斷的標準,影響法家韓非子法治思想的建立。就哲學方法而言,具有開創的意義;相較於後期墨家的辯學,顯得較為簡略,仍有缺陷。然而,「三表法」代表了科學思想的萌發、實證的精神和邏輯的特徵,對學術文化影響深遠廣泛。

英文摘要

In the Pre-Chin era, Moutz proposed Three Methods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judging what was right and what was wrong. Three Methods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sages and men of virtue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There were three principal procedures for people's administration and argument. Mohist Ten Theories, the principal demonstration of proof,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ree Methods. They announced that Law was the standard of objective judgment, and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Han-Fei-tz's thoughts. It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in aspect of the methodology. Comparing with Mo Pien (墨辯), it was simple and defective. However, Three Methods represented science, positivism, and logic. It affected academic circles continuously, deeply, and extensive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賢中(2005)。墨學論用。哲學與文化,32(1),97-108。
    連結:
  2. 李賢中(2003)。中國哲學中「推理」思維的特性。哲學與文化,30(12),95-105。
    連結:
  3.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1981)。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4. 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1974)。文心雕龍校注。臺北:世界書局。
  5. 清孫詒讓著(1986)。定本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
  6.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81)。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7.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1984)。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
  8. 毛建儒、王懷芳(2004)。對墨子“三表”的再認識。晉陽學刊,3,23-27。
  9. 王冬珍(1985)。墨子-熱情救世的鉅子。鄭因百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95-118。
  10. 王冬珍(198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2. 吳進安(2003)。墨家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3. 李賢中(2003)。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14. 李賢中(1998)。中國哲學的方法問題。東吳哲學學報,3,1-13。
  15. 周富美(1963)。墨子的實學。臺大文史哲學報,22,89-170。
  16. 周富美(1985)。墨辯與墨學。臺大中文學報,1,187-231。
  17. 段玉裁注(197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胡適之(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
  19.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梁啟超(1984)。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1. 梁啟超(1975)。墨經校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莊春波(1998)。論墨子的“三表法”。齊魯學刊,22-28。
  23. 陳奇猷(1981)。韓非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24. 湯智君(2003)。墨、韓二子思想關係研究。臺大中文學報,18,31-84。
  25. 湯智君(2004)。先秦墨子喪葬思想初探。興大中文學報,16,323-352。
  26. 湯智君(2005)。孔、墨「命」說之異同研究-從「知天命」和「非命」二說談起。聯大學報,2,171-206。
  27. 楊向奎(2000)。墨經數理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8. 趙紹君(1996)。中國論文的先河-《墨子》。南都學壇,16(5),54-57。
  29. 鐘友聯(1986)。墨家的哲學方法。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湯智君、林承萱(2012)。「墨經」中的科學思想舉隅—以光學與機械學為主的觀察。聯大學報,9(1),1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