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初遺民《春秋》學中的民族意識-以王夫之、顧炎武爲主的考察

并列篇名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Ethnicism of Loyalist: A Study on the Loyalist's Hermeneutics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Early Qing Dynasty

DOI

10.29766/JCLLNTU.200809.0007

作者

蕭敏如(Min-Ru Hsiao)

关键词

夷夏觀 ; 清代 ; 遺民 ; 春秋學 ; 民族意識 ; Early Qing dynasty ; Loyalist ;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Ethnicism ; Nationalism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08 / 09 / 01)

页次

193 - 2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初滿洲入關後,使中原地區形成漢文化與異文化頻繁交涉的情境,成爲鼓動夷夏民族意識的土壤。遺民以種種儀式化行爲(身殉、哭廟、焚儒服)來表達民族認同,也在經典中尋繹相關文本,藉以批判清政權以夷亂華。因此,《春秋》「攘夷尊夏」之論述,便成爲遺民宣傳「排滿」的重要論據。正因這一時期特殊的歷史因素,使遺民《春秋》學顛覆傳統以文化界定夷夏的態度,而傾向於從地域、血緣與文化上定義夷/夏。本文將以王夫之、顧炎武二人的《春秋》學著作爲主,探討清初遺民《春秋》學焦點由「尊王」向「攘夷」轉化的趨勢,釐析清初遺民的政治認同與夷夏觀。

英文摘要

After the Manchus Entering in China, the Chinese was forced to face alien regime and strange culture. In the atmosphere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lash between Manchus and Chinese, the Ming loyalists had consciousness of nation and ethnic by the sense of otherness. The Loyalists demonstrated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ethnic self-awareness by some ritualized behaviour (sacrifice for the nation, burning the Confucian dress 焚儒服…etc.). In addition, the Loyalist also tried to find ethnocentric text in the classics. Therefore, the discourse of ”Yi (other ethnic, 夷) and Xia (Chinese, 夏)”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had been noticed. The Loyalists demonstrated their ethnocentrism by re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 and Xia” discourse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author analyze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ethnicism of Loyalist by their hermeneutics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 R. J. Johnston著、唐曉峰譯(1999)。地理學與地理學家。北京:商務印書館。
  3.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2000)。清史編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孔定芳(2006)。論清聖祖的遺民策略-以「博學鴻儒科」爲考察中心。江蘇社會科學,1
  5. 孔定芳(2006)。「博學鴻儒科」與晚年顧炎武。學海,3
  6. 孔定芳(2006)。明遺民與「博學鴻儒科」。浙江學刊,2
  7. 孔定芳(2006)。論康熙「博學鴻儒科」之旨在籠絡明遺民。唐都學刊,22(3)
  8. 孔定芳(2005)。明遺民的身份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3
  9. 孔穎達(1981)。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10. 王夫之(1993)。船山全書:春秋世論。長沙:嶽麓書社。
  11. 王夫之(1993)。船山全書:春秋稗疏。長沙:嶽麓書社。
  12. 王夫之(1992)。船山全書:搔首問。湖南:嶽麓書社。
  13. 王夫之(1985)。讀通鑑論(《宋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
  14. 王夫之(1992)。船山全書:黃書。長沙:嶽鹿書社。
  15. 王立新。胡文定與王船山的《春秋》學說。鵝湖月刊,29(10)
  16.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17. 王星慧(2006)。康熙二年顧炎武在山西與曹溶、李因篤的交游考-兼論顧亭林的交游思想。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2(4)
  18. 全祖望(2000)。全祖望集彙校集注:鮚埼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江藩(1983)。漢學師承記。上海:上海書店。
  20. 何冠彪(1997)。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
  21. 余英時(1972)。方以智晚節考。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
  22. 李海叶(2001)。漢士族與慕容氏政權。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30(4)
  23. 沈嘉榮(1994)。顧炎武論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4. 周可真(1998)。顧炎武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5. 胡安國(1966)。春秋胡氏傳。台北: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
  26. 胡安國(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胡氏春秋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7. 胡發貴。王夫之夷夏觀新論。河南大學學報,6(3)
  28. 徐珂(1984)。清稗類鈔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9. 翁洲老民(1982)。中國歷史研究資料叢書:海東逸史。上海:上海書店。
  30. 崔世平(2005)。崔芬墓誌與南北爭戰下的青州崔氏。南京曉庄學院學報,21(1)
  31. 張學智(2005)。王夫之《春秋》學中的華夷之辨。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
  32. 黃宗羲(1999)。南明史料(八種):弘光實錄鈔。南京:江蘇古籍。
  33. 溫睿臨(1993)。中國野史集成:南疆逸史。成都:巴蜀書社。
  34. 葛榮晉、魏長寶(2000)。一代儒宗顧亭林。台北:文津。
  35. 趙爾巽(1997)。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36. 謝正光(1999)。清初的遺民與貳臣-顧炎武、孫承澤、朱彝尊交遊考論。漢學研究,17(2)
  37. 歸莊(1982)。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
  38. 顧炎武(1970)。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
  39. 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亭林詩集。台北:漢京文化。
  40. 顧炎武(1991)。叢書集成初編:左傳杜解補正。北京:中華書局。
  41. 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蔣山傭殘稿。台北:漢京文化。
  42. 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亭林餘集。台北:漢京文化。
  43. 顧炎武(1984)。顧亭林詩文集:亭林佚文輯補。台北:漢京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曾世豪(2014)。華、夷再變:論《女仙外史》中的秩序觀想像。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8,195-222。
  2. 許嘉瑋(2012)。「崇實」作為一種批評方法─論《四庫全書總目》「楚辭類」提要呈現之文學思想。淡江中文學報,27,225-252。
  3. 劉德明(2011)。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7,1-46。
  4. 鍾哲宇(2017)。論王船山《說文廣義》之漢字文化思想。淡江中文學報,36,73-104。
  5. (2024)。論世變與文人劇作之「哭廟」書寫—以沈自徵《霸亭秋》、嵇永仁《泥神廟》、張韜《霸亭廟》為例。淡江中文學報,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