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管子》四篇中的黃老思想-以“道”、“氣”、“心學”為中心

并列篇名

Influences That the Jisia Learning (稷下學術) Had Brought to the Taoist Philosophy: The Huang-Lao Thinking in "GuanZi's (管子)" Four Chapters

DOI

10.29766/JCLLNTU.200903.0007

作者

張鴻愷(Hung-Kai Chang)

关键词

管子 ; 道家 ; 老子 ; 黃老思想 ; 稷下 ; GuanZih ; the Taoist ; LaoZih ; Huang-Lao Thinking ; JiSia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09 / 03 / 01)

页次

197 - 2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管子》四篇吸收了流行於齊國已久之道家思想,以道家哲理論說法家思想,為法治找到形上學之依據;又受到鄰近齊魯之地儒墨思想之影響,論證了禮法並用之必要性。把「無為」提昇為君主的治術,並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將儒、道、法諸家之思想融匯。強調聖君賢佐體「道」執「法」,應重視個人身心修養,此又因襲《老子》「脩之身,其德乃真」之意,而修養身心又與政治行為之守「道」行「德」密切聯繫,體現出「道與德無間」,此誠對原始老莊道家思想之一大變革,也是對前期稷下黃老學在思想內容上之一大拓展。

英文摘要

The four chapters in 『GuanZih (管子)』absorbed the Taoist's thinking that had been in the fashion in Chi (齊國). It illustrated the Fajia's thinking with the theory of the Taoist and discovered Metaphysic's basis for law and order. Besides, influenced by the thinking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t in ChiLu area in Chi's neighborhood, it also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of the unity of rites and law. It promoted 「inaction-let things to take its own course」 to be an administration measure and digested the thinking of the Confusianists, the Taoist and the Fajai, in a deeper and wider level. It stressed a sacred monarch should execute the law in accordance with principles, and thought individual's accomplishments in his body and mind should be valued. The idea followed the idea of 「one's moral character can reflect his real morality」by『LaoZi's (老子)』. And cultivation of one's moral character wa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nciple of 「keeping the doctrine and carrying out the morality」 in politics behavior, showing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in-between the doctrine and the morality」. This, in fact, was a big change to the initial LaoZih, ZhuangZih and Taoist thinking and also an expansion of the JiSia's Huang-Lao Theory in earlier stage in the thinking cont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黃漢光(2002)。黃老之學初議。鵝湖,24(7)
    連結:
  2. 楊儒賓(1994)。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的觀點。鵝湖學誌,13
    連結:
  3.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1966)。管子校正。台北:世界書局。
  4. 丁原明撰(2000)。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
  5. 王叔岷(1999)。論司馬遷所了解之老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 王強(1999)。《管子》法治思想析論。管子學刊,3
  7. 白奚撰(1998)。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
  8. 任繼愈主編(1992)。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
  9. 朱伯崑。管子四篇考。中國哲學史論文集,1
  10. 余明光(1985)。黃老思想初探-讀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古佚書。中國哲學史,3
  11. 余敦康。論管仲學派。中國哲學,2
  12. 吳光撰(1985)。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 呂思勉撰(1985)。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社。
  14. 李存山(1987)。《內業》等四篇的寫作時間和作者。管子學刊,創刊號
  15. 李學勤(1989)。多采的古代地區文化。文史知識,3
  16. 周立升、王德敏(1983)。管子中的精氣論及其歷史貢獻。哲學研究,5
  17. 周立升、王德敏撰(1990)。管子與齊文化。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18. 周乾榮(1999)。《管子》「精」說剖析。管子學刊,50
  19. 林麗娥。稷下學風及其影響初探。孔孟月刊,23(2)
  20. 林麗娥撰(1988)。先秦齊學考。台北:商務。
  21. 金東洙(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中研所。
  22. 宣兆琦、王雁(2002)。《管子》三論。管子學刊,2
  23. 胡家聰(1981)。稷下學宮鉤沈。文史哲,4
  24. 胡家聰。管子原本考。文史,13
  25. 胡家聰撰(1998)。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6. 胡家聰撰(1995)。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范文瀾撰(1964)。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8. 唐蘭(1974)。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9
  29. 徐漢昌(1993)。《管子》論「禮」初探。中山人文學報,1
  30. 徐漢昌撰(1990)。管子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31. 袁信愛(1997)。《管子》中黃老道家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24(12)
  32. 馬非白(1990)。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
  33. 馬耘(1995)。稷下道家各派的交流與昇華-《管子》等四篇學術內涵淺議。哲學與文化,26(5)
  34. 高正撰(1997)。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高祥(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大國研所。
  36. 張岱年撰(1982)。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北京:三聯書店。
  37. 張秉楠撰(1991)。稷下鉤沈。上海:古籍。
  38. 張運華撰(1998)。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長春:吉林教育。
  39. 郭沫若撰(1954)。青銅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40. 郭沫若撰(1986)。十批判書。台北中和市:古楓出版社。
  41.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撰(1981)。管子集校。日本東京都:東豐書店。
  42. 陳政揚(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研所。
  43. 陳鼓應(2002)。《管子》〈形勢〉〈宙合〉〈樞言〉〈水地〉諸篇的黃老思想。漢學研究,20(1)
  44. 陳鼓應(1999)。《管子》四篇的心學和氣論。台大哲學評論,22
  45. 陳鼓應(2000)。《管子》四篇的道論。台大哲學評論,23
  46. 陳榮捷(1972)。戰國道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3)
  47. 陳德和(1992)。管子心術上篇義理疏解。鵝湖,17(7)
  48. 陳麗桂撰(1991)。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
  49. 陳麗桂撰(1997)。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
  50. 馮友蘭(1954)。先秦道家所謂的物質性。《哲學研究》雙週刊,13
  51. 馮友蘭撰(1992)。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2. 馮友蘭撰(1962)。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香港:哲學研究所。
  53. 馮契。管子和黃老之學。中國哲學,11
  54. 黃建中。先秦學術與環境。大陸雜誌,16(10)
  55. 楊儒賓(1991)。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漢學研究,9(1)
  56. 熊鐵基撰(1984)。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57.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撰(1995)。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
  58. 趙吉惠(1990)。關於「黃老之學」、《黃帝四經》產生時代考證。哲學與文化,7(12)
  59. 劉長林、胡奐湘。管子心學與生命的自我超越。中國文化月刊,165
  60. 劉笑敢撰(1997)。老子。台北:東大圖書。
  61. 劉蔚華(1983)。稷下學概述-稷下學研究之一。齊魯學刊,1
  62. 蔣伯潛撰(1987)。諸子通考。台北:正中書局。
  63. 錢穆撰(1986)。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
  64. 錢穆撰(1980)。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
  65. 謝明陽。從《老子》到《管子》四篇看「心」的概念之發展。鵝湖,25(8)
  66. 羅根澤撰(1977)。諸子考索。九龍:學林書店。
  67. 邊曉梅、宗基(2002)。試析《管子》的治國思想。管子學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