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台灣三○年代大衆婚戀小說的啓蒙論述與華語敘事:以徐坤泉、吳漫沙爲例
|
并列篇名
|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and Chinese Narration in the Popular Fiction of the 1930s: A Study of Xu Kun-quan and Wu Man-sha
|
DOI
|
10.29766/JCLLNTU.200909.0002
|
作者
|
林芳玫(Fang-Mei Lin)
|
关键词
|
大眾通俗小說 ; 啓蒙論述 ; 華語敘事 ; popular fiction ; discourse of enlightenment ; Chinese narration
|
期刊名称
|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7期(2009 / 09 / 01)
|
页次
|
29
-
6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論文以三○年代台灣日治時期的大眾婚戀小說爲探討對象,檢視30年代小說與當時文化、社會、傳媒的情境有何互動關係,並指出當時通俗文學中的啓蒙論述。筆者首先探討「大眾」與「大眾文化」對不同發言者的分殊意義。其次,針對人們較爲熟悉的類型化文學「羅曼史」或「言情小說」,筆者分析「婚戀小說」與羅曼史的差異。本文另一個關心主題是以新舊文學論戰及台灣話文論戰爲背景,分析漢文大眾小說的文字風格。徐坤泉試圖使用少數台語詞彙,整體看來仍是中文白話文,而吳漫沙則展現更鮮明的話劇式五四白話文。吳漫沙在皇民文學的鮮明立場下,暗藏中國民族主義,其華語敘事與民族認同值得深入探討。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popular fiction in the 30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 will situate my discussion under the overall social and culture context of mass media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inema. In this period,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co-existed with entertainment. Next, I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t usages and concepts of ”the people.” The third issue in this paper deals with literary debates regard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ld/classical and new/colloquial style (bai-hwa). Popular novels in this period were written in Mandarin Chinese; however, people were used to speak in Taiwanese in daily life. Chinese narration is both a issue of written language and a way to express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under the disguise of komin (imperial) literatur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柳書琴(2004)。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3(7)
連結:
-
Castle, Gregory (ed.)(2001).Poslcolonial Discourses: An Anthology.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esai, G.(ed.),Nair, S.(ed.)(2005).Postcolonialism: An Anthology of Cultural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Jersey:State University of Rugers.
-
Giddens, Anthony(1992).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London:Polity.
-
Janice, Radway(1984).Reading the Romance.Chapel Hill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
-
王詩琅(1954)。徐坤泉先生去世。台北文物,3(2)
-
吳祖助主編(2008)。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集編。臺中:文昕閣圖書公司。
-
吳祖助主編、林登煜主編(2008)。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集編。臺中:文昕閣圖書公司。
-
吳漫沙(2000)。追昔集。台北縣:台北縣文化局。
-
吳漫沙(1998)。韭菜花。台北:前衛。
-
吳漫沙(1998)。黎明之歌。台北:前衛。
-
吳福助主編、林登煜主編(2008)。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集編。臺中:文昕閣圖書公司。
-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
李孝悌(1996)。大眾文化與激進政治: 一九三○年代的文藝大眾化論爭。「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40─60年代」研討會,台北:
-
李宗慈(2002)。口述歷史:吳漫沙的風與月。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文化局。
-
李進益(2002)。日據時期長篇通俗小說的創作及主題探究─以徐坤泉、吳漫沙作品為主。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台中:
-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
-
林淑慧(2004)。日治末期《風月報》、《南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台灣文獻,55(1)
-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的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
-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
-
徐坤泉(1998)。可愛的仇人。台北:前衛。
-
高啓進(2002)。澎湖望安小說家「阿Q」之弟─徐坤泉(1907─1954)。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
許俊雅(1997)。台灣文學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
陳大為主編、鍾怡雯主編(2006)。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Ⅰ: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
-
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
-
陳蕙如(2004)。在菁英與大眾之間一論徐坤泉《可愛的仇人》的革新意識及其通俗呈現。育達人文社會學報,創刊號
-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
-
黃秀如(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
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
-
黃聰洲(1988)。終戰前的台灣電影活動。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台北:
-
蔡佩均(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
-
蘇碩彬(2006)。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讀者想像。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
被引用次数
|
-
林芳玫(2013)。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分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臺灣文學學報,23,29-62。
-
林姵吟(2014)。性別化的現代性:徐坤泉與吳漫沙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臺灣文學學報,25,1-32。
-
翁小珉(2016)。在場的缺席者:解讀作為一則政治寓言的小說《可愛的仇人》。臺灣學誌,14,2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