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智顗「觀心」思想的兩點考察

并列篇名

Two Observations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 of Chin-I's Thoughts

DOI

10.29766/JCLLNTU.201203.0007

作者

王月秀(Yue-Xiu Wang)

关键词

智顗 ; 心 ; 眾生 ; 佛 ; 止觀 ; Chin-I ; mind ; all sentient beings ; Buddha ; the practice of concentration and contemplation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12 / 03 / 01)

页次

205 - 2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擬探智顗「『觀』『心』」論;透過「觀」,以明「心」的本來面目,進而管窺心、佛、眾生何以「三無差別」。重心聚焦於:一、抉微智顗「心」的意涵,指出:智顗雖重在闡論慮知心,但積聚精要的清淨心、五臟之一的肉團心其實與慮知心「三一」「一三」,等一無別。又「心」、「意」、「識」未割裂,狹義皆聚焦於識陰中的第六識。二、探究「『觀』一念心」的意義,以及「觀」的主體、客體是什麼,以闡發一念心在觀法之下所呈顯的微妙處:在「觀心」的實踐行為下,可清楚得知為何慮知心即積聚精要心、眾生心即佛心、一心即三心;「心」兼具能觀與所觀,並能通達之。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searching the theory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 of Chin-I; to know the truth of mind by the way of contemplation and to have a restricted view about why mind, Buddha and all sentient beings are the same. There are two key pints: First, exploring the meanings of mind of Chin-I and to point out: Chin-I focuses on the pondering of mind, but the gathering cores of clear mind, the heart that one of the internal organs of the body in general and the pondering of mind actually aren't different. The mind, the spirit, and consciousness don't separate, and all focus on the sixth knowledge of consciousness skandha in the narrow sense. Second, elucidating the subtle place of contemplating mind of one moment by reaching the meanings of contemplating mind of one moment, who is contemplating, whom is contemplated: Through the practicing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 we could know clear that the pondering of mind is the gathering cores of mind, all sentient beings' heart is buddha's heart, one single mind as three- minds; the mind could be subject and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尤惠貞(1997)。由「一心開二門」之思想架構看天臺宗「一念無明法性心」之特殊涵義。中華佛學學報,10
    連結:
  2. 古正美(1998)。定義大乘及研究佛性論上的一些反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21-76。
    連結:
  3. 吳汝鈞(1997)。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中華佛學學報,10,311-340。
    連結:
  4. 陳英善(1998)。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11,155-180。
    連結:
  5. 陳英善(1997)。評〈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究中心學報,2,73-127。
    連結:
  6. 陳堅(2005)。論智顗的「一念心」。中華佛學研究,9,127-149。
    連結:
  7. 楊祖漢(1995)。天台宗性惡說的意義。鵝湖學誌,14,141-153。
    連結:
  8. 楊惠南(1996)。從「法性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11-145。
    連結:
  9. 鄧克銘(1998)。智者天台教觀中之心的涵義。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187-215。
    連結:
  10. 隋.釋智顗,《阿彌陀經義記》,《大正藏》冊 37,頁 306 上-307 中。
  11.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光明經玄義》,《大正藏》冊 39,頁 1 上-12 上。
  12.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冊 33,頁 253 上-286 上。
  13. 隋.釋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 50,頁 191 上-197 下。
  14. 隋.智顗述、釋灌頂記,《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 34,頁 1 中-149 上。
  15. 隋.釋智顗,《菩薩戒義疏》,《大正藏》冊 40,頁 563 上-580 中。
  16.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玄義》,《大正藏》冊 34,頁 877 上-892 上。
  17. 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 32,頁 575 上-591 下。
  18.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摩訶止觀》,《大正藏》冊 46,頁 1 上-140 下。
  19.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冊 34,頁 921 上-936 上。
  20. 隋.釋智顗,《維摩經玄疏》,《大正藏》冊 38,頁 519 上-562 中。
  21.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請觀音經疏》,《大正藏》冊 39,頁 968 上-977 上。
  22.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 33,頁 681 上-814上。
  23. 唐.釋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冊 48,頁 397 中-413 上。
  24.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剛般若經疏》,《大正藏》冊 33,頁 75 上-84 上。
  25.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請觀音經疏》,《大正藏》冊 39,頁 968 上-977 上。
  26.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冊 34,頁 929 上-936 上。
  27. 唐.釋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續藏》冊 9,頁 460 中-757 上。
  28.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 9,頁 395 上-788 中。
  29. 隋.釋智顗述、釋灌頂記,《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冊 39,頁 46 中-83 中。
  30. 隋.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冊 37,頁 186 中-194 下。
  31. 丁福保編(1991)。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出版社。
  32. 尤惠貞(1993)。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3. 任博克、吳忠偉譯(2007)。善與惡─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體論、交互主體性與價值吊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印順(1981)。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
  35. 牟宗三(1984)。佛性與般若(下)。臺北:學生書局。
  36. 吳汝鈞(1999)。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公司。
  37. 吳汝鈞、陳森田譯(2010)。中道佛性詮釋學:天台與中觀。臺北:學生書局。
  38. 李四龍(2003)。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9. 林志欽(2002)。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世界中國哲學學報,6,3-41。
  40. 松本史郎、肖平譯、楊金萍譯(2006)。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大陸:中國人民出版社。
  41. 金希庭(1997)。關於天臺「性具善惡論」之形成與闡發之考察─以「性惡」說為中心。華岡研究學報,2,1-24。
  42. 俞學明(2001)。智顗觀心論思想述評。高雄:佛光出版社。
  43. 韋漢傑(2010)。天臺智顗的佛學思想─法界圓融。臺北:文津出版社。
  44. 張瑞良(1986)。天台智者大師的如來性惡說之探究。臺大哲學評論,9,65-107。
  45. 張瑞良(1988)。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之研究。臺大哲學論評,11,179-203。
  46. 荻原雲來編纂、辻直四郎監修(2003)。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47. 郭朝順(2002)。試論智顗「觀心釋」的詮釋學意涵。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
  48. 陳英善(1997)。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
  49. 陳英善(1995)。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臺北:東初出版社。
  50. 塚本善隆編(1973)。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出版社。
  51. 楊曾文(1990)。天臺宗「性具善惡」的心性論。世界宗教研究
  52. 楊維中(1999)。真如遍在與生佛互具─天臺宗心性本體論的邏輯推展。正觀,10,45-66。
  53. 潘桂明(1997)。天臺智顗“一念三千“述評。古籍研究,4
  54. 潘桂明(1996)。智顗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55. 蕭玫(2008)。《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論唯識思想影響如來藏之一端。正觀,44,5-33。
  56. 魏德東(1998)。論智顗的「一念」思想。宗教哲學,4(2),101-105。
  57. 覺醒(2004)。天台宗關於“一心"的運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四輯),北京:
  58. 釋恆清(1997)。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9. 釋恒清(1989)。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2,233-255。
  60. 釋恒清(1990)。智顗的性惡說。臺大哲學論評,13,153-169。
  61. 釋慈怡編(1989)。佛光大辭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62. 釋慧嶽(1974)。天臺教學史。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