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將軍之死-白先勇〈國葬〉中的國族符碼

并列篇名

Death of the General-The Cultural Codes of "Guozang" in Pai Hsien-Yung's Novel

DOI

10.29766/JCLLNTU.201209.0008

作者

曾若涵(Jo-Han Tseng)

关键词

〈國葬〉 ; 白先勇 ; 國族 ; 符碼 ; 省外族群 ; "Guozang" ; Pai Hsien-yung ; Nationalism ; Cultural Codes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12 / 09 / 01)

页次

135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國葬〉的內容出發,以小說所提及的人、事、物作引,討論故事中的國族符碼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國葬〉中的輓聯本意是描寫李浩然的功績,白先勇把死亡熟練地運用為寫作材料,以小說中人物的事蹟與靈堂中的物件反映出轉進來台的老兵心態,也反映特定族群的國族意識所帶來的身世之歎。此外也表現出白先勇發出不平之鳴,為父留名的意圖。小說中形形色色的軍人形象,都是利用文化符碼將歷史與小說連結的佳筆,故事中各個反映歷史的物件,都隱隱挑動省外族群集體意識的神經。第一代省外族群擁有和本省各族群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小說一方面以諸多物件來表現這種國族主義,凸顯文化符碼在小說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英雄失意、壯志未酬的嘆息之情。從國/族的角度來看,〈國葬〉都以當時歷史背景反映了文學與真實空間的流動與轉移,而這些似真似假的空間轉換,以及充塞全文的國族符碼,是一個個的隱喻,流竄在讀者的思維裡,形成特殊的美感經驗。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e contents of the novel called ”Guozang”國葬, which means a state funeral, to the cultural codes reflected from the novel. The article goes with five sections. Main points which is demonstrated can be but into three parts. First, couplets, the important stuff in the Chinese funeral, are used in the story to memorize general Li Hao-ran(李浩然). However, Pai uses those for further purposes. Poems written on the couplets not only show the complicated thought of the soldiers come from Mainland China, but also give the images of Pai's father. Second, by the materials of history, it is clear that ”Guozang” revises from real background of war periods. Just because the story based on the reality, the cultural codes inside improve the story more esthetical. In terms of cultural codes, especially the codes of nationalism, have effects both to Taiwanese people and to the literary works, what is why Pai's noval give readers much aware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三國韋昭注(1985)。國語附校刊札記。北京:中華書局。
  2. 元趙孟頫(1985)。松雪齋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4. 漢司馬遷、瀧川龜太郎新證(1994)。史記會著考證。臺北:宏業書局。
  5. Gellner, Ernest、李金梅譯、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聯經出版社。
  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 白先勇(2006)。廣西精神─建設廣西模範省一九三一~三七年。印刻文學生活誌,2(7),42-69。
  8. 白先勇(2004)。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
  9. 白先勇(2012)。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0. 白先勇(2012)。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1. 白先勇(2001)。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
  12. 朱立元編(2007)。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3. 何顯明(1993)。中國人的死亡心態。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4. 李奭學(2008)。三看白先勇。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15. 柴雅珍(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6. 泰瑞.伊果頓、吳新發譯(2008)。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17. 袁良駿(1994)。白先勇論。臺北:爾雅出版社。
  18. 清聖祖御製(1989)。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符立中(2010)。白先勇與符立中對談─從臺北人到紐約客。臺北:九歌出版社。
  20. 陳國偉、國立編譯館編(2007)。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1. 曾秀萍(2001)。白先勇創作評論資料。中外文學,30(2),201-208。
  22. 程思遠(1989)。白崇禧傳。臺北:曉園出版社。
  23. 黃應貴(2009)。總論。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
  24. 葉石濤(1999)。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
  25. 賈廷詩訪問記錄、馬天綱訪問記錄、陳三井訪問記錄、陳存恭訪問記錄(1989)。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6. 賈廷詩訪問記錄、馬天綱訪問記錄、陳三井訪問記錄、陳存恭訪問記錄(1989)。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7. 歐陽子(1983)。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爾雅出版社。
  28. 盧國屏編(2001)。文化密碼─語言解碼,臺北:
  29. 戴維.克里斯特爾、沈家煊譯(2007)。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30. 謝康(1989)。白崇禧傳。臺北:廣西文獻社。
  31. 羅蘭.巴特、屠友祥譯(2000)。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 羅蘭.巴特、陳志敏譯(2008)。符號的想象─羅蘭巴特評論集(二)。苗栗縣:桂冠圖書出版社。
  33. 羅蘭.巴特、董學文譯、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文化。
  34. 羅蘭.巴特、劉森堯譯(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臺北:桂冠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