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寫出-活出文學-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美學」的兩個面向

并列篇名

Writing-Living out Literature: Two Dimensions of the "Aesthetics" of Modern Indigenou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作者

陳伯軒(Chen PoHsuan)

关键词

原住民文學 ; 美學 ; 感性認識 ; 文學批評 ; 文學性 ; Indigenous literature ; Aesthetics ; Perceptual awareness ; Literature criticism ; Literary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7 / 03 / 01)

页次

141 - 1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由符號形式美學與感性認識能力兩個面向,理解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美學」問題。符號形式美學的立場,確認且強調以形式美學閱讀評論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正當性。尤其當原住民文學作品跨越文學與民族誌的功能時,理應具有不同的閱讀方式與評論視野。至於將美學視為一種感性認識的研究,則是從美學一詞的本意出發。當原住民文學向傳統生活實踐的場域汲取書寫的養分時,那種活在文學、活出文學的生命姿態,顯示了一種與物有宜、感受力十分敏銳的認識方式。本文並呈顯了「寫出-活出文學」的書寫邏輯──亦即「活在當下」的境況,仰賴文字「寫出」,而更確立了「漢語文學」的價值及其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aesthetics" of the modern indigenous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and the ability of perceptual awareness. Th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confirm and emphasize on the validity of reading and criticizing the modern indigenou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alist aesthetics. If the indigenous literature works co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literature and ethnography, the reading techniques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criticism shall vary. As taking aesthetics as a discussion of perceptual awareness, it focuses more on the definition of aesthetics. In indigenous literature, the inspiration of the authors is often derived from the fields of traditional life practices. The life philosophy of living in and out literature shows a sort of awareness that is to live harmoniously with everything and have sharp perceptions towards life. This study also represents the writing logic of "living-writing out literature", namely the state of "living at the moment". Moreover, the "writing" of literature has also established the value and the mea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邱貴芬(2012)。性別政治與原住民主體的呈現:夏曼.藍波安的文學作品與Si-Manirei 的紀錄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6
    連結:
  2. 孫大川(2005)。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95-227。
    連結:
  3. 孫大川(2008)。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台灣文學學報,13,93-150。
    連結:
  4. 徐國明(2011)。弱勢族裔的協商困境─從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來談「原住民性」與「文學性」的辯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205-238。
    連結:
  5. 邱貴芬:〈原住民需要文學「創作」嗎?〉,《自由時報》2005 年9 月20 日
  6.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9)。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下)。台北:里仁。
  7. 王世德編(1987)。美學辭典。台北:木鐸出版社。
  8. 瓦歷斯.諾幹(2013)。城市殘酷。台北:南方家園。
  9. 瓦歷斯.諾幹(1994)。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
  10. 瓦歷斯.諾幹(2012)。番人之眼。台中:晨星出版社。
  11. 伍至學(1998)。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台灣書局。
  12. 何乏筆(2003)。氣氛美學的新視野。當代,188,24-43。
  13. 伯梅、谷心鵬譯、翟江月譯、何乏筆譯(2003)。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50-33。
  14. 吳春慧(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大中文。
  15. 里慕伊.阿紀(2010)。山櫻花的故鄉。台北:麥田出版社。
  16. 亞榮隆.撒可努(2011)。走風的人。台北:耶魯國際。
  17. 亞榮隆.撒可努(2014)。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國際。
  18. 亞榮隆.撒可努(2011)。外公的海。台北:耶魯國際。
  19. 奉君山(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大中文。
  20. 邱貴芬(2004)。台灣文學研究的「文學性」。第一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21. 夏曼.藍波安(2007)。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
  22. 夏曼.藍波安(2014)。大海浮夢。台北:聯經。
  23. 夏曼.藍波安(2009)。老海人。台北:印刻出版社。
  24. 徐國明(2010)。「原住民」的框架內/外─重探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文化 論述與「文學性」問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8,159-201。
  25.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2005)。人論。台北:桂冠圖書。
  26. 班雅明、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27. 張誦聖(2004)。「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台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台灣文學評論,4(2)
  28. 張賢根(2009)。20世紀的西方美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29. 理查德.舒斯特曼、彭鋒譯(2007)。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與生活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理查德.舒斯特曼、程相占譯(2011)。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31.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2014)。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修訂版)。台北:人間出版社。
  32. 彭鋒(2009)。回歸:當代美學的11個問題。北京:北京大學。
  33. 董恕明(2013)。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34. 趙憲章、張輝、王雄(2008)。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5. 齊隆壬(2002)。民族誌與正文:台灣原住民文學的書寫和種族論述。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新竹:
  36. 鮑姆嘉藤、簡明譯、王旭曉譯(1987)。美學。北京:新華書店。
  37. 魏貽君(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
  38. 蘇珊.朗格、劉大基譯、傅志強譯、周發祥譯(1986)。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許家真(2022)。原住民文學的另一種可能:《北橫多馬斯》中的幽默、虛構與真實。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9,15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