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何休五諫範型之創立-兼論五諫之形成與發展

并列篇名

Hé xiū "wǔ jiàn" and its paradigm establishment--also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ǔ jiàn"

作者

陳明恩(Chen MingEn)

关键词

五諫 ; 說苑 ; 白虎通 ; 何休 ; Wǔ jiàn ; Shuō yuan ; Bái hǔ tōng ; Hé xiū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7 / 03 / 01)

页次

81 - 1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五諫」之說,首見《說苑》。惟《說苑》所述,無論就理論基礎、理論陳述或概念解說而言,皆略嫌簡略。降及《白虎通》,始援「五常」入「五諫」,且依五常之性,申述五諫之特質;五諫之理論基礎及概念定義,始稍完備。至何休,始援「史例」以明「五諫」之旨義;五諫之差異及各種諫法之特質,至此方有較為具體之闡述。綜觀三家所論,雖其用辭略有差異,但皆肯定諫之意義與價值;其中「諷諫」不僅為三家所共有,更為三家論諫之首選。足見以「諷」為核心之勸諫方式,實為漢世諫論之主流。

英文摘要

"wǔ jiàn", first seen in the "shuō yuàn" However, "shuō yuàn" described regardles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oretical statements or conceptual explanations,which are slightly brief. The "bái hǔ tōng" began to use the "wǔ cháng" to explain the "wǔ jiàn", an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wǔ cháng" to describe "wǔ jiàn".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wǔ jià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are becoming more complete. Until Hé xiū, he used the "history"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wǔ jiàn" ; "jiàn" differen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dmonitions just have a more specific exposition. Look at the three theories, although the use of words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but sured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remonstrance. The "Fěng Jiàn" is not only shared by the three, but also be choosed by the three on the remonstranc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remonstration mode centered on "Fěng",and it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admonishments in the Han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曹方向:〈據清華簡釋上博簡的「鈙」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4/01/09)__
  2. 西漢孔安國、唐孔穎達正義(1989)。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 西漢孔安國、魏王肅注(1986)。孔子家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西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5. 西漢董仲舒、蘇輿義證(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6. 西漢劉向編訂、何建章注釋(1990)。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7. 西漢劉向、石光瑛校釋(2001)。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8. 西漢劉向、向宗魯校證(1987)。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9. 西漢劉安、張雙棣校釋(1999)。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 西漢韓嬰、屈守元箋疏(1996)。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
  11. 宋朱熹(1987)。四書集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宋洪興祖(1983)。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13. 東周晏嬰(1965)。晏子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東周荀況、王先謙集解(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5. 東周莊周、郭慶藩集釋(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6. 東周管仲、顏昌嶢校釋(1996)。管子校釋。長沙:岳麓書社。
  17. 東周韓非、陳奇猷集釋(1974)。韓非子集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1989)。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館。
  19. 東漢班固(1987)。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0. 東漢班固、陳立疏證(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21. 東漢馬融、鄭玄注(1988)。忠經。臺北:大化書局。
  22.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86)。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3.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89)。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1989)。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89)。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89)。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89)。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8. 東漢應劭(1986)。風俗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南朝宋范曄(1987)。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0. 唐徐堅輯(1986)。初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89)。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秦呂不韋、陳奇猷校釋(1990)。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33. 戰國初墨翟、吳毓江校注(1993)。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4. 梅家玲(1989)。毛詩序「風教說」探析─兼論其與六朝文學批評之關係。臺大中文學報,3,489-512。
  35. 許子濱(2008)。先秦待放禮說考辨。東方文化,41(2),57-69。
  36. 陳明恩(2015)。漢儒「五諫」述義。銘傳大學2015年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37. 陳謙(2008)。論中國古代臣諫君的若干原則─說服學與傳播學視角。東方論壇,2008(2),87-105。
  38. 黃鳴奮(2001)。說服君主─中國古代的諷諫傳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9.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2),73-120。
  40. 鄭任釗(2014)。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的君主思想。湖南大學學報,28(6),5-13。
  41. 錢穆(1991)。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