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古今死亡對歌:挽歌之死亡主題的流變

并列篇名

Death Chant between the Past and Present: The Evolution of Elegy Song's Death Theme

作者

潘筱蒨(Pua Shiau Chen)

关键词

挽歌 ; 挽詩 ; 馬來西亞古體挽歌詩 ; 主題學 ; Elegy Song ; Elegy Poetry ; Ancient Elegy Poetry of Malaysia ; Thematology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20 / 03 / 01)

页次

349 - 3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最早的挽歌是收錄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的〈薤露〉與〈蒿裡〉兩首。經過時代的變遷,文人的改造,挽歌出現了新的內容。不僅內容上有所不同,曲名也逐漸出現新的名稱。時代對於文學的發展而言,是深具意義的。時代反映人們的生活形態,展現人們的生活面貌,以此時代可體現出一時代人們的價值觀、情感觀、審美觀、生命觀等。時代的變遷影響了挽歌的創作模式,文學創作「模式」含內容與形式。由此對「傳統」的改造,是必然的,是時代前進的產物。文學創作「模式」的演變,可以從多角度或研討方法進行探討,如早期的古典文學研究視角,「抒情傳統」至現今的「地理空間意識」亦可切出其客觀的一角。而本文認為主題學亦是可以切入的一個角度,以此獲得挽歌、挽詩的詩學脈絡。時間與研討的範圍,是從中國古代至馬來西亞挽歌的書寫,利用兩者之間的觀照,以此梳理出其詩學脈絡,在獲得挽歌的詩學脈絡的同時,亦可獲悉馬來西亞詩人在撰寫古體挽詩所承繼的傳統。

英文摘要

The "Xielu" and "Haoli" were the first elegies included in-"Xianghe geci" of Yue fu Shiji. These elegies present the new content through the change of time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ot. The content and the titles of songs also changed. The era was meaning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e eras reflected the human lifestyle and life condition. Therefore the eras can reflect the core values, emotion perspective and concept of life of humans in different ages. The change of time affected the writing mode of elegies The writing mode of literature included contents and style.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 was inevitable as this was the result of era growth. There are multi-angle or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writing mode of literature. The "lyrical tradition" and "Geo-spatial awareness" also can be used as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writing mode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matological method to explore the poetics of elegy songs, elegy poetry. The research area includes elegy songs of ancient China until the ancient elegy poetry of Malaysia. This will reveal the literary context of elegy songs and the tradition of ancient elegy poetry of Malaysi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文天祥(1985).文天祥全集.北京:中國書局.
  2. 王立(2013)。主題學的理論方法及其研究實踐。學術交流,1,162-168。
  3. 王立(1994).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 —— 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
  4. 王安石,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1959).臨川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5. 全明詩編纂委員會(編)(1993).全明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宇文所安,胡秋蕾(譯),王宇根(譯),田曉菲(譯)(2012).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7. 江豔華(1994)。魏晉南北朝詠史詩論略。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4,51-55。
  8. 艾布拉姆斯, M.H.,朱金鵬(譯),朱荔(譯)(1990).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 吳興勇(2006).論死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0. 沈德潛(選)(1998).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
  11. 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註疏:賦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
  12. 袁行霈(1997).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曹植,趙幼文(校註)(1984).曹植集校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4. 曹順慶(2005).比較文學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5. 曹道衡(選註)(2000).樂府詩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6. 曹操,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74).曹操集.北京:中華書局.
  17. 郭茂倩(編)(1979).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18. 陳鵬翔(1983)。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
  19. 陸放翁(1962).宋元明詩三百首.香港:廣智書局.
  20. 陸楊(2006).死亡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萬建中(2009).中國民間散文敘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劉勰,范文瀾(注)(1958).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3. 潘筱蒨(2015)。他挽——自挽:中古挽歌與士人審美心態。馬來亞大學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3(1),5-8。
  24. 潘筱蒨(2018)。挽歌美學特色與馬來西亞古體挽詩美學變革。宜春學院學報,40(7),97-102。
  25. 盧友中(2010).雁蕩山山僧 —— 竺摩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3)。白居易哭悼詩探析。通識教育實踐與研究,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