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萬物有靈亦有情:論遲子建1980年代的抒情小說

并列篇名

The Thought of Animism in Chi Zi-Jian's Lyrical Fictions in the 1980s

作者

李雲飛(Li, Yun-fei)

关键词

遲子建 ; 抒情小說 ; 1980年代 ; 生態整體主義 ; Chi Zi-Jian ; Lyrical Fiction ; the 1980s ; Ecological Holism

期刊名称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21 / 09 / 01)

页次

467 - 50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抒情小說的創作在1980年代的中國文學界蔚為大觀,遲子建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家。她的小說文體呈現出強烈的散文化風格,注重主體情感的抒發,專注於對日常生活的書寫。她認為小說就是日常化的生活,要從日常生活中挖掘詩意和溫情,以此對抗和消解其中的悲苦。在當時的眾多抒情小說中,使遲子建獨具風格的是她筆下具有神性的自然和極地生活,此處的自然是自有其呼吸和生命、充滿靈性、自為的、甚至超驗的所在,她嚮往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使其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體現出生態思想的核心精神──生態整體主義。

英文摘要

The surge of lyrical fictions was a typical literary phenomenon in the 1980s, and Chi Zi-Jian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Her fictions show a strong prose style,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bject's emotions and focus on the writing of daily life. In her opinion, fictions are all about everyday life. She discovers poetic quality and warmth in daily life to dissolve the misery. Among all the lyrical fictions in the 1980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haracteristic in Chi Zi-Jian's fictions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divine nature and life in polar region. The nature there is not just the background of life. To the contrary, it has its own spiritual, productive, and even transcendent life. In her writing, Chi pursues the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ity. This results in the transcendence of anthropocentrism, which reflects the core spirit of ecological thoughts-ecological hol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Ralph(1963).The Lyrical Novel: Studies in Hermann Hesse, André Gide, and Virginia Woolf.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 厄爾 ‧ 特納,王宇根(譯),宋偉傑(譯)(1998).比較詩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3. 王干(1996)。冰潔:透明的流動和凝化——評遲子建的散文集《傷懷之美》。當代作家評論,1996(1),72-77。
  4. 王安憶、徐春萍:〈我眼中的歷史是日常的〉,《文藝報》,2000 年 10 月 26 日。
  5. 王安憶,張新穎(2010).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 王諾(2020).歐美生態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吳俊(1992)。追憶:月光下的靈魂漫遊——關於遲子建小說的意蘊。當代作家評論,1992(2),76-85。
  8. 宋學孟(1986)。關於遲子建——編輯手記。北方文學,1986(9),17-19。
  9. 李海燕,修佳明(譯)(2018).心靈革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 李楊(1993).抗爭宿命之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42-1976)研究.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1. 李德南(2020)。愛與神的共同體——論遲子建的人文理想與寫作實踐。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3),11-24。
  12. 李歐梵,王宏志(譯)(2005).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
  13. 周作人:〈晚間的來客‧譯後記〉,《新青年》,第7卷第5號,1920 年 4 月。
  14. 季進(2008)。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王德威教授訪談錄。書城,2008(6),5-12。
  15. 洪子誠(2005).文學與歷史敘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6. 唐小林(2018)。遲子建小說的「痼疾」。文學自由談,2018(5),35-48。
  17. 張學正(選評),張志英(選評)(1988).繽紛的小說世界 ‧ 新潮小說選評(一).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8. 閆秋紅(2012).現代東北文學與薩滿教文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9. 普實克,李歐梵(編),郭建玲(譯)(2010).抒情與史詩——現代中國文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 賀桂梅(2020).「新啟蒙」知識檔案:80 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楊聯芬(1996).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抒情傾向.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雷毅(2010)。阿倫 ‧ 奈斯的深層生態學思想。世界哲學,2010(4),20-29。
  23. 劉艷(2017)。神性書寫與遲子建小說的散文化傾向。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2),12-18。
  24. 遲子建(2016).遲子建散文系列: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5. 遲子建(2017)。小說的叢林。中國文學批評,2017(1),47-49。
  26. 遲子建(1985)。那丟失的……。北方文學,1985(1),47-50。
  27. 遲子建:〈文學的「求經之路」〉,《文藝報》第 19 版,2017 年 3 月 16 日。
  28. 遲子建(2002)。寒冷的高緯度——我的夢開始的地方。小說評論,2002(2),35-37。
  29. 遲子建(2016).遲子建散文系列:鎖在深處的蜜.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30. 遲子建(1989).北極村童話.北京:作家出版社.
  31. 遲子建(2003)。〈花瓣飯〉及其他。青年文學,2003(7),1。
  32. 遲子建(1986)。長歌當哭。北方文學,1986(9),20。
  33. 遲子建(2013).遲子建中篇小說編年:北極村童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4. 遲子建:〈枕邊的夜鶯〉,《黑龍江日報》第 12 版,2008 年12 月 03 日。
  35. 遲子建(2012).白雪烏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遲子建(1999)。我說我。時代文學,1999(6),46-47。
  37. 遲子建:〈父親的肖像〉,《新民晚報》第 A17 版,2018 年10 月 8 日。
  38. 遲子建,文能(1988)。暢飲「天河之水」——遲子建訪談錄。花城,1988(1),114-120。
  39. 遲子建,周景雷(2006)。文學的第三地。當代作家評論,2006(4),42-50。
  40. 遲子建,阿成,張英(1993)。溫情的力量——遲子建訪談錄。作家,1993(3),46-51。
  41. 遲子建,柏琳。在寫作上,我是個不知疲憊的旅人——遲子建訪談錄。青年作家
  42. 遲子建,胡殷紅(2006)。人類文明進程的尷尬、悲哀與無奈——與遲子建談長篇新作《額爾古納河右岸》。藝術廣角,2006(2),34-35。
  43. 錢理群(2001)。文學本體與本性的召喚。涪陵師範學院學報,17(4),14-17。
  44. 戴洪齡(1992)。〈北極村童話〉與〈原始風景〉。文藝評論,1992(1),74-77。
  45. 顏水生:〈新時期文學的風景美學〉,《文藝報》第 9 版,2016 年 10 月 24 日。
  46. 蘇童(2005)。關於遲子建。當代作家評論,2005(1),55-56。